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测命(画家冷军的一幅)

除却音乐和文字之外,绘画成为艺术家们描绘他们内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拿着画笔在画布上留下他们心中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抑或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时代特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无论是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是浪漫主义,还是我国的华亭、吴门等流派,都出现了不少流传于世的经典画作。

这些流派也衍生出诸如徐悲鸿、齐白石、塞尚、莫奈等传世画家。

而现代艺术中,也有一位被称作“照片打印机”的艺术家,冷军。

在他眼中,艺术又是另一种模样。

他的一幅画作《手相》,卖出的价格竟高达690万。

那么这幅画作背后,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画家冷军

艺术家冷军

冷军出生于1963年四川达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做着普通的工作。

所以冷军的生活环境中并没有太多与绘画接触的机会,唯一跟美术启蒙相关的,只有幼时亲友送的一本临摹本。

虽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冷军却对色彩有着异于常人的痴迷。

冷军家就在电影院隔壁,没事的时候他总坐在电影院门口看着海报发呆。

在冷军脑中,一点点呈现海报从无到有的样子。

等一切都完整地想象出来后,冷军便跑回家将一切画在纸上。

那时的冷军年纪还小,能够记得的画面并不多。

为了将海报完整地画出来,他便往返于家和电影院之间。

冷军的静物油画作品

冷军的童年就在这往来中缓慢度过,电影院前的海报也越画越多。

因为眼睛高度近视,所以需要贴着海报才能看清海报上的内容。

因为这样的好奇心,使得冷军意外培养了他的观察能力,而冷军的近视也被他“锻炼”成“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就是脑中构想出一个完整的画面,而眼睛却捕捉到画面中的细节。

眼与脑所接收的构想结合,便成了一种更为细致的观察方式。

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所呈现的作品便更加细致和真实。

只是那时候的他却并不被周围人所理解。

美术课上大家对着石膏临摹,大家基本都是先用笔勾勒大体线条再进行逐步细化。

而冷军却时不时地跑去模型那里观察,再回到座位上勾画。

平时在画室临摹的学生

这样的行为令老师十分不解,对着冷军大呼:“画整体!你这是在干什么!”

冷军因为老师的话,也尝试跟其他同学一样从整体再细节的方式作画。

可是没画几笔,冷军便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作画。

这样一来,冷军原本就近视的眼睛更加严重。

他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也看不清不远处的同学。

冷军将这个问题告诉给父母,父亲便带着他去医院检查。

经过视力测试,冷军的近视已经五百多度。

因此,冷军父亲便给他配了近视眼镜。

戴上眼镜的冷军发现世界变得异常清晰,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美术课上,就算他不用近距离观察石膏像也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进行整体勾勒。

但冷军在此前无意中培养的“散点透视”让他依旧喜欢近距离观察再创作。

头发、眼窝、皮肤的纹路、嘴唇、肌肉等细节在他脑中成像,握笔的手便将它们逐一反射到纸上。

冷军的这种独有的观察方式,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但是当时的冷军因为这样的“痴迷”而让父母担心。

冷军

他们生怕冷军再这样下去,眼睛的问题会越发严重。

这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无疑是在自毁前程。正因为心中这般考虑,冷军父母便阻止他继续画画。

此后一段时间里,冷军的书桌上多了不少教科书,画画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很快,高考如约而至,十六岁的冷军高考却落榜了。

父母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心里自然有点失望。

冷军父亲认为,是冷军的心思都在画画上,才导致了这一结果。

但是冷军父亲的一位朋友却劝他说:“喜欢画画就让他画吧,不一定没有出路的。”

冷军父亲纠结良久,才勉强同意让冷军继续画画。

正在创作的冷军

再次拿起画笔的冷军,犹如一尾游鱼在水中徜徉。

第二年,冷军再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的艺术系。

经过四年的学习,1984年冷军如期毕业,成为了一名专事教画的美术老师。

身为老师的日子里,冷军终日以画为伴,虽然平淡,但于他而言却非常踏实。

但是有些人的人生,注定不会一直普通下去。

1988年,武汉画院院长找了冷军,向他发出美术展的评委邀请。

院长告诉冷军,在正式成为评委之前,需要创作一幅写实作品交给他。

艺术家冷军

一鸣惊人

画院院长走后,冷军便开始准备新作品的创作。

课余之时,冷军便摆几个静物,对着它们画画。

几小时画完,冷军瞧了瞧,感觉还可以,但是细看纸上内容却发现了瑕疵。

他将静物换个角度,再次进行绘画,这次他画了整整一天。

画完之后,冷军再次观察起自己的画作来,这次他又觉得色彩不太够,有些地方还是有些不足。

毙掉了这幅画之后,冷军又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画出第三幅。

完成之后,冷军照例观察,依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冷军沉迷在对细枝末节的刻画中,每发现一次问题就让他兴奋不已。

就这样,他不断地画,不断的找出问题。每次的新作品花费的时间更多,完成后也更加细致。

半年之间,冷军也只画了七八幅作品。

冷军作品《马灯的故事》

虽然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却已经出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直到1991年,冷军第一幅超写实作品《马灯的故事》面世,获得了全国美术展铜奖。

两年之后,另一幅新作《网-关于网的设计》创作完成,获得了全国美术展银奖。

从这时开始,冷军的油画参加了国内外无数画展,并斩获不少奖项。

那些作品中近乎真实的细节令人惊叹不已。并且,这些画不仅仅只有细节极端逼真这个优点。

都说每幅画都是画家展露内心世界的介质,冷军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展示他心中的悲悯。

每一幅好的作品背后都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1995年,冷军捧出新作《世纪风景之三》。

冷军作品《世纪风景之三》

画面上是一幅世界地图的模样,明亮鲜艳的色彩点缀在一片的水泥灰上。

打眼看去是一堆建筑垃圾胡乱堆在一起,但将画面放大十倍之后却发现了属于这幅画的内涵。

这幅世界地图由破碎的水泥和砖头构成,这些废墟中压着孩子们鲜艳的玩具。

塑料做成的小车、数字拼图的碎片、没有拼好的魔方和零落的纽扣、童鞋,在诉说一场悲剧。

当年,韩国一幢百货大楼突然倒塌,仅仅二十秒带走了五百余人的性命。

因这场事故死去的人中,有不少正在大楼中玩耍的孩子。

事后追究原因,竟是百货大楼的老板昧着良心在大楼施工时偷工减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听到这场悲剧,冷军深深受到震撼,心中的悲悯令他迸现灵感。

诸如这幢大楼老板一样追名逐利不顾一切的人这世界还有很多。

但冷军一个人始终渺小,只能用画笔和色彩将这场现代文明下的悲剧描绘出来。

这部画作在当时受到不少人关注,冷军也因此名声大噪。

大家正在欣赏冷军作画

1996年,冷军和一些同好一起去武汉钢铁厂参观。

被称为“钢都”的武汉最是现在工业文明下最好的呈现地之一。

众人参观了一圈之后,大家随同接待员去拍照,冷军却避开人群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百无聊赖之时,冷军低下头漫无目的地扫视着。

突然一只破旧的手套映入他的眼帘,触动了他的内心。

他捡起这只已经破损不堪的手套,将它带回了画室。

回到画室之后的几天中,冷军一直盯着它看,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来。

在命理学中,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掌纹预测他感情、事业和生命的发展。

这种方式在我们平时被称为“看手相”,经常会有人进行推算。

而冷军眼前的这只破手套,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相,却通过其看到它曾经主人的“命相”。

冷军作品《手相》细节

我国百姓中,非常相信“命”这个近乎虚无的玄学概念。

而这只手套透过它破损的外表,透露出的却是身为工人的艰辛。

《手相》这幅画的色彩比较黯淡,破旧的手套放在生锈的铁板上。

这只手套非常厚,显得有些笨重,上面布满划痕和孔洞。

不仅如此,手套表面还附着油渍和其他污垢。

这些东西无疑在告诉人们,曾经戴着它工作的工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挥洒着汗水。

它不仅是工人辛苦工作的写照,也是劳动者建设祖国的证明。

冷军作品《手相》全貌

《手相》和未来

冷军画中对于手套极致的刻画,无一不是对生活细致的描写。

这也是为什么冷军在到这只手套之后便有了触动。

冷军善于观察的习惯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他的眼中就成了会说话的东西。

这幅《手相》的横空出世又一次让国内的美术爱好者和艺术圈震撼。

后来,这幅画参与拍卖,竞价价格高达六百九十万。

虽然这幅《手相》在艺术圈深受好评,却也引来一些负面的声音。

有些人觉得冷军不过是画了一只手套而已,而另一些人不惜嘲讽冷军:

“干脆画一双呗,说不定能卖上千万呢。”

冷军作品《五角星》

后来,冷军将许多老物件描绘成他笔下一个个充满张力的“特写”。

《丰碑》里布满黄色泥土的老式发动机、《五角星》颇有时代意义的报纸和铁屑、《襁褓》中用过的奶嘴和生锈的铁桶。

都在画展上赞誉无数,更是收藏爱好者们争相竞拍的天价作品。

掌声和荣誉纷至沓来,与此一同出现还有质疑和抨击。

甚至有些同行口出恶言称冷军已是“强弩之末,江郎才尽”

但冷军完全沉迷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对外界的言辞充耳不闻。

因为此时,他正在描绘新的方向,也正因如此,冷军在不久之后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2004年左右,冷军便开始将视线转移到画肖像方面。

古往今来,人物肖像是最难画的,不仅耗时长,更重要的是合适的模特非常难遇到。

再则,就算遇到合适的模特,也会因为人物神态的变化而改变作品所呈现的最终效果。

冷军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为了将人物肖像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冷军算是拼尽自己的全部。

首先,冷军先将画室修整了一番,将灯光和打光板都调整到最完美的位置上。

接下来便是准备最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冷军力求每一支画笔、每一管颜料都完美称手。

选择的画布拿回来再加以改造,用乳胶漆细密地刷在表面上。

冷军重复做着这些准备工作,直到他自己觉得满意为止。

不仅如此,冷军还准备了许多辅助工具。高倍放大镜、反光片、吹风机,几乎是一应俱全。

冷军笔下的人物肖像一如他画的静物一样。

每一根头发丝,每一条肌肤的纹理,甚至一粒细小的微尘,都还原成肉眼可见的真实。

正因为这种极端的细致,冷军画得很慢。

当第一幅肖像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完笔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局部

冷军追求细节的完美主义使得这幅画的底稿就有好几版。

可也因为这种极端的逼真,导致冷军在深圳开个人画展时,遭到了质疑。

一位美术爱好者在画展上看到这幅作品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斥责:

“在画展上挂一张照片?这不是在欺骗我们吗?”

冷军听到这条言论,不置可否。画展结束后,收藏爱好者唐炬以七十万元的价格买走。

买走之后唐炬便将此画放在他的个人收藏馆内作为镇馆之宝。

这幅画在后来的2021嘉德春拍会上,以8050万的价格成交。

当时冷军在创作这幅画作时,一位名叫罗敏的小学老师时常坐在旁边观看。

罗敏因为对冷军十分敬佩,所以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他。

从此冷军的画室里便出现了这样一名女子。

罗敏比较安静,坐在画室里只是静静地看着冷军作画。

在冷军眼中,罗敏的气质纯净,让他心中迸发出新的灵感。

《肖像之相——小罗》模特罗敏和画作对比

因此,冷军便想让罗敏做下一个作品的模特。决定之后,冷军对罗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罗敏考虑了几天之后,便辞去老师的工作来到画室。

冷军得知她为此的付出之后,心中不免感动。

有了模特,冷军便静下心来构思下一个作品并即刻投入进去。

做模特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

罗敏梳着同样的发型穿着同样的衣服,摆着同样的姿势,往那里一站就是九个小时。

有些时候,冷军创作过于投入,罗敏站的时间就更久。

后来罗敏回忆,冷军画画时非常严谨,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完成那么他就会一直画下去。

当这个地方画完时,往往已是半夜。

冷军为了给罗敏打发时间,便找了一些电影碟片放给她看。

有时也会给罗敏聊一些名著小说,说到兴起还会表演一段,引得罗敏笑声连连。

就这样,五个月的时光很快过去,而冷军的第二幅肖像作品《肖像之相——小罗》顺利完成。

冷军作品《肖像之相——小罗》手部特写

因画生爱

这幅画作延续了冷军超写实的细腻画风。

画中人物的皮肤纹理、发丝、衣裳的勾花皆表现得极为真实。

这幅作品荣获第四届画院奖,现场评委不惜拆开画框,仔细地研究了一番。

再三确定以后,评委们一致肯定这绝对是画出来的。

看完画之后,评委们评价冷军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以画乱真”的水准。

而冷军和罗敏因为这五个月的朝夕相处,双双坠入爱河。

可是两人之间十八岁的年龄差,让他们都没有信心开口。

双向奔赴的暗恋让两人如鲠在喉,两年之后,冷军的心思才通过友人传递给罗敏。

冷军与罗敏

再次相见,两人微笑地看着对方,很快便领证结婚。

婚后的生活本以为会蜜里调油,但冷军的精神世界仍然被绘画占据。

多数时间里,他依然窝在画室进行创作,很少在生活上疼爱罗敏。

他与罗敏说得最多的,便是艺术和理想,并鼓励罗敏不要忘记进步。

2008年,冷军和罗敏在汉口一家小餐馆里与打工妹小唐邂逅。

小唐很年轻,只有十九岁,可她的脸上却写满与这个年龄不符的疲惫和沧桑。

她站在小餐馆里,便是一幅具有烟火气的图画。

冷军看到这一幕,立刻上前邀请小唐做他的模特。

小唐对冷军这一请求有一丝迟疑,冷军只好将电脑打开让她看自己的作品。

沉默良久,小唐这才回复冷军自己考虑一下,这一考虑就是两年。

冷军作品《肖像之相——小唐》

2010年,小唐终于走进了冷军的画室。

小唐简单地束着头发,素面朝天,静静地坐在那里。

她的上身穿着一件朴素的白色衣裳,遮在身前的牛仔外套有着陈旧的卷边。

小唐的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眼神中却透露着迷茫和疏离。

眼角一颗泪痣,将她的眼神点缀的独具一格。

七个月后,冷军携新作《肖像之相——小唐》出现在大众面前。

小唐的特征被完整地记录在画作之上,同样的以假乱真。

这幅画上了画展之后,在无数艺术爱好者的口中流传。

画展负责人曾透露,互联网大佬马云两次造访冷军画室,想要买下这幅画。

据说马云曾开出史无前例的天价,却被冷军严词拒绝。

《肖像之相——小唐》的局部特写

对于画家而言,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它能为自己获得多少价值。

画作真正的意义是画家表达自身情怀和思想的载体,金钱是不可衡量的。

据说这幅《肖像之相——小唐》被冷军放在一家美术馆里,供大众免费欣赏。

最近几年有风声传出,这幅肖像画的估值已经过亿。

这幅肖像画画完之后,便到了过年的时候。

罗敏在冷军的鼓励之下考上了央美研究生,随即去北京进修。

她心中对冷军有不舍和思念,但结婚多年,冷军对她的漠视却让她一次次心冷。

他们是相爱的,但是绘画和她相比,冷军更爱前者。

冷军作品《肖像之相——小姜》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敏在央美进修着自己的美术功底,而冷军则在画自己的新模特小姜。

半年之后,冷军需要处理画册的版权问题来到北京,停留了一个月左右。

回到武汉,却发现小姜“放了鸽子”。

冷军拨打小姜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后来终于联系上小姜,对方直接告诉冷军:

“做模特好无聊,我受不了了,你找别人吧。”

冷军看着未完成的画作,只好找来一个假人套上小姜的衣服摆好动作,一点点将它画完。

这幅画完成之后,又一次在艺术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穿着绿色毛衣的小姜,低垂眉眼,白净无瑕的脸颊上还有细细的绒毛。

这幅画的逼真程度无论放大多少倍都无懈可击,令观者咂舌。

荣耀加身的冷军,却未曾想到去北京看看自己还在求学的妻子。

距离和现实,将两个原本相爱的人越拉越远。

《肖像之相——小姜》局部特写

2014年,罗敏顺利从央美毕业,回来后便住回自己的娘家。

罗敏在自己家开辟了一间小小的画室,她静下心来作画,心里暗暗有了目标。

次年初春,罗敏举办了自己首个个人画展,参观者破千。

曾经那个隐藏在冷军身后的罗敏,第一次在人前散发她的光芒。

与此同时,冷军最后一幅肖像画《肖像之相——小雯》再次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罗敏在画展结束后便向冷军提出离婚。冷军面露愧色,称这么多年耽误了罗敏。

而罗敏却轻笑着摇头,她认为正因为有冷军,才有了如今的她。

冷军作品《肖像之相——小雯》

冷军的画在市面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画实在没有艺术性。

“逼真不是绘画的本质,这些作品没有任何灵性,不值得学习。”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争议,冷军的画却依旧有不少拥护者。

画作在世俗中本就是有市才有价的,冷军的作品几乎都是天价。

这足以表示他的水平绝对是优秀的,否则也不会被赋予那么多的荣誉。

如今的冷军已近花甲,如今的他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再力求完美,却依旧没有停止对绘画的追求。

无论如何,冷军始终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多年来能够保持初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是不易。

对于冷军的作品,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非常感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小雅纪实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