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签(48年)
前言
五台山凭借优越的地势条件,获得了不少帝王的推崇。作为中国佛教收府,五台山附近共有86所宗教活动区域,是我国传统宗教佛教的道场。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更是与五台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1948年,毛泽东一行人在路上突遇大雪。在寺庙借宿期间,偶遇一位老僧。
在老僧的指引下,毛泽东从佛堂签筒里抽取竹签。在抽取到上上签后,老僧说了一段话。
面对老僧的话,毛泽东连忙摇头,感谢了老僧的好意。
那么,老僧究竟说了什么呢?毛泽东又为何连忙向老僧摇头呢?
路途艰险,路宿五台山
这件事情,还得从解放战争讲起。
1948年3月3日,是决定西北战场胜负的最后一天,也是毛泽东一行人向华北地区前进,继续进行全国解放战争的一天。这一天,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带领工作人员从陕北地区,乘船来到山西临县附近的村庄。到达三角镇之后,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确定了后面的工作进程。
4月7日,晋察冀军区的士兵,在得知领导要来到这里视察工作后,部队的战士们纷纷动员,来到门外清理雪堆。
“不用如此隆重,下着雪车走不动了,那咱们就走路上去,不用麻烦士兵淋着大雪清理道路。你们这样,又得让多少战士受苦受累了。”
毛泽东在途中收到晋察冀军区的消息后,立马下令让士兵们回到屋里。随后一行人下车,准备徒步前行。
这时候,周恩来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也为了确保会议能够准时开始,就与军区的同志提前到达五台山鸿门岩,观察当地地形。
毛泽东与其余人,则留在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确保不耽误后面的流程。
会议之后,毛泽东亲切地向当地居民询问,村中土改的情况和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在询问的时候,毛泽东一边仔细聆听着村民的回答,一边为村民夹起身边的饭菜,放进碗中。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我自己来吧。”
“怎么不行了?我也是农民啊,你们不用将我看成领导,咱们就像亲人一样,唠家常,一起享受饭菜。”
听完毛泽东的话之后,村民们的心里甚是感动。对于他们来说,毛泽东是带领革命的领导,是改善村民生活的大圣人。在此之前村民不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与毛泽东一起吃饭,这是莫大的荣幸啊。
“咱们村里距离五台山还有多远?”
“还有一段距离,大概四十五公里。”
毛泽东听到后,若有所思,继续向村民询问。
“那里有佛教吗?咱们村里有信佛的吗?”
“那可不信,咱们村里都不信佛。”
毛泽东
毛泽东听到后微微点头,连忙向村民打趣道:“咱们不信佛,人民大众才是咱们的信仰,咱们团结起来,一起做天下的主人。”
4月9日,天气转晴。在太阳的照射下,道路上的雪堆逐渐融化,毛泽东一行人坐着车继续前进。当到达鸿门宴附近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化,天空乌云遍布,电闪雷鸣,风声四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继续前行。
4月的五台山,还是非常寒冷的,周恩来站在寒风中终于等到了毛泽东的到来。随后,他们一同顶着刺骨寒风走在道路上。
“徒步行走太慢了,看这天气,估计待会就会下起大雪,咱们得赶紧找个地方住下来。”任弼时说完之后,一行人立马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商讨之后,周荣鑫等人搀扶着毛泽东从冰山雪路上继续前行,而任弼时凭借顽强的力量拽着车辆的尾巴向前行走。经过长时间的攀爬行走,大部队终于到达附近弯曲的道路,所有人在坐上车辆之后,前往五台山台怀镇。
在路过五台山著名的塔院寺时,毛泽东立即挥手示意停车。为了避免再次遭遇大雪,毛泽东一行人决定在寺庙暂住一段时间,等到大雪天过去之后,再继续前行。
历史渊源
五台山不仅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同时还具有一段丰富的革命历史。
晋察冀根据地记载着中国人民向日寇英勇作战的过程,当时周恩来为打击日寇嚣张气焰,曾在当地进行演讲,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激励军中士气,鼓舞村民积极参与其中,一同驱逐日寇,保卫家园。
1937年,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主力南下,在五台山附近建立了晋西南革命根据地,随后聂荣臻率领部队驻扎当地,在这里武装群众,扩大革命队伍,带领战士们开展游击战,收复阵地。
同年11月7日,在中央的指导下,聂荣臻在当地建立了晋察冀军区,成立了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除此之外,加拿大著名医生白求恩曾来到晋察冀根据地,负责战争前线的急救工作。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战争前线的医疗救助中心,带领医疗团队抢救受伤的战士。
五台山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平绥、平汉、同蒲、正太四条铁路,是很重要的战略位置。如果侵略者北上,意图占领山西地区,那就必须要经过五台山。这时,我军就可以凭借五台山的地理优势,在太行山脉附近设下埋伏,阻碍敌人的进攻,让敌人溃败而逃。
五台山地区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还有丰富的寺庙、文物、文化。这些,就是毛泽东一行人在五台山停留的一个重要原因。
塔院寺(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是五台山地区著名的吴五大禅处,在明朝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成祖敕太监杨昇重受命修建大塔,建立寺庙。
毛泽东在来到塔院寺之后,就住在塔院寺的东院。为方便商量事务,周恩来和任弼时也住在塔院寺的东院。
4月10日,毛泽东一行人吃完早饭之后,来到院内散步。
老方丈看到毛泽东一行人走来,连忙让小沙弥搬来火盆烤火。方丈手中拿着经书诵读,教授着旁边的小沙弥,两个人盘腿坐在垫上,看起来十分专注。
毛泽东看到后,拿起老方丈旁边的另一本经书,翻页观看。
“贵人对经书感兴趣吗?”
老方丈扭过头来,好奇地看着毛泽东一行人。
毛泽东与周恩来相视一笑,随后毛泽东将经书缓缓放在桌面,对老方丈笑了笑。
“不用称我为‘贵人’,我们一行人是无神论,不信佛的。”
老方丈听后,低头浅笑。毛泽东的这番话,既风趣又回答得十分妥当。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快速拉近了与老方丈的距离。
经过一番谈话之后,老方丈带着小沙弥离开,前往院内,准备诵经。
毛泽东一行人在休息过后,走向寺庙的晨钟。
任弼时看着寺庙的晨钟,十分感兴趣。这时候,正好遇见一位小沙弥,便向他询问关于晨钟的事情。
“早晨敲击晨钟,晚上是敲击鼓,后敲击钟。”
“这些应该是有一些含义的吧?”任弼时好奇地问道。
“是的,敲钟击鼓一是为了召集人员,二是为了顺利身心,三则是为了上彻天堂,下通九泉。”
任弼时听后,微微点头,觉得佛教重地每每都是学问,深不可测。
随后,毛泽东一行人结伴而行,走到了寺庙附近的山海楼。
“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啊。”
毛泽东看到山下一片壮阔的景象,不禁心生感慨。
天空中逐渐出现一片霞光,从远方缓慢展开,随后阳光直射山崖,对面的山峰透着阳光,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看,过了那里,就是河北地区,走过山区,就是冀中平原。”
“是啊,到达那里。中国革命的未来,就要来临,那是一片无限光景。”
毛泽东说完之后,周恩来立马理解了其中含义,心中也顿生感慨,与毛泽东相视一笑。
随后,他们三人静静地望向前方的景色,陷入了沉思。
取得“上上签”
从山海楼下来之后,毛泽东一行人,来到了塔院寺的十方堂。
十方堂是罗睺寺的下院,在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是汉传佛教寺庙,僧人的住所)更改为黄庙(藏传佛教寺院,黄衣喇嘛的住所)。
道光年间,随着僧人的增多,在此地修建了十方堂,用来招待从远方而来的喇嘛和少数民族的善男善女。
毛泽东一行人走到十方堂的后殿,见到喇嘛们正在地上整理着经卷。
毛泽东向身旁的任弼时示意,他们一同来到喇嘛们的身旁,帮助喇嘛们一同搬车上的经卷。
“听口音,你是青海人吗?”
“是的。”
“你来这里大概多长时间了?”
僧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将手中的经书放在地上。抬头望着眼前的施主,以为眼前的施主也是青海人,于是反问道:“施主难不成也是青海人?”
毛泽东笑了笑说:“并不是,我的老家在湖南,我只是曾经去过青海。”
随后,毛主席看了看地上的经书,发现有部分残缺不全。
“这些经书有一部分已经损坏,应该十分可惜吧。”
“万事万物,皆有生死。有生之物,有生就会有死。有形之物,就会有好有坏。”
毛泽东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这就是万事万物之间发展的规律,倒是与唯物主义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一定哲理。
毛主席觉得眼前的僧人颇有一番见识,继续向他询问。
“那么,你对于打到蒋介石一行人,觉得可惜不可惜呢?”
僧人听到后,有些不知所措。旁边的老僧见状,连忙向这位僧人摇了摇头,示意他切勿乱说。僧人再次仔细看向毛泽东,觉得这一行人非同一般,并没有回答,随后埋头整理经书。
毛泽东见状,了解到他们的难处,没有再继续询问。但关于这个问题,当毛泽东见到工作人员修缮寺庙,重新整理、修复寺庙文物时,他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过了一会儿,寺庙的人越来越多。毛泽东一行人来到五龙王殿(又称为龙王庙),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位老僧,正在等待老僧解签。
毛泽东一行人是无神主义,自然没有涌上人群。但当毛泽东向老僧人走近的时候,老僧人热情地快步走向毛泽东,立即询问他是否要参与其中。
毛泽东与任弼时相视一笑,难以抵抗老僧人的热情,在竹筒里随意拿了一支。
“恭喜呀,恭喜呀!恭喜施主,这可是难得的上上签,说明施主是大福之人,施主此行必会顺利,大吉大利!”
老僧在接过签文之后,立马大笑起来,连忙向毛泽东贺喜。
毛泽东一行人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本不信奉这些,但也难以抗拒老僧的热情,于是将这个上上签,当作老僧对他们此行的祝愿。
“谢谢您的好意。”
这一句话,既包含了毛泽东对老僧的尊重,又包含了对老僧的感谢。老僧人在听完后,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向毛泽东一行人微微笑过之后,告别离开。
随后,毛泽东见到五龙王殿里香烟缭绕,十分热闹,便跟随人群走进殿里。
“这座寺庙保护的十分不错,现在仍然是这么红火。”
“这些都是农民的功劳啊,是农民当年的悉心保护,这才有今日的场面。”和尚回答道。
毛泽东听到之后,心里很是高兴,继续说道:“龙王为你们祈天求雨,给咱们人民办好事,所以群众才会悉心保护。你看,从这里就可以得出结论,咱们要急群众所急,从人民群众出发,为群众办实事。”
随后,毛泽东走到台怀街道上,看到几个小孩子在玩踢铜钱。毛泽东走到他们的身边,低下身子,慈祥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我可以踢几下吗?”
小孩子扭过头来,开心地笑着,将手中的东西递给毛泽东。
毛泽东开心地与几个孩子融在一起,享受着欢乐。孩子们见到这位身材魁梧的大人,踢着铜钱,开心地拍起手来。当毛泽东向他们告别的时候,几个孩子依依不舍地朝着毛泽东挥手。
当天下午,毛泽东与周恩来找到周官同志,与他一起来到屋内鉴赏了从当地保管文物的库房里取来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都十分有价值,咱们一定要好好保存,做好保护工作。”
毛泽东望着眼前的吴道子绘画真迹和康熙御衣等珍贵文物,向身旁的工作人员嘱咐道。
之后,毛泽东在晋察冀边区制订了保护当地寺庙、文物等文化遗产的政策。
铭记历史,革命纪念馆
1972年,为了缅怀老一辈英雄烈士,纪念革命家的辉煌事迹,当地政府建立了革命纪念馆。
2005年,在革命纪念馆原馆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将革命纪念馆更改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馆内部,有许多革命烈士的珍贵图片,还有一些文物,馆内人员运用幻影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了先辈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光辉历史。
每一份历史都值得铭记,革命烈士的事迹我们更要永远铭记于心。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知得失。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对于,“1948年毛主席夜宿五台山,抽中上上签后却向老僧摇头:感谢好意”的故事,大家在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