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的孩子(别让我们小时候的宿敌)
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很多80后、90后小时候都有一个宿敌:别人家的孩子!
每当父母搬出“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小编总是无言以对,自愧弗如。
一直到成年以后,在网络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是这么怼得父母哑口无言的,小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句话就是:
“那别人家父母还如何如何呢!”
尽管如此,原生家庭打上的烙印,却让整整两代人在成为父母后,不由自主地沿袭着这种有意无意的比较。
小编列举几个场景,看看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发生过:
①
“来,宝宝叫‘王阿姨’!”
没承想宝宝直接扭过头去,反倒王阿姨的女儿甜甜地主动打招呼“阿姨好!”
妈妈觉得脸上挂不住,“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②
小哥哥来做客,妈妈热情地招呼“玩具箱里的玩具你随便玩。”
宝宝看见小哥哥动了自己的玩具,立刻哇哇大哭。小哥哥赶紧表示“我还是看绘本吧!”
看到小哥哥这么懂事,宝宝又这么“小气”,妈妈很生气,“宝宝,你要学会分享!”
③
宝宝又发脾气了,这次是在商场。
同行的朋友家宝宝乖巧地坐在手推车里,投来好奇的目光。
爸爸觉得很尴尬,“你这熊孩子,我看平时你妈就是太惯你了,欠收拾!”
④
“宝宝,来,昨天教你的小星星,你给大家唱一个。”
宝宝看起来很害羞,一个劲儿往爸爸身后躲。
爸爸一把把宝宝推出来,“你不是早就会唱了吗?别扭扭捏捏的,你看人家悠悠妹妹,多大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显然,一个不愿意和人打招呼、不懂得分享、随时随地发脾气、不识时务的人,在成年人眼里是很没有教养的。但如果这个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物权意识,或者正处于自我为中心等特殊阶段的3岁以下的小幼儿呢?
反思这几个场景,到底是自家宝宝不懂事、没教养,还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为什么家长小时候最讨厌“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却几乎用同样的方式在折磨自己的宝宝?
我们对宝宝的误解有多深?
“教养”、“懂事”都属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就是合乎社会道德标准,帮助、分享、安慰与合作是常见的几种亲社会行为。不过,这些行为很多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随着宝宝月龄增长阶段性发展的,也是需要家长加以引导和鼓励的。
了解宝宝的特殊阶段
3岁以内,宝宝各项能力的发育异常迅猛,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萌发、社会交往和情感的发展,如果家长及时了解宝宝所处的特殊阶段的典型表现,就不会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苛求宝宝了。
小编举几个例子:
6个月-2岁,宝宝逐渐开始能区分出熟悉人和陌生人。其中,“陌生人焦虑”(也就是“认生”)在宝宝8-10个月时达到顶峰,1-2岁期间强度逐渐降低。宝宝出现“陌生人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当宝宝在接触陌生人时如果大哭大叫,能够有效引起家长的注意,这是“认生”的积极之处。
1岁左右,宝宝对自己的玩具表现出占有和保护实则是“物权意识”的一种体现。如果宝宝开始懂得保护自己的东西,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这非但不是宝宝变得自私了,而是宝宝的心智水平又上升了一步!
2岁左右,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会经常说“不”(哪怕心里想的是“YES”);喜欢自己动手做任何事情,不愿意家长帮忙或插手……这一阶段也被称为Terrible two。(小编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词,因为纯属成人视角,忽略了宝宝的心理需求,这很不公平呢!)
不同宝宝气质、性格天生有差异
一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偏见:内向是缺点,外向的人更受欢迎。
美国有一位专门研究内向性格的专家苏珊·凯恩,她写了一本书,叫《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书中认为:在强调竞争、高调与张扬的现代社会,外向者往往被赋予更有能力的假相。比如,父母喜欢活泼一点的宝宝,老师也喜欢积极雀跃的学生,老板偏爱社交能力强的员工……
事实上,研究表明,那些表现得内向的人,可能更擅长深入思考和冷静分析,尽管他们可能看起来不善言辞,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内心不丰富。
对宝宝来说也一样,每个宝宝的天生性格、气质类型、天赋优势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后天环境——家庭氛围、学校经历和社会实践,也影响着宝宝的发展:
有的宝宝活泼外向,有的宝宝安静内向;
有的宝宝在艺术方面才华横溢,有的宝宝动手实践能力超强;
有的宝宝早慧、有的宝宝大器晚成……
家长应该理性、宽容地看待孩子之间的差异,多看到自家宝宝的优点,不要强行把宝宝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成熟的爱,是充分接纳宝宝
小区里,最常听到这句话,“我家宝宝才**个月,已经会爬了!啊?你们家现在还不会啊?你们要blahblahblah……”当做耳旁风吹过就算了,毕竟每个宝宝发育存在个体差异这太正常了!最怕家长因此觉得自家宝宝真的落后他人,从而焦虑。
有人说,“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熟悉和最亲密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给了陌生人。”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宝宝重蹈覆辙,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并因此自我否定,丧失自信,那么你需要充分地接纳宝宝。
宝宝所处的阶段决定了他的表现;
每个阶段的宝宝,会展现出不同的特质。
对处于“陌生人焦虑”期的宝宝来说,认生完全是很正常的。如果家长并没有为宝宝提供经常接触陌生人的机会,也会导致宝宝“慢热”;宝宝当时的心情低落或天生性格害羞,也可能会不愿意叫人。家长不必因此耿耿于怀,甚至错怪宝宝“没有礼貌”。
如果宝宝正在建立“物权意识”,占有欲特别强。家长也不用担心放任宝宝这种“自私”的行为会让他真的成长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种超前的担心没有意义,对宝宝大肆进行批评教育更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么大的宝宝还没有发展出有关分享的意识,他们也不会发自内心的做出分享的行为。即便宝宝能够做出与人分享的行为,主要是出于成人的指令或引导,宝宝要到3岁左右才能产生主动分享的意愿!要知道,孔融让梨时已经4岁了!
宝宝2岁时,完全是从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出发来看世界,他们还不明白其他人在相同处境下会有什么感受。因此,用“如果他这么对你,你会怎么想?”“如果下次你去小哥哥家,小哥哥不让你玩玩具,你是不是会不开心?”这种话来约束或要求宝宝的行为,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因此,家长需要明确:宝宝此刻所处的阶段、眼下的状态决定了他的表现。养育孩子不是一场比赛,揠苗助长式的期待损害的不仅是宝宝的现在,也会给宝宝未来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内在学习动机的丧失,对自我控制的怀疑等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每个宝宝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他应该允许被拥有自己的想法。
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作者认为,“在亲子关系中,有的人坚信自己真的很爱对方,但是他们的做法却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采取各种残忍的方法,来迫使对方成为他们心中想象的人。”
如果宝宝没有按照家长所希望的方式行事,没有成为家长想象中的孩子,就真的代表宝宝一无是处吗?
小编认识一个2岁的宝宝,她不擅长唱歌跳舞,但是特别有创意。第一次见面,尽管她没有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但她默默用磁力积木搭了一个蘑菇送给我,这样的宝宝当然是友善的!
每个孩子都天赋秉异,只是很多孩子的父母,缺少发掘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
发展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有效的教育公式是:经常的引导+偶尔的强迫命令+很多的爱。另一位研究者帕克的良方是:温和的教育者+说理+适度的惩罚。
家长不能因为宝宝暂时没有打招呼/分享/情绪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就放弃引导和教育。
你应该: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表扬和肯定宝宝的进步、用微笑和话语表示赞赏!
而不要:
用否定的眼光评价宝宝、用消极的对比否定宝宝、迫使宝宝做一些违背意愿的事情、不合理地要求宝宝在任何时候都分享任何东西!
总之,家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待宝宝要友善,要尊重,哪怕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确很优秀,也应该这么做,因为这对宝宝的成长来说很重要!
最后,引用张国荣的一句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愿每个宝宝都能在爱与尊重下,自由成长!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
《原来孩子这样成长》(父母版)
《不要用爱控制我》(美)
小编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的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先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