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什么日子(1960年)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0年6月17日晚八点,金门岛上炮声隆隆,厦门这边,3万余发炮弹一起发射,夜空亮如白昼,台海两岸都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所震慑。

最惊讶的人当属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他正站在“圣保罗”号巡洋舰上,愁眉紧锁、面容呆滞。

他的目的本是窜访台湾,与蒋介石会面,但在解放军3万余发炮弹的欢迎礼面前,出身西点军校、有着五星上将勋章的艾森豪威尔显得有些惊魂未定。

次日,他和蒋介石的会面虎头蛇尾、无疾而终,而在结束之际,艾森豪威尔又遭到了3万多发炮弹的“欢送”。

这场声势浩大的窜访,也被毛主席的决策巧妙化解。

那么当时艾森豪威尔为何敢窜访台湾?毛主席在此前后共做出了哪些回应?这近7万发的炮弹究竟是怎么回事?

溃逃台湾,隔海对峙

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迎来了最后的溃败。

12月9日,“西南王”刘文辉发动起义,蒋介石失去了最后的筹码。

他便带着黄金、文物,以及大量国民党高层,从成都凤凰山机场出发,灰溜溜地败逃台湾。

虽然这次溃逃被蒋介石美化成,“蒋公率领二百万军民同胞跨海东迁的壮举”,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抵达台北后,蒋介石已如丧家之犬,再也没有狂吠的底气。

他注定偏安一隅,无法再对大陆构成任何威胁。

不过,蒋介石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时常从台北士林官邸向北远眺,望着大陆的方向,幻想着“卷土重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主席并不想给蒋介石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解放台湾势在必行。

一来,台湾自古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统一大业宜早不宜迟,二来,蒋介石在台湾的所作所为。

所以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毛主席提出了三点。

首先是要对海峡的制空、制海权进行掌握,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基地,为之后的战役做好准备,最后则是在一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战役。

这一系列计划,看似简单,却直击要害,如果没有出现波折,台湾问题必定会按照毛主席的方案,一步步得以解决。

然而,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打响,让渡海作战不得不暂时搁置。

抗美援朝之初,美国便厚颜无耻地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当时,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军力量聊胜于无,美国的横加干涉,给解放台湾造成了巨大困难。

自此,两岸进入了打打停停的战略对峙阶段,从万山群岛战役到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相继攻克了台湾周边的大部分岛屿。

但大陆沿海的金门岛和马祖岛仍在国军控制之下,正因如此,金、马两地成了双方对决的直接战场。

有硝烟的炮火来往和无硝烟的外交争夺,共同构成了这两地的主旋律。

毛主席:牢牢钳制美国

时间一晃来到了1958年10月3日,毛主席正在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

当时对金门的炮击已经持续了整整40天,两岸以及美国都在静候事态的后续发展。

会议前半段,毛主席一言不发,只是鼓励众人踊跃发言,邓小平、朱德和周总理依次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分别从战略、军事、外交方面给出判断,会场气氛紧张而活跃,众人都做出了公允的评价,一阵见血地指出了炮击金门的收获和代价。

随后,毛主席不紧不慢,语气平缓却又一气呵成地描摹出后续战略的蓝图。

毛主席认为,首先,蒋介石是绝不会放弃金、马两岛,但同理,我们绝不会放弃解放台湾。

其次,在毛主席看来,蒋介石对两个中国的说法嗤之以鼻,绝不会为了抱美国人的大腿,让海峡两岸永远分离。

正因如此,金、马两地便是双方对峙的最好场所,蒋介石不能从这里撤兵,当我们也不能停止攻打。

只要双方达成默契,美国也就没有继续插手的理由。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现场便掌声如雷鸣,毛主席“打而不登,断而不死”的开创性见解,让与会众人心悦诚服。

最后,毛主席总结道,“如果我们收复金、马,或者让美国人迫使蒋介石从此撤退,我们就少了一个对付美国的凭借”。

就这样,从10月5日开始,毛主席下达命令,不管国民党军队作何反应,不管是否有美舰护航,我们停止炮击两天,静候下一步安排。

次日,一篇洋洋洒洒、大开大合的《告台湾同胞书》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风波再起,两次意外交战

根据这篇《告台湾同胞书》里的说法,解放军将“停打两星期”,以后也是“单打双停”。

也就是说,每逢单日,对金、马两地实施炮击,每逢双日,便偃旗息鼓,绝不开炮。

起初,国军并不肯轻信,甚至有人直呼“这是阴谋”,但事实很快证明,共产党一诺千金。

说不开炮,金、马的土地上果然一片寂静,确认无误后,国军躲在地下掩体的士兵纷纷走出。

他们有的摸鱼捕虾,有的纵酒玩乐,还有的直接躺在沙滩上睡大觉,仿佛战火从未出现。

不过,这样的和平却并未永久延续,有两次,解放军被逼无奈破了例,在双日向金、马开了炮。

第一次是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打算窜访台湾,甚至还为向蒋介石准备了大量武器、弹药,正从美国远渡重洋。

对此,蒋介石也投桃报李,他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宣称:“我们决心不撤退、不姑息,准备随时迎战,用武力回击武力”。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接受了美国的“好意”,同意让美军给国民党海军护航。

这一系列举措,蒋介石无疑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毕竟,毛主席做出“打打停停”的决策,建立在蒋介石不愿当美国人傀儡的基础之上。

然而,他顽劣的姿态不免令人厌恶。

为了敲山震虎,毛主席大手一挥,亲自起草了恢复炮击的命令,10月20日,金门岛上空硝烟再起。

火舌舐动,8000发炮弹划破夜空,击沉了国军3艘运输舰,一艘大型货轮,码头的仓库更是陷入火海,整整燃烧了三个小时。

国民党开始意识到,解放军停止炮击的决定,是宽厚,是容忍,但绝不是退让,惨痛的损失让他们痛定思痛。

此后,蒋介石态度收敛了许多,与杜勒斯的会面,也并未达成任何成果。

然而,3个月后,意外再次发生。

1959年1月3日,为了让两岸战士都能欢度新年,金、马已经停火3天。

不过,金门敌炮兵突然向大嶝岛开炮,使山头村托儿所被打死31人,伤17人。

怒不可遏之下,解放军最终开炮还击。

美国从中作梗,问题日益严峻

波澜时常出现,但海面宽广,终究会归于平静,毛主席和蒋介石保持着前所未有的默契,使金、马成了制约美国的桥头堡。

不过,山姆大叔在国际政治上毕竟相当老辣,巧取豪夺也是家常便饭,对于扩大美国利益,他们也下了不少功夫。

其中,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工作,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奠定了基调。

1952年,艾森豪威尔接过杜鲁门的权杖,成了美国第34任总统,他入主白宫之时,正赶上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对美军迎头痛击。

刚当上总统就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艾森豪威尔自然心有不甘,所以他阴险地提出了所谓的“战略模糊”政策。

也就是说,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为国民党提供支援;但另一方面,又不和大陆彻底闹翻,还是保持着明面上的和谐。

这也正如艾森豪威尔自己所说,“不要让敌人知道你想做什么,也别让他们知道你不想做什么”。

在他看来,这才符合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早在1954年,艾森豪威尔便恩威并施,逼迫、诱使蒋介石签下了臭名昭著的《共同防御条约》。

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设想,美军入驻后,蒋介石从金、马撤军,台湾海峡130公里,在美军的支持下,解放军要想收复台湾,可就平添了几分难度。

令艾森豪威尔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棋高一着,坚决不肯攻占金、马,只是打打停停,和蒋介石慢慢耗着。

蒋介石自然也识破了美国的圈套,他一边默契地和毛主席配合,给美国人演一出大戏。

另一边则态度高调,对美国的狼子野心给予了驳斥,公开场合上,他多次表示“不需要美军的支援”。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的战略模糊没能奏效,于是,晚年间他不顾一切,进行了一场豪赌。

一份“见面礼”,捣毁美国阴谋

1960年6月份,艾森豪威尔即将卸任,8年间,他铁腕对外的政策,只是给美国不断树敌,让中苏不断壮大。

所以,美国国内对他一直颇有微词,为了挽回声望,艾森豪威尔做出了“访问台湾”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

美国总统窜访中国的一个小岛,历史上并无先例,作为悠悠大国,我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指出“绝不能让艾森豪威尔舒舒服服地跟蒋介石见面”。

此时,金、马炮击已经名存实亡,双日停战,单日也只是象征性开几炮,6月17日是艾森豪威尔抵达台湾的日子。

此前一天,毛主席突然提出,要“给他送一份大礼”。

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6月17日晚间8点左右,艾森豪威尔所乘坐的“圣保罗”号抵达了台湾东部海域.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艾森豪威尔心情大好,他站在甲板上极目远眺,想要一窥台湾的盛景。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声声炮响,将艾森豪威尔的思绪打乱。

此时,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福建炮兵部队“万箭齐发”,3万余枚炮弹向着金、马两岛倾泻而下,一时间,火光照亮了夜空,炮声响彻了云霄。

意气风发的艾森豪威尔,只能手扶船舷,望洋兴叹。

当天,蒋介石还为艾森豪威尔准备了浩大的欢迎仪式,从松山机场到圆山饭店,50万名台湾群众。

在官方的授意下夹道欢迎,蒋介石也满脸堆笑,迎接艾森豪威尔的到来。

然而,经过金门这震耳欲聋的炮击,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次见面,最终只能是一场无疾而终的闹剧。

既然以炮“相迎”自然也要以炮“欢送”,6月19日上午8点,艾森豪威尔在三万多发的炮火中结束了这场可笑的“窜访”之旅。

结语

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窜访台湾的美国总统,也是最后一个。

在他之后,美国人也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他们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触碰的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也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玩火必将自焚,艾森豪威尔的遭遇,是他们不敢忽视的前车之鉴。

如今,国际局势日益复杂,面对敌人的不良居心,我们应更加应该加强战略定力。

东方的这头雄狮早已苏醒,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是朋友,自然是以美酒招待,要是豺狼虎豹,只能“送”上猎枪。

毕竟,毛主席的一份近7万发炮弹的“大礼”便让艾森豪威尔的野心不攻自破,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国家不能克服的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国学聚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