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什么日子(56年北京开会)

1956年4月30日,全国先进生产代表大会在北京体育馆召开,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的英雄模范人物齐聚北京。

开幕式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主席台上的周总理正在认真检查准备工作时,他忽然看到台下有一人很眼熟,经过仔细辨认后,确定就是他们曾经的老班长。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周总理很高兴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毛主席。毛主席随着周总理的眼神望去,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老班长——李开文。

毛主席见到李开文真很高兴,他对周总理说:“老班长来了,一定要见见。你派人去通知他,等会议结束后,我要请他吃饭。

那么毛主席为何称呼李开文为老班长?又为何要请他吃饭呢?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离家为革命

1898年6月26日,李开文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山寺村一个贫困农家出生。

因家境,李开文少年时就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负担。父母靠着辛勤劳作,虽然勉强能够维持生计,但由于当时战乱频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1929年11月,六安、霍山两县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六霍起义”,在革命热潮的席卷下,当地一些饱受军阀、地主压迫的穷苦大众纷纷响应,参加到革命中来。

当时30岁的李开文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担任红25军73师219团担架队队员。

李开文加入红军后,跟随部队在家乡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虽然李开文年龄比较大、文化低,但好在他力气大、“跑不死”,后来当上了担架队班长。

1932年,国民党军队对李开文所在的红军部队发动大规模“围剿”,经过艰苦奋战,但还是因为寡不敌众,部队不得不突围撤离。

李开文跟随部队在撤退的路上,刚好要经过自己的家门口,来到家门口时,不由放慢了脚步,他想到了家里的妻儿,忍不住想要进家去看,但他最终还是强忍着泪水,一扭头快步跟上了大部队。

长征途中,九死一生

随后,李开文跟随部队开始了长征,遭遇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了甩掉尾随的敌军,部队轻装前进,抛弃了一些影响行军速度的重武器,但担架队上的伤员却是万万不能抛弃的。于是,李开文等担架队队员,只能每天负重前行。

李开文担任担架队班长,虽然说不用亲自上阵杀敌,但却也是战斗在前沿阵地上。不管白天黑夜、晴天下雨,只要战斗一打响,担架队员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一发现有战士负伤,就得第一时间冲上战场把伤员抢下来,然后快速抬到后方医治。

在长征中,不但要克服种种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困难,还要应付敌人各种残酷的手段。由于红军当时基本上没有制空权,敌机对红军的威胁很大。

有一次,李开文与战友抬着伤员快速转移时,突然飞过来一架敌机,这时候想要隐蔽时已经来不及了,当数枚炸弹落下爆炸时,李开文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炸飞到几米外,然后昏死过去。

等幸存的战士将李开文从废墟中拔出来后,他面如死灰,不省人事,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便打算就地把他给安葬了,好让他入土为安。

这时候,李开文的一个老乡哭哭啼啼地给他清理面部,却突然发现李开文还有微弱的呼吸,他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战友们,于是李开文被送进了医院进行救治。

虽然李开文最后活了下来,但他受伤严重,特别是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治疗一年多才出院。出院后的李开文失去了继续上前线的机会。

转行干炊事员

李开文回归部队后,就找到团长,希望安排他继续上前线。但团长考虑到他双耳受伤后,听力下降的这个问题,是不能继续再上前线了,就安排他去缺少人手的炊事班。

李开文在农村长大,被调到炊事班后也是得心应手,而且他还善于思考,在随部队进行长征时,他的军灶总是在每天第一个升起来。

原来李开文刚刚进入炊事班后,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过草地时由于草地上很是湿润,很难点燃草地上的草,因此就无法按时给战士们开饭。

思来想去之后,李开文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湿漉漉的柴草塞进自己的衣服里,用体温把这些柴草焐干,等到做饭时,他再将这些焐干的柴草拿出来引火。

他所在的部队中,由于每天都是第一个升起火,负责其他军灶的战友便纷纷过来借火种,他的事迹便逐渐在部队中传开,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炊事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

由于李开文不但总是第一个升起炊烟,而且他的厨艺还很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长征胜利后,李开文被派往延安,让他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炊事班班长。

成为特灶班班长

1936年冬,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各部队高级干部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主席身边现在缺少人手,请你们找些可靠的人前来工作!

当时有人就推荐了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担任炊事班班长的李开文,这个小有名气的炊事班班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李开文就成了中央特灶班班长。

这特灶班其实也不是专门给毛主席一个做饭,还有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领导人。

李开文在特灶班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从之前的伙食账本中,发现了小灶开支很大这个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原来是来中央特灶蹭饭的人有点多,导致了中央领导们的伙食虽然开支大,但真实消费却还不到总体的三分之一。

李开文当即召集了一些经常来蹭饭的人开了一个小会,然后对这些人表示,他想要提高中央首长们的伙食待遇,最后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来中央特灶来吃饭了,也包括他自己。

李开文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表示以后不会再来蹭饭了。

李开文的特灶班由大锅改成了小锅,在他的严格控制下,特灶班的伙食费明显下降不少,但他却把首长们的伙食由原来的三菜一汤,改成了四菜一汤。

中央首长们的伙食提高了,这时候李富春可不同意了,之前三菜一汤都超标了,现在这四菜一汤还不知道要超多少呢?旁边有位知情的干部道出了实情。

李富春、陈云等人了解情况后,都夸这位老班长有办法,把毛主席的伙食搞得这么好。

李开文为毛主席做了11年的饭,他的拿手好菜“古碑红烧肉”,更是被主席赞不绝口。

建国后,弃甲归田

1949年7月,在建国前夕,李开文被组织安排进中央机关干部学校学习。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是准备在新中国建立后,要对他委以重任。

半年后,李开文从学校毕业,李维汉考虑到他年龄大了,又受过不少苦,便安排他去天津糖厂担任厂长,但被李开文给拒绝了。

李开文说自己是个大老粗,没有多大本事,哪里管得了糖厂里那一千多号人,他坚持要回到家乡去。李维汉说要给他换个职位。

这时候,李开文就说他抛妻弃子干了20年革命,现在全国解放了,他也该回去找她们母子几人“还债”了,这样他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李开文去意已决,李维汉只能批准他回乡。在回乡之前,李开文去向毛主席告别时,主席问:“好好的厂长为何不要?现在你上了年纪,还是别走了吧!

李开文还是坚持要回家,他认为到哪里都没有家乡舒坦。于是,李开文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在家乡的一家小粮站担任站长,而且一干就是多年。

写在最后:

正应了那句话“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李开文在1956年当选劳动模范,还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大会。

他本想低调的做个劳模,没有想到却被眼尖的周总理发现,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两人重逢后,毛主席激动地喊了一声“老班长”,然后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992年2月29日,李开文因病逝世,享年94岁。

李开文一生默默奉献,他有坚定的革命理想、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踏实肯干的精神,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观景说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