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回娘家对谁不好(在农村)

我国农村的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的俗语说:“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也不剩”,但有的地方说:“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比较两条俗语的含义,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俗,这个地方说,外嫁女在端午节这天不能吃娘家的粽子,分明就是不让嫁出去的女儿回家过端午节。而在端午节接外嫁女回娘家过节的地方,大多地方是可以吃娘家粽子的,没有任何禁忌。

1、端午节的别称又叫女儿节

我国的端午节的名称很多,有端五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天中节、正阳节、女儿节等有二十多个。说明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在古代的时候,地方不同,节日的风俗就不太一样。其中“女儿节”这一名称,现在人很少说起,因此,现在很多人就不太了解。其实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端午节的习俗中,还残留以“女儿”为主的民间习俗,只是现在的人不太注意罢了。

据《康熙大兴县志》记载:

“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

明朝时,湖南湘临羊楼司有一位叫沈榜的举人,在任顺天府宛平知县时,写了一部《宛署杂记》,书中有: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清朝乾隆年间潘荣陛所著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在“端阳”条下也说:“呼是日为女儿节。”

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端午节在古代民间又被称为“女儿节”。

“归宁”,旧时,通常指已婚妇女回娘家看望父母,也有的说出嫁的妇女回娘家,让父母看自己在夫家过得很好,以安父母之心,这些学术上的争论,且不去管他们。这里根据句中的意思,应该指已婚妇女回娘家与父母过端午节,为当时民间一种端午习俗。

大兴县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部,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郊区,在元明清三代被称之为“天下首邑”。宛平县也是现在的北京市历史上存在的一个县。其地方风俗在古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对其他地方风俗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古代一共有三个节日被称为“女儿节”,即上巳、端午、七夕。除此以外,还有地方性的女儿节,如四川广元女儿节,苗族姑娘节等。

2、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

“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这句俗语,从一些民俗资料显示,出自湖北秭归。事实上,过去古荆楚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及周边一些地区,都有类似俗语中的说法。这里重点说说我所了解的湖南农村姑娘回家过端午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端午节被赋予了“女儿节”的民俗内涵,不仅在北方有这种现象,就是在屈原故里湖北,以及屈原被流放的湖南也同样存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湖南的一些农村,虽然民间节日众多,但人们感觉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和端午节。端午节仅次于春节,亲朋之间的来往比春节还要热闹,范围更广。

从理论上来说,春节和端午节,外嫁的女儿必须回娘家。然而,女儿刚出嫁时,春节期间的初二,有的地方为初三、初四,要回娘家,但是,时间久了就不一定了。一是生儿育女后,不方便了,二是成家立业后,春节要接待客人,女主人走不开。一般由丈夫把子女送到外婆家里,丈夫还要立马赶回家,外嫁女根本脱不了身,回不了娘家。

端午节就不一样了。湖南湘中地区的风俗,女婿在端午节前一两天,要给岳父“送节”,俗称“拜端午”,也就是给长辈送节礼。端午节前一天,或者当天清晨,主要是看路程远近,外嫁女的兄弟要把她们接回娘家。这就是俗语所说的“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

过去湖南的一些农村,如果一些外嫁女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或者还年轻,又刚生小孩,不便走动,那就由外嫁女的兄弟把粽子和一块肉,送到外嫁女家里来。

也就因为这样,湖南一些农村,把过端午节说成是“过端午接”。“接”就是接客人到家过节的意思。

更为有趣的是,在古代,湖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湘西南一带,为了便于亲戚之间的来往,让端午节过得更热闹,也是为了能让外嫁女安心回到娘家过节,各大姓氏之间,把端午节分开过。

比如说,有的大姓过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有的大姓过五月十五,称为大端午节,不有一些姓氏过五月十三和五月十四。还有一些地方,村与村之间也分开过端午节,一般从五月初五开始,到五月十五结束,在这十天内,每天都有村庄过端午节。

旧时农村规矩,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女儿外嫁必定是他姓人家,只要把端午节分开过,就可以满足大部分外嫁女回娘家过节。后来,端午节不仅限于外嫁女回娘家过节,同时还要把亲戚朋友接到家里来过节。因此,这些地方的端午节比春节更隆重和热闹。

在湖南农村,这种不同姓氏和村寨之间,不同的日子的端午节,还被赋予了对屈原纪念意义。据说,屈原在汩罗江投江的消息,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内,各个姓氏和村寨接到的消息时间不一致,有的要快一些,有的要慢一些,于是,各姓氏和村寨就把接到消息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由此才有了不同姓氏和村寨过端午节的日子不一样。

3、端午吃了娘家粽子,一个亲人也不剩

“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也不剩”这句农村俗语,比较让人费解。农村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难道只允许家里的儿子,或未出嫁的女儿吃,不允许嫁出去的女儿吃,这是什么样的规矩呢?

这句俗语,不同的地方,因习俗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外嫁女回娘家时间的说法。

旧时,端午节是春节后,外嫁女回娘家的第一个节日,她们回娘家时,在日子上就有讲究。一些地方有“初一十五不出门”的习俗,那么回娘家过端午节的时间,一般在初二和初三,最迟也不能超过初四。

按农村包粽子的习惯,一般在初二和初三要洗粽叶,并清洗粽叶,初四上午就要把粽子包好,并在下午要把粽子煮好。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要把糯米煮烂,才能使粽子细腻柔软,入口可化。过去农村一般用柴火煮粽子(还没有高压锅),得慢慢地煮,这就需要时间。一般来说,初四下午开始煮粽子,要到晚上睡觉时才能停火,然后焖在锅里,到初五早晨才开锅。

事实上,这是旧时农村人家,希望嫁出去的女儿在端午节以前回到家里,帮忙包粽子,与亲人团聚。如果到了端午节那天才回娘家,就帮不上娘家的忙,只吃现成的,这样就会家里的亲人越来越疏远,“是亲不是亲”了,娘家一个也不亲了。

这是人们对外嫁女的一种告诫,对娘家亲人要有一个好的态度,端午节只能提前回娘家,不能到在端午节那天才回娘家,更不能推迟到端午节过后才回娘家。

旧时,我国民间有一种“躲端午”的习俗,就是接新嫁之女,或者已嫁之女回家过端午节。也有的地方指把未满周岁的小孩接到外婆家过端午节,未满周岁的小孩到外婆家,肯定要小孩母亲陪同。这种“躲端午”的习俗,要求必须在端午节前回到娘家,和外婆家,否则就起不到“躲端午”作用。

二是外嫁女回娘家要带粽子的说法。

有一些地方习俗,外嫁女回娘家前,要在夫家把粽子做好,回娘家时,要带上粽子,送给娘家的亲人。

糯稻是我国最早的水稻,也是最原始的水稻品种。粽子是糯米做的,而糯米煮熟后,是相互粘在一起,无法分离,特别是糯米做的糍粑,更是如此。在古代民俗中,糯稻和糯米做的糍粑象征着亲情不可分离。比如,农村祭祖时,贡品就少不了糯米做的糍粑,糍粑表示祖先与后人的血缘关系。这是水稻种植区远古先民对糯稻崇拜的遗存。

如果女儿回娘家,要带上足够的粽子,分送给亲人,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心意。端午节那天,外嫁女只能吃从自己夫家带来的粽子,这样又表达了对丈夫的亲情关系。如果回娘家不带粽子,表示与娘家不亲,而端午节吃娘家的粽子,又表示与夫家不亲。如此,不就是“一个亲人也不剩”了吗?

三是端午节外嫁女不能回娘家的说法。

这种说法,在我国农村只是极个别地方的习俗。意思是说,端午节外嫁女不能回娘家。“吃娘家粽”指女儿回娘家。如果外嫁女不能回娘家,就会给娘家人带来各种灾祸。这样,娘家人就再也不能与外嫁女来往了,也就是“断亲”,与娘家断了亲,不就是“一个亲人也不剩”了吗?

从这种地方习俗来解释,明显带有迷信色彩,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吓唬外嫁女,让她们不要在端午节那天回到娘家。

总而言之,我国地方民俗,既具有多样性、地方性,同时也具有变异性。也就是说,某一类型的民俗,在流行传播过程中,受地理环境、历史时代、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内容或者形式会发生变化。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端午节风俗和文化内涵就是如此。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关山听风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