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出生(美国女孩21岁来中国教书)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没有限制外籍人士正常工作交流的国家中对国籍限制最为严格的。
外国人想要获得中国绿卡的话必须要做出特殊贡献或者是成为出色的任职人员、投资人员。
此外,获得国籍者的直系亲属也可以来到中国与他们团聚。
通过对比可知,二〇〇一年以来,平均每年都有88.4万名外籍人员移民美国。
而中国二〇一〇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到二〇一〇年的这六十一年里,中国一共只赋予了1448名外籍人员中国国籍。
而且,这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同批入籍的苏联超级科学家与他们的家属。
自二〇〇四年中国实行绿卡政策以来,平均每年只发出248张绿卡,而这些绿卡持有人都是各行业内的佼佼者。
有的人,有的事不应该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应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位中国绿卡的持有人,在中国,她从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妇人;
她将自己宝贵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宣传事业。
同时她还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打消了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
颠沛流离的青春时光
今天的主角名叫Shirley Wood(雪莉·伍迪)。
她于1925年7月15日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阿肯色州。
雪莉的家庭条件原本非常优越,她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母亲是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委员。
但不幸的是,在雪莉年仅四岁时,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宣告着美国进入了大萧条时期。
当时美国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为自己讨薪的工人和失业等待救济的家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产阶级家庭变得摇摇欲坠,雪莉的家庭也不例外。
在她模糊的记忆中,她的父母在不停地换工作,换城市,小小的雪莉不得不跟随父母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雪莉的六年小学生涯中,她换了七个城市,转了七次学,年幼的雪莉早已习惯了奔走和别离。
虽然雪莉童年的背景色比较灰暗,但知识分子家庭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面貌。
即使身陷无奈,但雪莉依然热爱阅读,积极探索。
13岁这年,雪莉意外接触到了美国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
斯诺虽是美国人,但他深入中国,曾任美国《每日先驱报》、《星期六晚邮报》的驻华战地记者、通讯员。
成为了第一个报道中国红区新闻的西方记者,写下了《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这样流芳千古的代表作。
在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访华,与毛主席见面。
在斯诺死后,后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北大未名湖畔。
2009年,他还被追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和模范人物”之一。
《西行漫记》中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红区的革命,其中,毛主席和周总理是这本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读完了这本书,雪莉既叹服斯诺高超的写作手法,又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世界好感倍增。
这时的她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将与书中这个美好的国度结下不解之缘。
雪莉就这样一天一天地长大了,高中毕业后她进入了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学习深造,她在这里邂逅了最美好的爱情。
那一年中国农业部派出了一批学生赴美留学,黄元波作为其中一个留学生,被分配到了雪莉的大学求学。
在那里,幽默风趣,风流倜傥的有志青年黄元波遇见了青春靓丽,冰雪聪明的女大学生雪莉。
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迅速坠入了爱河,两人谈起了一段真挚美好的校园恋爱。
1945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热闹温馨的氛围中。
而这时,另一个好消息也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布结束了!
喜上加喜,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像过节似的将街道装扮起来,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这天,雪莉家中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不止是为了庆祝节日与和平,还是为了参加雪莉与黄元波的婚礼。
这对异国情侣终于修成了正果,雪莉在婚礼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感慨自己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次年,黄元波完成了学业,中国随即要召回这位人才。
黄元波忐忑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问她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回到中国。
黄元波知道当时中国的环境还非常动荡,生活条件也大不如美国,因此他不确定妻子是否会因此选择和自己分开。
但令黄元波没想到的是,本就对中国抱有极大好感的雪莉听完之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的提议。
吴雪莉的执教之路
在决定前往中国后,雪莉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
她想她的姓氏“Wood”音译出来很像中国姓氏“吴”,因此她告诉丈夫,等去了中国,她就不再叫雪莉·伍迪,而是改名为吴雪莉。
这一年,吴雪莉21岁,才刚大学毕业的她跟随丈夫踏上了开往中国的火车。
在出发之前吴雪莉给自己做了很多遍心理建设。
但在切身感受到拥挤的车厢,看到车窗外时不时飞过的炮火时吴雪莉的内心还是感到万分不安。
那时候的中国战火纷飞,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常常要东奔西走,吴雪莉和丈夫也不例外。
他们先后辗转于陕西、上海、南京等地,这让她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童年时光。
然而,骨子里的那份乐观让苦难中的吴雪莉也没有失去发现美的能力。
初到中国,吴雪莉和黄元波在西安的西北农学院任教,其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在医院里,产科的护士们都纷纷为这个可爱的宝宝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帮助这对手忙脚乱的新晋父母照顾小孩。
吴雪莉一直记得,有一个笑容甜美的小护士教她唱中文版的摇篮曲。
这让她感到心里温暖,热情的中国人让身在异国的吴雪莉有了家一般的感觉。
在上海时,吴雪莉充分展现了美国人热情外向的性格。
她很快就适应了上海的生活,每天一得空就和邻居们一边踩缝纫机一边聊天。
她还在家门口开垦了一块小菜地,和农民们一起耕地种菜,在这个过程中吴雪莉了解了真实的中国生活。
吴雪莉家的保姆阿姨是个戏迷,她常常给吴雪莉讲戏文中的传统故事,吴雪莉常常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
特别是对牛郎织女、白娘子、梁祝这类爱情故事颇感兴趣。这些经历让吴雪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1953年,黄元波昔日的大学同学邀请他来到河南开封筹建药厂,吴雪莉索性和丈夫一起辞职,前往开封重新开始。
到了开封,黄元波一头扎进了药厂的工作里,吴雪莉则想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
当时中国还没有几个人会说英语,吴雪莉作为一个口语纯正又富有经验的外教很快就引起了河南大学的注意。
经商议,河南大学外语系决定聘请吴雪莉为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老师。
吴雪莉决定从基础的口语会话入手,先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但她很快就发现,中国的学生从来都没有学习过英语,面对陌生的课程和异国的老师,大家多少还是有点排斥心理。
但吴雪莉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反而是常常自省,试图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吴雪莉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她第一次把文科课堂搬出了教室。
她在花园里教学生们用英语介绍花木、建筑;在食堂里用英语向学生们介绍餐具和菜品;还在图书馆里教学生们用英文借书。
吴雪莉还想到了当年听保姆阿姨讲故事学知识时的自己。
于是她也用英文给学生们讲《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中的故事。
还把经典篇目编成教案、剧本,让学生们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英语。
此外,她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情景让学生们参与对话。
这样真实、有体验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兴趣大增,从前死气沉沉的课堂现在却变得异常活跃。
但课堂有趣并不代表吴雪莉对待教学的态度松散,相反,她以治学严谨而闻名全校。
吴雪莉非常重视学术,她认为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功。
因此她会一对一地和学生们讨论论文的选题、大纲、初稿、定稿。
在答辩时,吴雪莉更是严格到让在场的其他老师都为学生求情,但她仍然坚持要学生们阐述清楚每个问题,否则就要准备二辩。
往后,学生们都知道吴雪莉老师不会放宽要求,于是都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中国生活了多年,吴雪莉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中国人。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有朴实善良的风土人情和她深爱的人们,最重要的是,中国有她想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因此,吴雪莉几乎没有回过美国。
1962年,吴雪莉的母亲道逊夫人在她的作家朋友斯特朗的引荐下前往中国会见了周总理。
同时,她也终于和自己阔别了16年的女儿重逢了。
道逊夫人折服于周总理强大的人格魅力,再加上很想念自己的女儿,因此她也决定留在中国发展。
两年之后她在女儿的推荐下来到了河南大学,成为了一名外教老师。
转眼就来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素质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大家对学历的要求也更高了。
这时,国家在河南大学设立了硕士点。
而拥有二十多年教龄,教学能力受到同事和学生交口称赞的吴雪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批硕士生导师中的一员。
当上硕士生导师的吴雪莉依然没有松懈。
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法,还有意培养自己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继续留校做老师,给河南大学外语系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如今,河南大学外语系闻名全国,作为骨干教师的吴雪莉功不可没。
除去教师这一本职工作,吴雪莉还会凭借自己优秀的双语能力做一些翻译工作。
她先后翻译了《在和平的日子里》、《苦菜花》等作品,为中外文学作品的交流搭起了一座桥梁。
总理特批的中国人
1975年,在了解了吴雪莉的事迹后,周总理特批吴雪莉加入中国国籍。
自此,吴雪莉做了将近30年的中国梦终于得以实现了。
在拿到国籍的第二天,吴雪莉就郑重地向同事和学生们宣布:
以后不能再说她是外教老师了,她现在和外语系其他老师一样,都是教英文的中国老师。
年过半百的中国老太吴雪莉知道,现在国际社会中还有不少人对中国怀有偏见。
她十分迫切地想让大家看到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迷人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中国这片热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正在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在准备了一段时间后,从1979年开始,多年不曾回到美国的吴雪莉开始频繁地回国探亲。
说是探亲,其实吴雪莉是想多多宣传真实的中国。
她先后去了美国的10个州,14所高校讲学,和大家分享她在中国的见闻。
台下的人听到吴雪莉讲得如此动人,想到如此优秀的美国同胞也愿意扎根中国,因此对中国的态度好了许多。
甚至还有人对中国的人文风景颇感兴趣,表示以后一定会来中国一睹为快。
可以说,吴雪莉除了在教育上有所建树以外,还在中外友好交流上功不可没。
这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插曲。
一次吴雪莉回国后带回了亲朋送她的美国食物,那时候外国食品还是稀罕物,吴雪莉的孩子们很兴奋地分食了母亲带回来的食物。
吴雪莉的儿子对这些食物赞不绝口,随口让母亲下次再带一些。
没想到吴雪莉严肃地拒绝了儿子,并告诉他我们中国人不应该总想着吃外国的东西。
1989年,为教师事业呕心沥血工作一生的吴雪莉被评为了“先进教育工作者”。
此时她已经总计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和300余名研究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吴雪莉的学生们无不感慨恩师就像母亲一样,既关心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又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
她会引导学生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在其中不断开拓创新。
她还帮助学生规划他们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对学生有问必答,在学生迷茫无措时对他们温柔相待,告诉他们坚持可贵。
而且,她还会为学生缝补衣裤,帮助困难的学生申请补助。
可是当学校提出要奖励她钱财时她却婉拒了,被问及原因时吴雪莉说:
“我是做我分内的事情,不需要那这份钱,如果学校一定要给我奖励的话,那就请把这些钱分给更需要的人吧!”
还有学生说吴雪莉是他们见过最幽默风趣的老师。
在她取得了中国国籍后,学生们开玩笑说之前只知道美籍华人,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华籍美人。
吴雪莉闻言哈哈大笑,回答道:“也许我是一个滑稽美人。”
吴雪莉在校内接待外来访客时,她也会幽默地问来访者:
“你说我是作为美国同胞来给你介绍中国,还是作为中国人来向你介绍本国文化呢?”
吴雪莉身边的熟人对她的评价是:“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因为在当年大兴建设的时候不论是打铁炼钢、修建水库还是下地种田,吴雪莉都毫无怨言,还专门去抢更累的活儿干。
她总说建设祖国是大家的事,不论是谁都应该拼尽全力。
吴雪莉的孙子告诉记者,吴雪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上海的商店外排了半天的队,只为能买到一面中国国旗。
虽然后来市面上有了颜色更加鲜亮的绸缎红旗,但每个国庆节的早晨,吴雪莉都会拿出这面老旧的棉布红旗,并把它挂在家门口,六十年来皆是如此。
而且,她只告诉了小孙子这面国旗被放在哪里,其他人想碰一下都不行。
“奶奶常说这面国旗见证了她金发碧眼下的中国心,”吴雪莉的孙子说到,“这就是她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
就是这样一位将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的老人在2022年4月7日与世长辞,享年97岁。
吴雪莉教授的离世既是河南大学的损失,也是全中国的损失,更是世界教育界、文化界的损失。
但在缅怀故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吴雪莉教授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美德。
就算我们不能像她一样做出如此耀眼的成绩,但也可以承袭她爱国、爱岗的精神,努力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完-
作者 | 钟漫琪
编辑 | 阿琰
编辑 | 不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