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可以剪头发吗(正月理发死舅舅)
二月二,龙抬头。又到一年二月二,理发店生意爆满的日子,很多地区的男性都迫不及待的涌入理发店,准备“剃龙头”,剪掉攒了一个月的头发。
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地区,有着正月不剃头的习俗,问及原因,则是会得到“正月剃头死舅舅”的回答。
那么,该说法都在哪些地区流传呢?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出现?
讳莫如深,源远流长
“正月剃头死舅舅”说法由来已久,但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仍然是属于小部分地区的习俗,很多南方地区并没有这个习惯。
甚至在文哥的家乡,“保舅大省”山东的莱芜地区,爷爷奶奶也都不知道有这个习俗,还是从在外闯荡的父母一辈开始,才逐渐有了正月不理发的习惯。
就如同早期的“8”和“发”两个字的谐音联动,最早只是在粤语地区流行,在北方官话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方言中,八和发的读音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这一句充满着吉祥祝福的口彩,是改革开放以后,由粤商以及香港电影的推动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至今已经演变成了全国性的风俗。
“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也是同样的。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社交的发展,尤其是短视频产业的爆发,这一习俗开始向全国扩散。
有些地方原本没有这个习俗,但是碍于“死舅”的不吉利说法,心头多少都会有些膈应,谁不想讨一个好彩头呢。
现在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说法,正月不剃头是因为“思旧”,与死舅谐音,所以对此有所避讳。
与此类似的传统说法还有很多,比如梨不能切开,不能分给两个人吃,避讳“分离”一词;鸡蛋不上席,避讳“滚蛋”一词;结婚时煮夹生面,问新娘“生不生”,喜床上放置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谐音梗”数不胜数。
避讳,可是中国相当久远的一种制度了。
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追溯到的可靠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只限于口头避讳。
由于当时各诸侯国文字、语言、风俗习惯大不相同,所以这一习俗只在小部分地区存在。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避讳习俗才推广开来,到了汉朝则直接立法确立了避讳制度,最具代表的就是避讳皇帝字号,以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中,避讳制度被完美得继承下来,以至于很多文学作品都受到“篡改”,失去了本来面目,但同时也为历史工作者,确立文物年代找到了可靠的证据。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甚至还闹出了因为皇室姓“朱”,而下令禁止吃猪肉的荒唐事来。
避讳制度还在进一步演化,造成了“文字狱”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成为了统治者迫害官员百姓的重要工具。其中,尤以满清最为疯狂,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
而我们“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就是在明清交际之时发生的。
源流一,留发思旧
这一说法起源于清初的“剃发令”,剃发令最初并不是针对汉人而推行的,而是针对南下的满人。
其实在满清入关之前,满人的发型并不统一,只是为了习惯骑射,会将一部分头发剃掉,剩余的编成辫子,以防骑马时遮挡视线。
当时,剃发传统在游牧民族中十分普遍,不论是建立西夏的党项人,还是建立辽国的契丹人,又或是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族,都有着相似的“髡发梳辫”习俗。
影视作品中,日本武士所留的“月代头”,也是为了战场厮杀时方便而留。这些发型大同小异,大多都是将头顶剃光,只留两边或者后面。
最初,后金统治者吸取金朝、辽代“汉化”的惨痛教训,为了避免满人在进入汉地之后失掉野性,忘记骑射传统,才而进行的族别区分措施。
后来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治下汉人越来越多,为了维护统治,进一步奴化汉地官民,才开始“剃发易服”,强制性推广满文化。
相较于下层的金钱鼠尾,早期满清贵族甚至是不剃头的,甚至到了清朝中期,雍正和康熙流传下来的肖像中,鬓角和头顶的头发也都保存完好,乾隆的肖像才和底层民众理上了一样的发型。
汉民族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对满清的剃发令抵抗更是激烈。
但随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泯灭人性的暴力镇压之后,才迫使百姓留上了难看的金钱鼠尾。
但很多人即使是剃了头发,也是心中不满,于是便想想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怨气。
早期,很多仁人志士会戴头巾和帽子来遮丑,比如我们课本中常见的王夫之、黄宗羲等明清交接之际的文人。
正月是一年之始,开年见喜寓意着整年都有好彩头,正月不剃头,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年不剃头”。
所以人们口口相传,约定正月不剃头,来表示对满清统治的抗议,对旧王朝大明的眷恋。
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只是在北方一些地区流行,南方对剃发令反抗最为激烈的地区,反而没有这样的习俗,也为该说法的可靠性打上了一处疑点。
并且,即使是东北地区的满族人,也有正月不剃头的传统,据一些老人说,只是因为冬天太冷,剃头发容易感冒。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民国时期剃发易服,一些满清遗老为了表达对清朝的怀念而留辫思旧。
这种说法既能够和东北满族正月不剃头相联系,又和清初版本理由相似,看起来也有些合理性。
其他说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会在这一时间段放下手头的工作休息,准备年货,走亲访友,同时为了有个好的精神面貌,都会提前理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但是古代的理发匠们也得过年,劳碌了一年的时间也想休息,走亲访友,所以为了给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理发的人一个交代,便杜撰出了“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还拉上了家庭话语权很重的舅舅来当做垫背。
这一说法也是近年来的新兴说法,可能是出自某个地区的民间传说,也可能出自某个老人在给儿孙解释习俗时的脑洞大开,在口口相传中,凭借着相当合理的逻辑性,在如今的互联网中也占有着一席之地。
还有一种说法,在很久以前,有个贫穷的剃头匠,自小受舅舅的照顾,与舅舅的关系十分亲密。
但是一贫如洗的他却没有钱买礼物孝敬舅舅,所以在过年时,剃头匠就用自己的唯一拿得出手的剃头手艺来给舅舅理发,以报答养育之恩,经年累月之间,也成为了习惯。
但人终有生老病死,舅舅最终还是去世了,剃头匠悲痛欲绝,每到正月,大家都走亲访友,回“娘家”看望舅舅的时候,剃头匠无亲可走,便会睹物思人,泪流满面。
剃头匠便立下规矩,正月不剃头,以表达对舅舅的思念之情,便有了“思舅”的说法,后来也是和“思旧”一样,都和“死舅”谐音,进而在北方部分地区流传开来。
这两种说法,相比于第一种传说的宏大历史叙事,显得更加亲民,更贴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虽然不见得是真正的源流,但也不失为有趣的民间故事。
虽然几种说法的版本不同,都体现出来传统社会对“舅舅”的重视。
舅舅的崇高地位,是早在母系氏族的原始社会就开始的。
由于当时的走婚、群婚等婚姻制度,人们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舅舅在孩童的成长中,扮演了后来父亲的角色,是早期氏族社会的大家长。
即使是在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封建社会,舅舅作为娘家人的大家长,话语权也是十分重要。
不论是二郎神劈山救母中的玉帝,还是《宝莲灯》传说中的杨戬,都是舅舅话语权在文艺作品中的重要折射。
结语:
以上所有说法都是来自民间,至于哪个更加可靠,其实并没有定论。
在文哥看来,正月仍然是东北和北方地区最为寒冷的时节,正月剃头容易感冒的说法可能更加靠谱。而思旧的说法,很可能是来源于习俗诞生之后。
就像现在很流行的端午节起源说法,最流行的就是说为了纪念屈原,还有部分地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但端午节早在屈原和伍子胥出生之前,甚至中原文明涉足吴越地区之前的上古时期就有了。
将屈原和端午节绑定,与正月不理发“思旧”和“剃头死舅舅”的绑定,都是民间自发为习俗赋予的新含义。
不论是平安夜吃苹果保平安,还是日常的手机抢红包,都是是我们对旧节日的新创造。
民间习俗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独特风俗被大家看到和接受,对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一些传统习俗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我们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将它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