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与猴狡配(心理学)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这几天看到一个节目很有趣,老K想和大家探讨个深刻而好玩的问题。

这还要源自知乎上有人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说起:为何人类喜欢和长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后代?

节目中分别请中国女孩和英国女孩分别为亚裔男星外表进行打分,尤其把郭德纲和余文乐放在上面做了对比。

从下面这个表格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东西方审美的差别,郭德纲在国外还是蛮受欢迎的,余文乐却不像在国内如此吃香。

什么是好看?

既然你看到了,每个地区和民族对于长相好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

那么究竟长相好看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日剧《世界奇妙物语》里探讨过这样一种可能:「如果全社会都对一个丑女评价为美女,那么这个丑女是否会变成美女?」

在这部剧里,原先的美女一旦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得不到认同后,美女便不再希望打扮,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丑女反而更受欢迎。

看来社会文化等因素确实对人的审美造成影响,根据一些记载,唐朝人以丰腴为美,而现代人更多以瘦为美。

为何人更愿意和好看的人繁衍后代?

其实在这一点来说,并非人类是个特例,大自然中很多生物都有这个倾向。

比如适龄的男猴,唇色会变得更红;更年轻的小伙子,唇色反而会变淡。那么唇色红润的就能帮助公侯走上巅峰,过上幸福生活,而「唇色红润」就作为一种生理优势而存在。

再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些鸟类也是如此,母孔雀和鸳鸯都愿意和羽毛更鲜艳的公鸟繁衍后代。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

拿我们人类自己研究发现,1878年,统计学家 Sr. Francis Galton原本希望利用复合摄影技术找出暴力犯罪人员的相貌共性、皆以预防犯罪。谁知他却发现,自己合成出来的人像竟然比任何一张原来的面孔都好看。”

最后Galton想来想去,最后总结出了关于高颜值者的‘平均脸’假说。

在这个观点中认为,如果一个人面部特征趋近于某个人群的平均水平,那么群体中的其他人就会觉得其颜值最高。

大脑记忆人脸的时候并非很精细,颞叶区几个小的斑块区域,才是我们识别人脸的关键。

它会帮助我们分辨人脸基本特征,比如浓眉或者大眼等,最后颞叶区几个小的斑块区域会帮我们把关键部位整合起来,倘若我们见到一个陌生人,只要略微与某个熟人的面孔特征相似,大脑就会自觉地按照对熟人的认知去判断眼前的陌生人。这就是‘以貌取人’的原理。”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长的好看的人有时候都一样的特征了,因为当这个陌生人和某个给我们曾经带来过快乐长相的人相似,大脑就会根据过去经验继续分泌多巴胺,鼓励我们多看这个人或多和这个人接触。

这个就是经典的「平均脸」理论,所以好看的人可能都有一个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会造成我们快乐。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人类对「好看」与否可能天生具有某种「本能」,也确实会对择偶产生相当的影响;但随着人类生存条件变化、社会的发展,这类「本能」的效果可能会减弱。

而回到问题本身来看,因果可能是倒置的。与其说「人类更喜欢和长得好看的人交配繁衍」,用「符合人类生存发展进程的,更可能会被认为是好看/美的」来解释,可能会更为恰当。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阿尔法心理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