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多大(1997年邓小平去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2月,邓小平因呼吸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北京去世。

消息传出之后,举国一片哀悼,而最难接受的莫过于仍在家中殷切等候的“母亲”。

仅比邓小平大5岁,但却与他做了半个世纪母子的夏伯根,只用短短一句话就让众人动容,她到底说了什么呢?

这段“世纪母子情”的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一 你受苦了,夏妈妈

19世纪末,夏伯根出生于一个贫困渔家。

家中无田无地,只有一艘破船,靠着嘉陵江,一家人才勉强维持生计。

由于家中贫苦,母亲又病亡,夏伯根早早就辍学嫁人了,婚后还育有一女,有段安稳时光。

只可惜不久之后丈夫也病逝,只剩下夏伯根带着女儿,在动荡的局势中勉强求活。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夏伯根碰到了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

彼时,邓小平的母亲因病辞世,父亲则是因为不愿意与匪帮同流合污而被迫在外流亡。

邓绍昌和夏伯根结为夫妻后,日子过得依旧很苦,好在夏伯根踏实勤奋,倒也把一家人照顾的很好。

原本,等到全国解放后一家人就能团圆,可偏偏邓绍昌在返乡途中遭到土匪挟持杀害。

以至于家中的一应重担,又全部都落到了夏伯根的身上,她不仅要抚恤孩子,还要照顾邓家一应亲族,很是辛苦。

除此之外,夏伯根还冒着危险,照顾了很多受伤的革命人士,被很多同志尊称为“夏妈妈”。

那个时候,夏伯根和邓家人已经很熟悉了,在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中也享有美誉,唯独邓小平,她从未见过。

由于心中挂念,于是夏伯根找到了邓小平的小舅淡以兴,在1949年11月去看望了邓小平。

甫一见面,这个平时精明干练的女性就低下了头,还显得有些局促,明显不知道如何自处。

淡以兴看不下去了,直接抓着邓小平的手说道:

“贤娃子,这是你的继母夏伯根。”

“20年来,整个老邓家几乎靠她一力维持,十里八乡没有不夸赞的,都说你们邓家命好呢!”

邓小平还没开口,听到淡以兴这么说的夏伯根反倒不好意思了,连忙开口说明来意: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你父亲生前一直挂念你,如今你回来了,我想代他过来看看……”

说完,夏伯根便拉着淡以兴想要离开,结果还没迈步,就听到邓小平说:

“夏妈妈,你受苦了。”

“您留下和我们一起住吧,您也是我的母亲,应当由我们来给您养老。”

虽然夏伯根仅仅比邓小平大五岁,但是邓小平却真的拿她当做母亲看待,态度十分恭敬。

这不仅仅是因为夏伯根与邓绍昌的关系,更因为夏伯根这些年的确尽到了一个主母的责任。

与之相比,邓小平反倒是对家人抱着歉疚之意的,毕竟他为了革命,20多年来顾不得小家。

不仅仅是邓小平,卓琳也上前拉住了夏伯根的手,真情挽留道:

“这些年来您付出良多,接下来就让我们陪在身边,照顾好您吧。”

于是1952年,夏伯根跟着邓小平一家,一同前往了北京。

二 半个多世纪的陪伴

抵达北京后,邓小平工作比较忙碌,因此主要是卓琳和孩子们陪在夏伯根的身边。

一有闲暇,卓琳就会带着夏伯根出游,碰到相熟的人时亦会介绍道:

“这是我的婆婆,小平的妈妈。”

当然,卓琳不仅是邓小平的妻子,同样也是他工作上的秘书,因此平时工作也是比较多的。

于是夏伯根也会在平时给他们带带孩子,邓小平的女儿和小儿子,就是这么带大的;

平时没事她还会种种菜,养养鸡,倒也改善了邓家的生活。

相处得久了,夏伯根与邓小平夫妇的感情也愈发深厚。1969年邓小平工作变动,要去江西,临行前特意找到汪东兴,

“此去很远,母亲年龄大了,一个人留在北京生活,我实在是不放心,可以带她一同走吗?”

考虑到这是人之常情,汪东兴当即点头答应,于是一行人就乘上了前往江西南昌的飞机。

到了那边过后,邓小平夫妇仍旧和夏伯根住在一起,而且为了她少干活,照顾好身体,很多粗活邓小平都亲自来干。

然而,当时邓小平也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卓琳年纪稍微小一些,也已经53岁。

三个老人生活在一块,平时相互照顾,日子倒也过得充实,平时种种菜、养养鸡,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夏伯根过惯了这样的日子,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却担心邓小平不适应,于是时常安慰:

“风吹草动如消热洗尘,你们夫妻要好好的。”

卓琳也是一路相随,虽然因为血压比较高,没法干活,但也一直陪在两人身边。

这样温馨的日子让邓小平十分感动,以至于他曾经说道:

“我们三个是一块的,少了哪一个,都活不成。”

后来,邓小平一家重返北京,邓家第3代也已开枝散叶,夏伯根从夏妈妈变成了“夏祖母”。

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夏伯根不适合再照顾孩子们了,不过她对这个家来说依旧很重要。

因为她是维系一家人“温暖情感”的纽带,邓家几代人都喜欢聚在他的身边,将她当做最亲近的长辈来供养。

此外,虽然夏伯根和邓小平没有血脉联系,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相处,两人俨然亲如母子。

这也就难怪邓小平生病住院的时候,年过九旬的夏伯根依旧时常亲去探望,更是时刻关心着他的病况。

后来邓小平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夏伯根悲痛欲绝,不过顷刻间,整个人就仿佛没了精气神。

三 悲恸的母与子

其实,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一直是不错的。

唯独是帕金森症,在邓小平晚年如同附骨之疽,驱之不散,刚开始只是咳嗽,影响吃饭,后来连行动和呼吸都困难了。

可即便是忍受如此折磨,邓小平依旧表现得非常平静,平日里依旧按时起床,做些事情。

直到1996年的12月12日,邓小平没能按时起来,医护人员们赶忙过来对他进行了救治,这也让夏伯根尤为担心。

好在当时没什么事,次年1月,新年将近之时,邓小平还托人转达了他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祝贺。

到了2月份,情况逐渐变得严重了。

果然,2月19日傍晚,邓小平的病情迅速恶化,一直抢救到当晚9点,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当时,待在医院里的众人都悲痛得无以复加。

可是除了悲痛之外,众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向全国、全世界宣布邓小平去世的消息,准备追悼会事宜。

很快,这些事情便被有条不紊的安排了下去,可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年逾九旬的老人,成了个问题。

最终,这个任务被交给了邓小平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将军。

当夏伯根看到张宝忠面色悲恸的走来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后,她更是潸然落泪。

沉默了一会儿,她才在恍惚中开口道:“小平,真的走了啊。”

平淡的口吻,却蕴藏着山岳般沉重的感情,这对相伴走过半个世纪的母子,终于迎来别离。

正如邓小平当初所说的那样,“少了哪一个都活不成”。

得知邓小平去世后,夏伯根仿佛顷刻间便被抽去了精气神,直接倒在了病榻之上。

此后她更是患上了老年痴呆,慢慢的谁也不认得了,只有卓琳仍旧让她觉得亲近。

2001年的春天,这位老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享年101岁,跨世纪的传奇女性终是落幕

最后剩下的卓琳,也因为接二连三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身体情况大不如前,2009年去世。

三人明明没有血缘关系,情谊却深厚如此,还有着这样动人的故事,属实令人叹惋,奈何岁月无情,斯人已去。

其实,除了夏伯根外,那个年代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伟人的母亲”,母子情谊同样深厚。

比如说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却拥有高尚的美德和广泛的同理心。

毛主席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母亲四处布施,行慈悲之事,所以他在年幼时才会懂得与他人分享食物,长大后才能体悟到人民的苦痛。

只可惜1919年文七妹患病,后来不治去世,这使得毛主席非常悲痛。

比如说周总理的母亲万十二姑和嗣母陈氏,一人品格端正,一人才学过人。

周总理自幼就和两位母亲亲厚,从万十二姑身上学到了善良,从嗣母陈氏身上继承了才情。

他对两位母亲都十分敬重,只可惜两位母亲都早早去世了,以至于他后来时时怀念。

再比如说朱德的母亲钟氏,她去世的时候,延安特意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这是我党历史上唯一一次为领导人的母亲举行公祭,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钟氏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朱德来说,母亲不仅是长辈,同样也是他革命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支持者,这殊为难得。

与文七妹等人相比,夏伯根并不逊色,她的身上同样有着各种美德和母性的光辉,值得钦佩。

四 独木难支,众志成城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革命绝非一人能成之事。

每一位了不起的革命者背后,往往都有家人、亲戚或者朋友作为支撑。

这不仅仅体现在邓小平与夏伯根的故事里,同样在邓小平与淡以兴的故事里也有所展现。

前面提到,是淡以兴带着夏伯根找到了邓小平,那么当初为何会由他来介绍夏伯根呢?

原因很简单,淡以兴虽然是邓小平的舅舅,但其实只比他大2岁,两个人自小关系就很好。

直到1919年,邓小平毅然离家去重庆求学,然后又远赴法国,这对舅甥才断了联系。

后来淡以兴带着夏伯根找到邓小平,见面后淡以兴还把自己的大外甥给训了一顿,一边骂一边哭,说自己的老姐姐思念儿子,带着遗憾去世。

骂完哭完过后,眼看邓小平双目湿润,站在那里沉默不言,淡以兴又心有不忍,开口安慰:

“你母亲不曾怪你,你能走上这条路,她很骄傲!”

不仅如此,其实淡以兴也为革命付出良多,当初邓垦要去延安,是他变卖家产凑了路费。

国民党因此通缉了淡以兴,害得他妻离子散,不晓得吃了多少苦,但他也没有一句抱怨。

此次重逢后不久,淡以兴就回了老家,并没有让邓小平替他谋什么差事。

后来到了1976年,淡以兴得知邓小平过得辛苦,一下子就病倒了,可即便如此,依旧拖着病体,给邓小平写信鼓励他。

1989年,淡以兴因病去世,当地政府考虑到他与邓小平的关系,特意将此事报告上去。

邓小平知道消息后,亦是悲怆落泪,可最后他只回复了三句话:

“知道了、规格够高了、不再送什么了。”

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从简,他虽为舅舅的离世而感到悲痛,但仍旧恪守着自己的准则,绝不因公废私。

老一辈革命者们,大多有着这样的觉悟,他们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热爱的革命事业,并且不索取任何回报。

在离世的时候,他们也大抵会留下这样的遗嘱:

“烧个干净,不要搞遗体送别仪式,更不要铺张浪费。”

毛主席、周总理以及邓小平都是如此,只不过考虑到全国人民的情感,他们的遗嘱大抵是没法完全执行的。

比如说毛主席的遗体就被保留了下来;至于“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种情况,更是民众自发聚集形成的,足可见人民爱戴。

还是那句话,革命非一人之事,需千千万万国人共同努力,方能成功;

建设新中国亦是如此,唯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让祖国长久兴盛下去。

惟愿以此共勉,与诸君一同砥砺前行。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国学聚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