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是什么日子(毛岸英牺牲后)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06年5月,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带领一群人来到朝鲜大榆洞祭拜。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白发苍苍的老人,时隔五十六年,站在了丈夫牺牲的地方,颤抖着手轻轻抚摸丈夫的雕塑,她泪眼朦胧。
这位老人就是刘思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她终于看到当年丈夫战斗过的地方。大榆洞——毛岸英当年牺牲的地方。
这次祭拜,刘思齐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也完成了毛主席多年前的嘱托。
与君初相识
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与母亲张文秋都是我们党早期重要领导干部,两人志趣相投,在从事革命活动中相互吸引,并结为夫妻。
1930年,刘思齐出生,然而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在1929年遭到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之后在两年后(1931年)被军阀枪杀。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母亲张文秋受党组织派遣来到延安,在这里,八岁的她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刘思齐的身份后,郑重叮嘱要好好教养她,并收为干女儿。
1938年,刘思齐的继父陈振亚因病要到苏联养伤,带张文秋与女儿去苏联途中,在新疆被反动军阀扣押,之后刘思齐与父母开始长达八年的监禁生涯。
1941年,继父陈振亚被秘密杀害,直到1945年,经党组织营救,母女才辗转回到延安。
毛岸英生于1922年,那时正是中国最混乱的年代,毛主席为了中国的未来,为革命事业奔走,与妻儿聚少离多。
在1930年,毛岸英八岁那年,与母亲杨开慧被反动派逮捕,之后杨开慧牺牲。母亲牺牲后,毛岸英与弟弟被地下党所救,但随即组织遭到破坏。
两人在上海流落街头,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捡破烂、卖报纸、做学徒……什么苦差事累差事都做过。
1936年,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赴苏联学习,战事吃紧,生活条件极差,但毛岸英依旧快速成长起来。
时隔十年,1946年,毛岸英学成回国,此时,父子两人已有19年未见。延安的条件虽然依旧艰苦,但毛岸英很快适应,并融入其中。
在这里,毛岸英遇到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的姑娘——刘思齐,这个姑娘深深吸引了他,两人有聊不完的话题。
深入了解后,毛岸英才发现,刘思齐与自己的经历是那么地相似:亲人牺牲、年幼被迫流浪、坐牢……
就像毛岸英自己说过的:我们俩没有差距,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童年相似的经历,让两颗心贴得更近了。
简单而隆重的婚礼
1947年,两人再次在西柏坡相遇,见面后的毛岸英和刘思齐,并未因时间间隔而产生距离,两人更加谈得来,并相互吸引,他们恋爱了。
两人都有了结婚的念头,并告诉了毛主席。但当时刘思齐还不满十八周岁,达不到当时的法定结婚年龄,毛主席不同意两人立即结婚,让两人再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按照约定,在1949年10月15日,为两人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
这是一场很少人关注的婚礼,朴素且低调。没有奢华的场面和衣服,新郎毛岸英依旧穿着工作服,新娘刘思齐只是换上新买的布鞋。
当天没有出动一辆汽车,也没有收贺礼和份子钱,只有很少相熟的亲友、长辈送上真挚的祝福,和一场普通的家宴。
新人的父亲毛主席,也只是着一身日常中山装,和蔼的看着他们,送给儿子毛岸英一件能算的上礼物的衣服——一件自己穿过的八成新的大衣,并风趣地对新人说:白天让岸英穿,晚上当被子盖,你们俩都有份。
婚房也只是机关单位的普通宿舍,家具布置极其简单,一张木床,两床花被,母亲张文秋买的日常洗漱用具,唯一的奢侈品是苏联朋友送的一件小小的装饰品。
关于两人的婚礼,能查到的资料非常少,可见在当时是多么简单。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对他们而言,婚礼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新中国、带着至亲好友隆重地祝福,一起生活进步了。
婚后的毛岸英先后在多个单位工作,并申请到基层锻炼,希望自己更出色。
而刘思齐也没有因为结婚而落下学习,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她从高中课程开始学习,并计划进一步的学习。
日子虽清苦却幸福,一切都在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进发,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平静就被打破了。
分离与赶赴战场
1950年10月,战火再次蔓延,经党中央的商讨,我军决定派兵奔赴朝鲜战场,准备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
毛岸英主动请缨,作为志愿军出征,考虑到出国打仗的危险性更高,周总理等人都不同意。
毛主席却同意了,因为他了解儿子,认准并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放弃,战场虽然危险,但不失为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在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前夕,刘思齐因病住院,在这个特殊时期,毛岸英依旧没有放弃赶赴战场。
临行前,毛岸英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妻子,告诉她自己要去很远的地方出差,通信可能不方便,如果收不到信,不要担心。
虽然丈夫忘记了结婚纪念日,但刘思齐依旧没有多言,她一直都支持毛岸英的工作,并从不过多干涉丈夫到哪里出差。
毛岸英再三嘱咐刘思齐积极向学,照顾好长辈。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妻子,尊重他的选择,默默拖着病体送丈夫出病房。
纵使难舍难分,但毛岸英依旧走了,只是在临行前,他又回望了刘思齐一眼,并深深鞠了一躬,刘思齐只觉得不理解,为何夫妻之间还要鞠躬呢?
她疑惑不解,可也未多言,事后她回忆,其实这就是毛岸英的遗嘱,这一次,是两人最后的一面。
就这样,在1950年 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一周年结婚纪念日的当天,毛岸英随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战场上的牺牲
到达朝鲜大榆洞后,毛岸英在司令部担任志愿军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战场上条件艰苦,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工作仔细且稳重。
可世事难料,才过了一个月,就发生了意外。1950年11月15日上午,美国的四架轰炸机袭击了司令部驻地。
本来已经疏散至山上的毛岸英,又折返回司令部拿一份重要文件,结果没来得及撤离,五十平米的作战室被炮火击中,瞬间烈火冲天,毛岸英与高瑞欣壮烈牺牲。
目睹毛岸英牺牲过程的作战参谋徐亩元,被气浪掀翻,什么也做不了,只来得及珍藏起作战时,一只用来装文件和电报的小皮箱,作为见证一名战士的最后荣光。
毛岸英牺牲后,遗体已无法确认,在战场上只找到了他随身佩戴的手表残壳。彭总司令心情深重,沉默良久,向中央做了重要汇报,建议将毛岸英的遗骨埋在朝鲜北部。
国内以周总理为首的领导人,经过商议,同意这一意见,并决定先瞒着毛主席这一噩耗。
瞒着主席也并非什么阴谋论,只是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怕丧子之痛加重其病情,同时正值战争紧张时刻,电报便被暂时搁置下来。
直到1951年1月,周总理才将电报交给毛主席,告知毛岸英牺牲的真相。主席看完,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战争嘛,总要有伤亡。
儿子牺牲了,可后续却依旧要处理,毛主席强忍悲痛,同意毛岸英与其他志愿军烈士一起长眠于朝鲜国土。
作为一名父亲,毛主席将父爱深埋于心,他将毛岸英战场上牺牲后留下的衬衣、军帽、毛巾等珍藏起来,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才被工作人员发现。
同时,毛主席还担心儿媳,新婚仅一年的刘思齐该如何面对这一打击,深思熟虑后,毛主席不想耽误正在读书的她,决定隐瞒。
面对每周来看望自己的儿媳妇刘思齐,毛主席都要找理由搪塞过去,谎话不知道说了多少,心中的悲痛只有主席一人知晓,这一善意的谎言,一骗就是三年。
得知噩耗并第一次祭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懂事的刘思齐一直得不到任何毛岸英任何音讯,也不免有些焦急。直至有人送给刘思齐一张毛岸英穿着中国志愿军军装的照片,她才知道丈夫去了朝鲜战争。
毛主席见事情已经瞒不下,只好告诉她毛岸英的确上了战场,但因为工作需要,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刘思齐深知战争时期的工作纪律,她把一切都藏于心间,有时虽也不自觉犯嘀咕,可依旧没有过多询问,只是不知不觉更留意朝鲜战场的进程。
美军退让、双方在板门店谈判,再之后,签订停战协议。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志愿军胜利了,可是毛岸英依然没有消息,更别提见到人。
毛主席再也找不出理由骗儿媳妇,只能告诉刘思齐,儿子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
尽管三年来,对丈夫的了无音讯有些许心理准备,但在得知这个人真的不在时,悲痛、委屈、思念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刘思齐泪如雨下。
毛主席怕毛岸英的牺牲太过刺激刘思齐,尽早走出阴影,决定送她去苏联学习深造。
而刘思齐同样担心自己一再落泪,渲染毛主席的悲痛,所以她只会独自一人时才会默默流泪,并同意出国留学。
从1955年到1957年,刘思齐赴莫斯科深造,万水千山隔不断父女二人的通信与亲情。之后刘思齐回国,并在1959年,提出去朝鲜祭奠毛岸英。
毛主席同意刘思齐去朝鲜扫墓,却要求她不要去大榆洞。因为当时朝鲜战争刚结束,为了不过多打扰朝鲜,刘思齐只去了桧昌的烈士陵园扫墓。
对当时的刘思齐来说,这就已经很满足了。
回国后,丈夫的亡故,自己这几年精神和生理时刻紧绷的弦断了。刘思齐病了许久,直至收到毛主席的书信,她才醒悟,身体也慢慢恢复。
病好后,刘思齐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陵园内的具体情况。
主席问的很仔细,刘思齐也细心地回答了,两人都明白,毛主席只是想借刘思齐的眼睛,亲自感受一下儿子的长眠之地。
听完刘思齐的讲述后,毛主席思考许久,对她说,等将来有机会,到毛岸英牺牲的地方看一下吧。
最终的祭拜
刘思齐这才恍然,毛主席说出了她一直潜藏的愿望,她把这个嘱托铭记在心,并且每次去朝鲜时都在找机会。
可事与愿违,第二次,1985年刘思齐是跟随政府代表团一起去朝鲜的。
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她不好提出单独离团的要求。就这样,这一愿望一再被搁置,可她从未忘记毛主席的嘱托。
时间来到2006年5月12日,刘思齐终于有机会带着孩子和毛主席的后人来到大榆洞。此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
可当站在这里,刘思齐眼前依旧会不自主浮现出她从未见过的,毛岸英牺牲时的场景,觉得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他的鲜血。
时间没有抹去刘思齐的伤痛,在这里,她痛彻心扉。
56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足以让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女变成了雪鬓霜鬟的老人。但心里的思念与柔情却未被封存,那段感情依旧无法割舍。
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孩子们对着牺牲多年的丈夫说:自己已经风烛残年,一旦因病或年龄无法再来扫墓,就让孩子们代替吧。
虽然刘思齐虽未说出口,但在这时,她内心也一定想起了主席,想起了他的嘱托:爸爸,我终于站在了岸英牺牲的地方了。
临行前,刘思齐带走了一抔土,一棵松塔,她将这些当做毛岸英英灵的寄托,永远带了回来。
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因其身份被众人所了解;作为一名丈夫,毛岸英因与刘思齐的爱情故事被人熟知。
作为一名抗美援朝战士,毛岸英与其他志愿军战士一样,青山埋骨,马革裹尸,保家卫国,被人民铭记。
他是普通人,又是不普通的英雄,虽然战争已经远去,可那代人的精神,那代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