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七(今日二月十一)

今日二月十一,是民间传说中的杨公十三日之一,那么杨公日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啥讲究?什么是杨公对日?

杨公日的来历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相传有一位姓杨的老头,他有十三个儿子,于是他就常常在邻居面前显摆,并快下海口说:我有十三个儿子,就算遇上灾荒之年,每个月走一个,还能剩下一个养老。某一年发生疾疫,又遇上了闰七月,一年就有了十三个月。

十三个儿子每个月走一个,到了年底一个也没剩下,于是人们就将他儿子离开的日子定为杨公十三日,分别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当然这只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而编出来的一个小故事而已,并不是“杨公日”真正的来历。这十三个日子有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每个月的杨公日都比前一个月提前了两天,这两天的误差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月亮每次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时候就为“朔”,两个“朔”之间的时间就为一个月,需要二十九天半,半天往后累加,于是阴历就有了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然而月亮自身运行一圈只需要二十七天半,在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同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运转,月亮还需要再跑两天,才能追上地球,再一次到达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也就是朔日。所以每个月的月亮到达同一个位置的时间,相比前一个月就提前了两天。

一个是以星宿为参照物,一个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假如以正东卯位为起始点,月亮和地球一起运转,二十七半之后,月亮又到了卯位,此时的地球运行了不到三十度,到达了辰位,这时候月亮再跑两天,就追上了地球,到达了朔日。

然后从辰位开始,二十七半之后,月亮又到了辰位,但地球却到了巳位,又运行了不到三十度。此时月亮还需要多跑两天,才能再次追上地球,到达朔日。也就是说月亮每个月到达朔的位置,都比前一月晚了两天,这就是杨公十三日形成的基础。

唐代的杨筠松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从而总结出了十三个日子,被称为“杨公十三日”。

杨公日的力量特点

由于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力量影响着地球上的万物,甚至还影响着女人的经期。月亮的强引力作用在海水上,就会发生潮汐现象,作用在陆地上,也有同等的力量,只不过陆地为固体,不容易表现出来而已,因此月亮的强引力也是引发地动的一种因素。

在月亮的强引力时期,也是地球上各种事故多发期,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月亮效应”。杨公十三日就是根据月亮的位置而制定的,当月亮运行到南北回归点的下降段时,就是地球上的各种事故多发期。

《大衍历》中说:求星行黄道南,各视其星变化入阴阳爻而定之。其前变入阳爻,为之黄道北,入阴爻为其黄道南。后变入阴爻为黄道南,入阳爻为黄道北。此处的前变与后变,其实就是现在天文中所说的“降交点”和“升交点”。

在《四库全书》中有一段描述说: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等,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日,然亦未闻室宿值日有所避,固不通也。

意思就是说:古传杨公日是月亮进入室火猪的日子,也就是室宿的日子,其实是一种误传。室宿古称定星,当室宿出现在南天正中时,就是立冬前后,正是人们修建房屋之时,因此室宿并未不吉。《诗经》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所以杨公日并非室宿之日。

其实阳光十三日就是月亮运行在玄武七宿之时,是月亮南回归点的下降段。也就是月亮经过“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以及奎宿之时。月亮北回归点下降段就是月亮运行在朱雀七宿之时,也就是月亮经过“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以及角宿的时间段。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了十三个不好的日子,被称为杨公十三日。所以阳光十三日的力量就是月亮的强引力。那么月亮处于升交点时,依然是事故多发期,于是人们根据这种特点又总结出来十三个与杨公日相对的日子。

分别为:正月二十九、二月初一,二月二十七、三月二十五、四月二十三、五月二十一、六月十九、七月十三、八月十一、九月初九、十月初七、十一月初五、十二月初三。这十三个日子就被称为“杨公对日”。

由于杨公日出现在千年之前,月亮经过了千年的运行,再加上岁差的缘故,月亮入宿的角度偏移了三十度左右,这就导致杨公日也出现了三天左右的误差,所以现在的杨公日也不必太在意了,真正带有杨公日力量的日子已经出现了三天左右的偏移,并非在当日。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乡土乡人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