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几号(明日正月十五)

#天南地北大拜年#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话说:“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至今在一些地方,年俗依然有“十五大于年”的说法,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正月十五这天,为了让元宵节过的热热闹闹,很多地方从大年十一就开始筹备,搭灯棚扎花灯,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挂上各具特色的花灯,人们更是通宵达旦的赏灯游玩,元宵可以说是古代,新年最为热闹和喜庆一天,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有何独特之处?

一:元和圆相关。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元,在古人看来元是非常吉祥的,在易中就提到了元亨利贞,元代表顺利吉祥,年俗中正月十五日也被古人定为上元节,加上它有是农历新年首次月圆,所以古人恩威这天,非同寻常,因此将正月十五为称为“元宵节”,元夕、元夜,上元节,

二:古代的历法相关

中国的农历,也叫做太阴历,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四千多年前,而在殷墟的甲骨文卜辞中,可见当时的历法已经非常成熟和规范了。

中国古代的太阴历,以月亮的月相为单位,根据月相的变化制定的历法,将月亮一次阴晴圆缺定为一月,因为古人一个月也叫做“朔望月”。

初一被称之为朔日,十五则称之为望日,“朔望月”对应的就是月相盈亏周期。俗话说:“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这句话的典故据说来自明朝时期,一对恩爱夫妻,丈夫体恤妻子家务活的劳累,就提出朔日开始,家务有妻子做,望日开始,家务有丈夫来做,自此“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就流传下来。

后来逐渐发展,人们又将一年的24个节气,还有四季的变化融合,逐渐形成了更为科学和对农耕指导作用的农历(汉历),正是因为初一和十五,是月相变化最重要的时刻,中华古人有非常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认为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是任何一个月里面,最为重要的两天。

直到现在这个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可见初一十五的影响力,也因为古人重视农历十五这天。在众多的节日中,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都和农历十五有关。

而正月十五因为是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天上的月亮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满月。古人则更为重视,因为古人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像满月一样,做任何事都能,正大光明,圆圆满满。

为何古人要通宵达旦的闹元宵呢?

古代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天南地北都会进行热闹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快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为何元宵节比大年三十,还要过的热闹呢?

原来在古代宋朝以前,晚上是不能上线闲逛的,唯一可以夜晚逛街的,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特别是唐朝由于元宵节放开了夜间的禁忌,人们都可以到街上通宵达旦的庆贺,唐朝的元宵节,还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灯市。

灯市中人们都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一起行歌和踏歌。喧闹的灯市,还有欢快的气氛,会感染了众多未婚的男女,一些未婚的男女,或者是一些不能出闺门的女子,会趁着元宵节,寻找人生中的另外一半。

元宵节也成为古代的情人节,而一些早已有心仪对象的情侣,则会相约到了元宵节这天去看花灯,根据不完全统计,唐诗和宋词,关于元宵节的最少有230首,这些诗词的字里行间记载了当时元宵的情景。

例如宋朝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里面的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南宋·姜白石,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宵节的起源?

根据民俗和历史学家的考证,元宵节的起源在西汉时期,相传当年周勃和陈平等人,平定诸吕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通常到了这天汉文帝会和诸位大臣一起,微服到民间,和百姓一起欢度佳节。

到了东汉时期,元宵节开始家家户户燃灯点灯,至于元宵节点灯和挂灯的说法,传说非常的多,各地的说法不同,不过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元宵节挂花灯赏花灯,成为了一个定俗,

由于唐朝的人们,通常晚上是不能上街的,只有元宵节的几晚才可以通宵达旦的狂欢,因此人们元宵节,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狂欢日,

宋朝继承唐朝,但人们却可以晚上上街,在宋朝皇帝的推动下,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特别是北宋的乾德年间,元宵节已经成为年俗中,最为欢乐和开怀的日子。宋朝的文人墨客,还发明了元宵节猜灯谜的玩法,这种益智又文雅的游戏,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直到现在猜灯谜,依然是元宵节各地的保留节目。

到了明朝时期,元宵节从原来的几天时间,延长到了十多天,明朝的元宵节规模大时间长,而明朝时期元宵节的花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不同地方的花灯,各具特色,同时越来越富有寓意。由于明朝的元宵节时间长,除了传统的赏灯外,各地还出现了各种庆祝活动。例如踩高跷,舞狮,举办庙会,有条件的还会请来戏曲班子唱戏。

除了热热闹闹的欢乐庆祝外,因为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因此人们赋予了它圆满和美好的寓意,同时也代表的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因此到了元宵节这天,古人会制作一款特别的美食,来庆祝团圆。这就是元宵节标志性的美食汤圆。

正月十五的美食,是叫汤元还是叫元宵?

关于元宵和汤圆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没有断过,其实根据专家的考证,类似汤圆的美食,在先秦的时期已经出现了,古代这类型的美食,称为圆子、团子

从名称可以看出,无论团子,圆子,还是汤圆或者元宵,无论它是馅料是啥!它的外形都非常的一致,就是和月亮一样是圆圆的。

北宋的诗人周必大就曾经作了一首诗,叫做《元宵煮浮圆子》,这里的浮圆子就是汤圆或者元宵,可见在当时汤圆已经成了元宵节的美食,到了南宋时期,吃浮圆子成为了元宵节的标志美食,汤圆也出现在诗词中,由此可见宋朝的人们,已经和我们现在一样,到了元宵节就会吃上一碗汤圆。

那么这些圆子到底是叫汤圆,还是叫元宵呢?

清朝的陈作霖曾经在《金陵物产风土志》记载,“汤团谓之元宵....”也就是说,其实汤圆和元宵,其实都是同一种的美食,只是各地的说法不同而已,

因此我们并不能被文字所束缚,应该看到汤圆和元宵它里面的神韵,汤圆和元宵所蕴含寓意即可,要记得汤圆和元宵的寓意,就是希望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由于正月十五元新的一年开年极其重要一天,因此古人也定下了不少的规矩,古人看来要想新年一年要顺顺利利,正月十五元宵节,1要敬,2要喜,3要抛,新的一年做任何事都圆满吉祥!

1要敬

这里的敬,第一个含义是敬天,因为古代元宵节也是称为上元节,是古代较为重要的一个节日,这天也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因此希望一年要开个好头,就需要心存敬畏,那么上元节自然会得到天官赐福。

在古人看来,人只要拥有了敬畏之心,做事才会有分寸和谨慎,知道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这样事情才能有圆满的好结果,

除此还需要敬爱他人,俗话说,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一个懂的敬爱他人,尊敬别人的人,在社会上自然会受到别人的喜欢,同时也会很有人缘,而一个社会要想把事情干好,除了个人努力外,还需要别人的鼎力支持,贵人的相助,高人的指点,要得到这些人的帮助,对他人敬爱,是最为基础的要求。

另外的敬,就是敬爱长辈,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有礼有节,他的孝行也会被人发现,从而得到天地的眷顾和他人的认可。

2要喜

古人用闹元宵来形容过元宵节的盛况,就能发现古代的元宵节就是一个狂欢节,而这天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通常正月十五都是过了立春,春天到来,季节的变化,会导致一些人产生一些莫名的情愫,

春天五行属木,木对应的是人体的肝气,因此要肝气舒达,让自己高兴起来,是非常的必要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人只要心情好了,自然百无禁忌,古人希望用欢快喜庆的元宵,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3要抛

这里的抛,就是抛掉一些过往不好的情愫,配合的就是元宵节的喜庆,无论是前几年你过的如何,古人认为人活在当下,过去都过去了,不要在执著它,而是放下过去,抛掉过去的烦恼,放空自己的身心,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元宵的欢快,正是希望人们能忘却过去烦恼,同时用喜气洋洋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元宵节的狂欢,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抒发过去一年郁积在心灵深处不良情绪,让人们进入忘我境界,人们沉浸其中,会忘掉了过去的种种不快。

古人眼里的元宵节是美好的,元宵节有璀璨的花灯,有忽如其来的爱情,有甜蜜的汤圆,还有一家的团圆,元宵节让自己的心情如花一般的绽放,正是元宵的意义所在。

元宵,不但是一个结束日子,同时也是一个开始的日子,希望你能在元宵节,将过去几年的不顺,几年的烦恼,通通都抛去和遗忘,以喜悦欢快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祝愿新的一年,大家能够万事顺利,圆满吉祥!

正月十五元宵节,希望你以喜悦心情,朝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静心匠道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