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子(叶展韵)

上梁大吉

◎叶展韵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牙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以前在我们那里,家里有儿子的,父母都要给儿子在村里盖房子娶媳妇。有给盖三间的,有给盖四间的,各家根据各家的条件。

盖房子首先要打地基。人们平常都会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盖房子也是,先是从打地基开始。打地基一般都是往地下挖深一米左右,宽六七十公分就可以了。然后往里填大石头,石头与石头之间要灌用水泥、沙和水搅拌的灰。关于打地基有个俗语:高高的,矮矮的,长长的,短短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地基要高,高出地面四五十公分,所以就是“高高的”;地基高,柱角就不需要高,矮一点就可以,所以就是“矮矮的”;盖房子梁头要长。梁头长,家里宽敞,所以就是“长长的”。早先的时候人们盖房子的梁头都是一丈四尺五、一丈五尺的,后来条件好了,都是一丈八尺、一丈九尺的;梁头长,间口就小。间口小,就是间口短的意思,所以是“短短的”。三间房或四间房,按门那间是明间,其它的叫旁间。旁间间口是七尺、七尺半,明间就得是八尺、八尺半这样子的。这样盖的房子梁以上都是椽子在使劲,房坡上的把(高粱桔秆捆成一把一把的叫“把”)、黄泥巴和瓦的分量都集中压在椽子上,人们说的“千斤不压稍”就是这个道理。

等地基高出地表面四五十公分的时候,就是开始砌肩墙。以早肩墙是砌三层石头或者五层石头,不砌四层、六层,因为人们也是讲究四六不成才的。后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开始用一米长的块石砌肩墙。这些块石都是石匠提前一锤子一锤子加工好的,模样周正漂亮。用加工过的块石,这样肩墙砌三层就可以了。块石的背面用不成形状的石头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乱石。砌一块乱石就要加一点水泥灰,这就是所谓的贴里子。肩墙的宽是五十公分。肩墙砌好了,上面理一层石条,石条凸出二三公分,这就是腰线。腰线上面砌的墙叫旁墙。旁墙也是是用乱石砌成的,宽也是砌成五十公分。砌好了旁墙开始砌檐头。檐头是用砖砌的,砌三层,一层一层往外延伸,中间一层砖砌得如犬牙一样,起到增加美感的作用。檐头一般往外延伸八寸。檐头砌好了,就是平口了。平口了就砌两端的山墙。山墙砌好了就开始上梁,上梁就要扬小饽饽了。上梁那天是最热闹的了。农村盖房子,村里的街坊邻居都是要去帮忙的,如果砌墙的时候实在没有时间去帮忙,上梁那天无论如何都要抽出时间去捧场的,不然的话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见了面觉得无话可说,尴尬得很。常常有的人家上梁那天去帮忙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上梁那天都是挑选个好日子好时辰的,一般都是找附近村庄年岁较长、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给帮忙择日子择时辰。我在读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给我们讲了他村里一户人家盖房子上梁择日子择时辰的故事。那是在大集体的时候,有一年秋天,村里有一户人家房子快要盖好了,要准备上梁了,去找人择日子择时辰。择日子的人告诉他说,农历含六、九都可以,吉时就是扁担开花的时候。扁担是用来担庄稼的一根木头,怎么能开花呢?东家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中午他正在村头转悠,忽然看到生产队社员收工回家吃午饭。他们蜿蜒一个蛇形长队,肩上用扁担挑着收获的花生,个个手里拿着一束掐的野菊花在拢着扁担,远看好像扁担上一朵朵娇艳的花开得正烂漫。他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正是扁担开花的时候吗?原来给他择的时辰是叫他在中午的时候上梁。

我小的时候村里年年都有盖房子的,我也曾在放学后去看上梁的,去抢小饽饽。上梁之前在房梁的中间裹上一块红布,或者是红毛毯之类的,叫挂红。在房梁的两端贴上写有“上梁大吉”的红贴。有的人家还在房梁的两端各挂有一串方孔旧铜钱。挂红、贴红贴和挂旧铜钱都是吉祥的意思。上梁的时候,需要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在山墙上辅助木匠掌尺和瓦匠掌尺的往上拉梁。根据人们平常所说的“以东为大”的理论,上梁那天木匠掌尺的在东面,以他为大,他说了算。瓦匠掌尺的在西面。在开始上梁之前,木匠掌尺的会高声吟诵:“木匠师傅来上梁,八方神仙来帮忙。”等开始往上拉梁了,就放鞭炮,噼噼啪啪,震天的响,木匠掌尺的就会高声吟诵道:“手把金绳往上提,一头高来一头低。五颜六色平地起,龙凤落在檩条上。”等把大梁拉上后开始上二梁了,木匠掌尺的又会高声吟诵:“上了大梁上二梁,东家家里有余粮。” 等到把梁、椽子都拉上后,木匠掌尺的就开始校对梁,梁一定要正,所以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梁和椽子都安装好了,就开始往上拉小饽饽了。小饽饽是用两个斗盛的,斗的开口是用脸盆一样大的龙凤呈祥的大花饽饽盖的:一是寓意东家的富有,二是寓意吉祥的意思。等到往上拉小饽饽的时候,木匠掌尺的就会高声吟诵:“做的饽饽做满斗,叫我把也把不上。”把两个斗拉上后,木匠掌尺的和瓦匠掌尺的一人一个斗,他们从斗里拿出红包,装进口袋里,然后掏出斗里的小饽饽开始往下扬。

这个时候村民去山里干活也都回来了,小学生也都放学了,知道有上梁的,也都跑来看热闹,来抢小饽饽。斗里小饽饽的数量是以东家家里岁数最大的人的岁数为基数。譬喻东家家里年龄最大的是60岁,那就做60 个,再加两个,这两个是代表天和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一个,地一个”,一共62 个。条件好的东家往往做小饽饽的时候要做双倍数,做120 个,再加两个,天一个,地一个,共122 个。斗里不仅放小饽饽,还有一点秆草,也就是谷的秸秆。有时木匠掌尺的看到下面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小饽饽,也会一边扬小饽饽和秆草,一边打趣抢小饽饽的人们,他就会高声吟诵道:“一把饽饽一把草,扬得兔子满地跑。” 这时抢小饽饽的人们也不管什么兔子不兔子的,只要能抢到小饽饽就可以了。还有时木匠掌尺口里高声吟诵的俗语是跟着社会的形势走的。譬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木匠掌尺的在扬小饽饽的时候就会高声吟诵道:“抬起头来往东看,看到东海大兵舰,上头坐的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员。”

以前农村的人有个迷信说法,说小孩子吃了盖房子上梁扬的小饽饽好养,不生病。现在看来,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那只是当时人们贫穷生活的一个借口。

上梁是小山村里最热闹、最沸腾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只要是知道有上梁的就会都来抢小饽饽。木匠掌尺和瓦匠掌尺开始扬小饽饽了,一扬下小饽饽来,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抢,有时也很危险,会把小孩子踩在脚下。人们似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扬小饽饽的木匠掌尺和瓦匠掌尺的会根据情况调节现场气氛,哪里的人多就往哪里扬,有的抢不着就会朝着木匠掌尺的和瓦匠的掌尺大喊大叫道:“这里!这里!往这里扬!往这里扬!”木匠掌尺的和瓦匠掌尺的在梁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尽量是叫来的人们都能抢到小饽饽。他们心里明白,来的都是给东家捧场的,他们往往会一传十、十传百,说东家的大房子盖得怎样怎样好,大家都是图个吉利。当然了,贪心不足蛇吞象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抢小饽饽的人们总是希望抢得越多越好。他们有的会像泥鳅一样在人群里穿来穿去,十分自如;有的也会像猿猴一样上蹿下跳,动作敏捷;有的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哪里有老远就看到了;有的像孙二娘饿虎扑食一样英勇无比。等到两个掌尺的把小饽饽扬完了,而在下面抢的人群还是不尽兴,希望还能有,贪婪的眼睛都磨成了珍珠,闪闪发光地紧紧地盯着木匠掌尺和瓦匠掌尺。看看实在是没有了,才会掏出口袋里的小饽饽,相互比较着你抢了多少小饽饽,我抢了多少小饽饽,像是清点战场上的“战利品”。回到了家里,把口袋里的“战利品”全部掏出来,洋洋得意,自豪劲不亚于出征沙场归来的英雄。

妻姐家的两个女儿小时候去抢小饽饽总是抢不到,回家就不高兴,妻姐就会赶快和面发面做一锅小饽饽给她们二人。不过妻姐做的小饽饽里加的糖,吃起来甜丝丝的,也曾引起两个女儿同伴的不解:怎么你们抢的小饽饽这么甜?妻姐的两个女儿就会十分骄傲地告诉同伴说:“这是俺妈妈给俺做的小饽饽。”

把梁上好了,就开始吃午饭了。这天不管来多少人,能坐几座,午饭一定是在新房子里吃。无论是东家还是所有的木匠、瓦匠和打小工的,还有所有来帮忙的人,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吃饭前先喝酒,喝酒前把酒先敬天一杯、再敬地一杯,都洒地上,然后才能喝。吃好饭后下午开始一边上把(把高粱秸秆捆成一把一把的,叫“把”)、把泥(黄壤土和成的泥),一边律瓦(镶瓦)。律好瓦后,也就大功告成,一座漂亮的新瓦房也就落成了。此时“残曛烛天,暮空照水”,那落日像石榴花般的明丽犹曳着千道万道金色的霞光,逡巡在鳞鳞千瓣的青瓦上,也映红了人们带有笑意的脸庞。

上梁时木匠掌尺高声吟诵的顺口溜,是代表着木匠、瓦匠和所有来帮忙盖房子的人们对东家的美好祝愿,是寓意吉祥的意思。现在村里的孩子读完书后都去了城里工作定居,都住进了高楼大厦,父母不用在村子里给孩子盖房子了。盖房子上梁扬小饽饽的情景消失在岁月的长廊里,深深地烙印在农村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编辑:高一平)

作者简介

叶展韵,原名王永青,喜欢阅读,爱好写作,现为烟台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

壹点号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齐鲁壹点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