梦见穿裤子(83年)
感谢读者阅读,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您的支持与鼓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改革春风吹满地,1983年的一天,山东省日照县统战部部长夏良柏来到孙家村视察情况,村里生产队热情接待,同时安排一位老人为夏良柏等人端茶倒水。
却见这位老人穿着一条空军拉链裤,站姿笔直挺立,举手投足间显示出一股掩藏不住的军人气质。
这不禁引起了夏良柏的注意,这副身派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出于好奇,他开口问道:“老同志,你这条裤子是从哪里来的?以前当过兵吗?”
在一番问与答之间,夏良柏得知这位老人叫王延周,在田间躬耕劳作已有20余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但接下来让夏良柏吃惊的是,这位老人竟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
王延周曾是声名远扬的飞虎队队员!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击落过5架日本战机、2架美军战机。
不仅如此,在开国大典的空军受阅部队中也有他的一道身影,这是何等的光荣!
那么,这个功成名就集一身的老人,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为何默默无闻隐居农村呢?
少年有志,从军报国
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192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孙家村一户普通农户。
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他的祖父曾是秀才,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因此他被送进私塾读了几年书。
后来家里实在无力供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王延周在15岁那年,决定辍学外出做学徒。
本以为,自己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养家糊口、娶妻生子就满足了,不曾想,他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延周有一个堂哥叫王延德,16岁就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改名王仲懿,后任国民党中将。
恰逢堂哥王延德回乡探亲,看着堂哥身着威武的军装,腰系武装带、悬挂锋利的佩剑,脚蹬光亮的皮靴,手戴雪白的手套,那一副神气十足的模样,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彼时,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内有两党相争,外有强敌入侵,时局动荡,岌岌可危。
王延周便缠着堂哥讲从军打仗的故事,听得他心神向往,也点燃了少年的热血情怀,正是由此,穿上军装,当上军人开始成为他的人生理想。
王延周喜滋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王延德,得到了堂哥的大力支持,也说服了家里人。
不久,在堂哥的引荐下,他于1936年加入了国民革命军29军,成为军事训练团中的一员。
当时宋哲远是29军军长,他对训练团极为看重,还安排副军长佟麟阁担任团长。
王延周进入部队后,立马展开了严苛的训练,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打拳、学武术、劈刀等,但他从未叫过苦喊过累。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导火线。
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与日军对抗的正是国民革命军29军。
那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日军出动几十架飞机,对29军阵地展开狂轰滥炸。
面对强大的敌军,29军奋勇抗战,不仅如此,1900名还没有参加过任何实战训练的军事训练团的学员也纷纷加入这场保卫北平的战斗,其中就有参军不到半年的王延周。
战场上,他听到阵地上方战机的隆隆声,看到日军来回疯狂投弹扫射,无情的炸弹像雨点一般落在前方,众多身影瞬间被炮弹击中,血肉模糊,场面惨不忍睹。
一时间,尖叫声和爆炸声更是如地裂天崩,震耳欲聋。
眼见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王延周的脸上已是一片湿润,分不清是汗水、血水还是泪水。
日军飞行员仗着飞行高度高,且速度快,在阵地内为所欲为,为了挑衅29军,他们甚至时不时盘旋俯冲。
看着头顶上呼啸而过的日本战机,王延周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咆哮,他拼死向空中开枪,奈何距离太远,根本没有用。
他只能抬头仰望肆虐飞行的轰炸机,又低头凝视手中使不上劲的步枪,拳头握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红着双目,眼里充满愤恨。
在这种情况下,29军的所有战士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誓死坚守阵地、不断还击,哪怕筋疲力尽,哪怕弹尽粮绝,也绝不后退一步!
可日军狡猾且残暴,武器先进,火力太猛,还不断调集兵力进行围攻,外加空中力量辅助,到后来,29军寡不敌众,副军长佟麟阁也不幸壮烈牺牲。
这场战役之惨烈,无法用语言形容。南苑7000多名守军伤亡5000人,而1900名军训团的学员,最后只剩下不到500人。
眼看日军穿破了一道又一道防线,不断逼近压缩整个阵地,在即将失守的最后关头,冯洪国忽然出现在阵地前,悲愤交加地宣布: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29军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军事训练团就地解散。
17岁的王延周麻木地换下军装,与另外四名战友趁着天黑及大雨突出重围,整整赶了一夜的路才逃出封锁线,一行人在一片树林的掩护下稍作休息。
忽然,王延周感觉左腿疼得厉害,待擦去腿上的泥,只见血已从膝盖流到了脚踝。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流弹,如果不及时处理,整条腿可能会废掉。
可如今的环境,没有急救包更没有止血药,王延周便让战友找来树枝,帮忙按住伤口周围,他忍着剧痛,直接把树枝捅进肉里,硬生生把流弹夹了出来,然后用一块手巾简单包扎好伤口,继续赶路。
这次死里逃生,让王延周第一次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
王延周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从军的梦想,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自己还有一条命在,他就要继续当兵,强化本领和体魄,拿起武器对抗敌人,保家卫国!
另辟蹊径,天之骄子
王延周一路辗转,于1938年到达西安,恰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正在招生,见此,他立马报名参加了第十六期的考试,并顺利通过,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军事教学。
期间,他无时无刻都严格要求自己,其他学员打靶十枪,他硬是要打上一百枪,别人跑十圈,他要跑二十圈才作数。
不论是军事理论课程,还是实战课程,他的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因此,王延周在同龄人中也显得出类拔萃,才气超然。
经过两年的学习,王延周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还被授予陆军少尉军官的军衔。
军官制服、武装带、佩剑、金色领章、皮靴应有尽有,他神采奕奕地站在台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好巧不巧,就在王延周准备递交参战申请的时候,无意间在西安墙门上看到一则红纸黑字的告示,原来是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招生广告。
“航空” 二字两字深深地吸引着王延周,也拨动了他的回忆,他猛然回想起三年前在南苑被日本空军支配的那炼狱般的画面。
王延周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招生广告,认为自己的年龄、学历都符合招生条件,体格更是没问题。
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眼前,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然而他的想法遭到堂哥的坚决反对,王延德认为,当一名飞行员固然是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危险性极高,空中作战一旦被击中,连活的机会可能都没有。
不仅如此,当时中国的空军实力不及日本的七分之一 。
日军科技先进,资金充足,不仅拥有独立研制飞机的重工业,还有补充和提升战机的能力。
反观中国,基本上都是从西方进口的淘汰飞机,机型过时且型号五花八门。
更重要的是,中国航空力量薄弱,缺乏技术能力,缺乏专业人员,相关零件也需要从外国进口,难以及时补充,因此战机在战争中损毁一架少一架。
这一年,国民党军的作战飞机仅剩49架,而日军光是投入到中国战场的飞机,近千架。中日空军力量过于悬殊,其危险不言而喻。
但南苑雨夜那张恶战给王延周留下了太深的阴影,他太想驾驶战机一雪前耻,为了理想、为了家园,他甘愿赴死。
王延周毅然报名,很快通过考试。当时航校在昆明,距离西安有两千多公里,他几经波折,足足花了一个月才到达。
一进航校大门,引入眼帘的便是注目的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王延周顿时热血沸腾,心潮奋勇,立下豪言壮志:
“我决心驾机飞越长江黄河,向盘踞的日寇俯冲投弹,把他们消灭干净!”
然而开始训练以后,面临的情况却十分糟糕。当时,日本的轰炸机几乎每天光顾昆明上空,他们的飞行课训练不得不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以此避开空袭。
不要说高水准的训练,燃油也供应不上,只能是飞飞停停,严重耽误学习进程。
不过,正是这样严峻的现实,给王延周带来了新的机遇。
那年,在中美双方的共同促成下,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批优秀的学员赴美深造,王延周就在其中。
1941年初,王延周和其他同学一起,远渡重洋赴美学习。
在美国学习的日子里,他勤学苦练,做梦也在天空中飞,仪表仪器记得滚瓜烂熟,而且学会了各种故障的排除方法,还多次得到教官的表扬。
挑灯夜读中,他学会了不少简单的会话词语,成了众多学生中英语成绩较优秀的一个。
1942年春,王延周结束了在美国一年多的飞行训练课程,由于表现突出,他收到了留美职教的邀请。
他却没有任何犹豫,当机立断在志愿书上挥笔写下四个字:回国参战。
归国后,王延周被安排进中美空军混合团,而其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一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在祖国的蓝天上驰骋飞扬,王延周内心迫不及待想要参与作战。
飞虎雄鹰,战功赫赫
1943 年6月1日,王延周首次接受战斗指令,次日,18架战机从四川凉山机场起飞,实施轰炸日军所控制的郑州火车站。
待轰炸机编队完成投弹任务以后,便开始脱离战场返航,不料,王延周驾驶的飞机此时突然熄火。
等他修整完毕,准备加大油门追上机队时,迎面猛然出现一个如苍蝇般的黑点,飞近后发现,竟然是一架日军的大型运输机!
换作普通人,可能会胆颤心惊,可王延周丝毫没有害怕,反而心情十分雀跃:
小鬼子,这回你跑不了,我今天就送你回日本老家!
王延周尾随其后,加速飞至“猎物”后上方,将6挺机枪的电门打开,瞄准,右手食指往驾驶杆上的电钮上扣扳机一按,只见曳光弹“嗖”的飞向敌机。
敌机顷刻间起火冒烟,摇晃着坠入大地。
返航途中,王延周格外高兴,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教训了日本侵略者。
待飞机着陆后,战友们看到王延周平安归来,一拥而上,他们还以为王延周牺牲了呢。
次日凌晨,美国中尉分队长传来消息:被王延周击落的那架运输机上还有七名日军军官!
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为王延周欢呼喝彩,王延周也激动地难以入眠。
在抗日战场上,王延周先后击落日军飞机 5 架,按照空军指挥司令部的规定,授予他为“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除了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王延周还曾担负着另一项比格斗更为艰险的使命——飞跃驼峰航线。
1942 年 3 月,日寇攻占仰光,两个月后封锁了滇缅公路。
中美两国不得不辟出一条新的转运战略物资的通道:一条印度通往中国的空中航线,史称驼峰航线。
这条航线要飞越喜马拉雅山南段,平均海拔高达 5000 米左右,最高处 7000米;
不但如此,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飞机面临毫无通讯、气象、导航保障;
加上日寇飞机不断袭击,当时堪称世界上最为艰险的一条航线,更是被称为“死亡航线”、“空中禁区”。
在这样一条障碍重重、险象迭生的航线上飞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可王延周靠着钢铁般的毅力与熟练的飞行能力,于1943年和1944 年两年中,前后完成了八次飞跃驼峰航线。
1945年抗战胜利,但是随之而来的内战让王延周感到不知所措。
他不愿把枪指向曾经同仇敌忾的骨肉同胞,为避免参加国共战争,他申请调到杭州笕桥航校当教员,可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上级不仅驳回他的申请,还命令他再上前线,负责空中侦查活动。
军令如山,王延周不得不遵循。
1946年4月20日,王延周驾驶着飞机在执行完任务返回济南的途中,遇到华北平原的沙尘暴,导致油箱漏油,危急情况下只能迫降。
不曾想,也就是这次迫降,改变了他以后的命运。
当王延周从机舱下来,被几个民兵团团围住,他才知道自己降落在解放区——河北省清河县伍家岭村。
几经周转,他被送到了邯郸的晋冀鲁豫军区,一路上,他心里忐忑不安,自己身为国民党军,会不会被当场拖出去枪毙呢?
解放区的领导语重心长地安慰道:
“不要怕嘛,你是客人,我们会保证你的人身安全。”
王延周便收起担心,在解放区短暂停留,期间阅读了不少毛主席的著作,还参观了解放区的工厂、学校。
他发现,解放区的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军民同乐,互帮互助,领导没有一点架子,这里的生活与国民党宣传的简直大相径庭,渐渐地,他在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
7月的一天,军区送来一封信,原来是堂哥王延德辗转联络到解放区的人员,请求放他回家。
而共产党的回复只有八个字:来者欢迎,去者欢送。
王延周的眼泪“刷”地流下来,内心翻江倒海,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留在解放区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王延周不仅留了下来,还迎来大显身手的机会。
彼时,东北老航校刚建立不久,极其匮乏教育人才,王延周的加入大大加强了航校的教学力量。
1949年9月,王延周接到一项重要的任务:代表新中国的空军,参加阅兵仪式。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王延周和队员们列着整齐的队形,南苑机场起飞,由东向西,朝天安门飞去。
当17架受阅飞机从天安门上空呼啸而过时,气氛沸腾到了顶点,现场的人民群众和领导人们都高声欢呼、群情激奋。
这一年,王延周29岁,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光荣和骄傲。
之后,王延周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所在的人民解放军空二师空军部队,顺利完成了轰炸大小和岛的任务,大小和岛得以解放。
他本人还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荣获二等功,他的照片和事迹还被登上了当时的解放军画报。
朝鲜战争结束后,他远离了硝烟,转业来到国家体委航空部。
回乡务农,身份揭晓
1961年,41岁的王延周因特殊原因,返回山东老家,成为一名地道的农民。
除了家人和几个村干部知道他曾经上过战场以外,没人知道他的过去,他也从不对人提起往事。
也有村民问过他:“你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呀?”
每每此时,王延周总是低头不语,陷入沉思。后来他说:“我怕他们觉得我吹牛,就不想说。”
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种地的生活一直持续了22年。
直到1983年,日照县统战部部长夏良柏来到孙家村调研,也就是本文开头的一幕。
当夏良柏提出疑惑时,王延周淡然地回答道: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早就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夏良柏激动不已,紧紧握住王延周的双手:
“您是大英雄啊!您为国家、为人民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不应该默默无闻。”
夏良柏亲自为王延周写信、准备材料,上交到有关部门证实他的身份。
1984年,解放军空军恢复了王延周的身份,并为他办理了离休手续,之后,王延周继续过着乡下务农的生活。
2005年5月,85岁的王延周接到北京航空联谊会的大红请帖,邀请他赴北京参加抗日战争中美空军混合团飞行员集会。
当年风发正茂、意气风发的飞行员,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王延周一时感慨万分。
同年9月,王延周作为抗日空战英雄,应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被授予奖章。
王延周后来说,如果不是因为那天正好穿着空军裤,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庄稼汉。
后记
时光荏苒,2012年4月29日,王延周老人在北京安然离世,享年92岁。
数十载的风风雨雨,王延周书写了跌宕起伏的传奇的一生。在战火纷飞年代,他满怀爱国热情,无畏流血,无畏牺牲,毅然投身于革命队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和平建设时期,他爱岗敬业,忠于国家忠于党, 为我国空军的建设再立新功。
他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
离休后,他继续关心国家和军队的发展,积极关注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出谋献策。
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今年,是王延周老人逝世第十周年,在此向他致敬!
参考资料:王延周自传《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
纪录片《飞越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