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属什么(1942年)
1942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先生在四川江津因病逝世。
临终前几日,他紧紧握住妻子潘兰珍的手,虚弱地叮嘱道:你可从速改嫁,但有一事要切记...
妻子含泪点点头答应了这两件事,陈独秀这才放下心来。
陈独秀为何在临终前要求妻子改嫁?除了这件事,他所说的另一件事究竟是什么?
不完美的革命家
提到陈独秀,或许很多人认为他最大的功绩是创办《新青年》杂志,引领了新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实际上,陈独秀还有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那就是与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一起,创办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中国革命的开拓者之一,他还领导了至今彪炳史册的“五四运动”,可以说,他几乎用了半生时间为中国的革命前途四处奔走。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功绩,他成了军阀、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并且先后五次锒铛入狱。
陈独秀第一次入狱是在1913年,当时他因为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被当局抓捕入狱。
在经历了一段黑暗惨烈的牢狱生活后,陈独秀从一个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书生,成了一个憔悴潦倒的囚徒。
在当时一些懂得“识时务”的人看来,陈独秀之所以这么狼狈,是因为不懂得变通。
然而,陈独秀却宁死不屈,即便在狱中受尽折磨,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过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
万幸的是,原本要被杀害的陈独秀,被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救了出来。
脱离魔掌之后,他丝毫没有犹豫,而是第一时间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
1919年,成熟睿智的陈独秀再次开展救亡图存爱国运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然而他却因此激怒了落后腐朽的反动势力,他第二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屈辱。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反动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并没有杀害他,只是将他关了一段时间,就释放出狱了。
尽管反动当局警告他出狱后要安分守己,但他还是继续热情不减地为了革命工作四处奔波。
之后,他又第三次、第四次被抓进监狱,但他始终没有被打倒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睿智、英勇、无畏的革命领导者,却在1927年犯了严重的错误,险些葬送了无数革命工作者多年的努力成果。
也正是这个错误,令他失去了党内领导职务,并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
在这之后,陈独秀逐渐隐退过起了平凡人的生活,然而,国民党当局却仍然不肯放过他,甚至希望通过抓住他来实现一些阴谋。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通缉,坚决不沦为蒋介石的棋子,陈独秀不得不时常改名换姓,四处躲躲藏藏。
苦命女子潘兰珍
1930年,陈独秀受时局和经济条件所迫,躲进了上海一个偏僻的贫民窟,化名为“李先生”。
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因为早年的多次入狱经历,他患上了一身疾病,看起来非常虚弱。
如果说身体的病痛还能承受,那精神上的打击却几乎击垮了他。
因为在这一时期,先后发生了很多令他心痛不已的事:
其一,他在革命事业上最亲密的挚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先生,遭到了敌人的杀害。
其二,他曾经引以为傲,付诸半生心血的《新青年》杂志停刊了。
其三,曾经与他恩爱有加的妻子高君曼弃他而去,他最得意的两个儿子陈松年、陈延年也因为干革命被国民党残忍杀害了。
这一连串的打击,加上拮据的经济,让他早已不复当年风彩,成了一个普普通通、郁郁寡欢的老头子。
他本以为自己要一个人过完这惨淡的一生,却没有想到,在这个冷漠的上海,还会出现另外一个年轻女人,温暖他的整个晚年时期。
这个女人,便是潘兰珍。
与曾经满身光环的陈独秀相比,潘兰珍简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这样两个家庭出身、人生际遇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这要先从潘兰珍的出身说起...
潘兰珍出生于1913年,从小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四岁那年家乡遭遇水灾,她便跟随父母逃难到了上海。
虽然上海繁华无比,然而对于他们这些贫苦农民而言,想要立足并非易事。
当时,潘兰珍的父亲为了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一到上海就到码头做起了搬运工,靠着卖苦力挣下一点微薄的收入。
母亲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时常带着潘兰珍四处打零工、捡破烂。
即便父母如此辛苦、精打细算,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拮据。
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正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让小小年纪的潘兰珍,早就像个大人一样开始学着操持家务。
十几岁的时候,潘兰珍为了补贴家用,在熟人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工厂当女工。
尽管有了这份“工作”,但微薄的收入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好过起来,反而让她跌入万丈深渊。
原来,这家工厂时常需要上夜班,夜间厂里管理松懈,一些有权有势的工头则趁机骚扰潘兰珍和其他女工。
潘兰珍本以为自己不惹事,躲着这些人就行,却不曾想,她的退让反而助长了这些恶魔的气焰。
16岁那年,潘兰珍被一个工头趁夜强行侵犯,并使用暴力手段迫使她与其同居。
潘兰珍深知自己无力反抗,父母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得罪不起工头,她只好委身于这个粗鲁的工头。
不幸的是,这个工头的脾气极其暴躁,每次喝酒或者在外面受了气都会把气撒在潘兰珍身上。
后来潘兰珍怀孕了,为工头生下了一个儿子,但不久后孩子却因病夭折了。
久而久之,工头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差,一不顺心就对她动辄打骂,她身上的淤青几乎就没有完全消退过。
贫民窟里的温情
潘兰珍渐渐长大后,终于想明白自己如果再留在这个恶魔身边,迟早要命丧他手,于是她悄悄逃离了这个所谓的“家”。
为了躲避工头,她独自隐藏在熙华德路石库门房子后楼的亭子间里苟且生活着。
受过伤害的她不愿再相信任何男人,因此她在生活中几乎不与任何男人产生交集,只是一个人默默做工养活自己。
直到有一天,一位“李先生”搬来了这里,成为了她的邻居。
彼时她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曾经轰动全国的陈独秀先生。
尽管她内心对男人依然有很大抵触,但这位五十多岁的“李先生”却让她感觉很不一样。
因为他总是穿着一身素净的长衫,长相慈眉善目,待人彬彬有礼,看上去像个读书人。
偶然相遇几次后,二人也逐渐熟络起来,开始用眼神打招呼,潘兰珍甚至会主动向他问好。
在一些简短的交流中,她发现这位老先生靠卖字画为生,但由于一身病痛时常需要花钱治疗,日子过得与她一样拮据。
或者是出于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理心,潘兰珍总是忍不住关心这位老先生。
有一次,陈独秀在去买胃药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在弄堂里昏迷不醒,恰巧潘兰珍路过,赶忙将他背到自己家里。
她不仅请医生给陈独秀诊治,还为他做饭,为他洗衣熬药。
彼时陈独秀已经日渐苍老,加上早年的种种遭遇,他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不言而喻。
因此,对于潘兰珍的好意,他并没有过多推辞,甚至逐渐对她产生了一种依赖的情绪。
就这样,二人相互依偎相互取暖,过起了同居的生活。
对于潘兰珍而言,“李先生”的渊博学识令她倾慕,对于陈独秀而言,潘兰珍的温情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同居两年后,潘兰珍由于一直没有怀上孩子,便提出想要领养一个孩子,陈独秀欣然同意。
之后,潘兰珍领养回来了一个女儿,陈独秀为养女取名为“潘凤仙”,他也从此过起了一家三口的温馨生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温馨是如此短暂。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身份暴露,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这是他第五次入狱。
国民党利用他大作文章,声称抓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并将他关进了南京一座监狱。
彼时潘兰珍正带着养女在娘家探亲,对此毫不知情。
直到多日后她回到上海,才发现自己的“李先生”不见了,她的第一直觉是自己被抛弃了。
但转念一想,“李先生”不像是薄情之人,况且他的行李也丝毫没有带走,她猜想可能是出事了。
于是,她四处打听,希望能弄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苦寻多日却没有一点消息。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看到一份报纸,上面赫然写着“陈独秀被捕”几个大字,但配图却是她的“李先生”。
陈独秀?潘兰珍一脸惊愕,满子都是疑问,她似乎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回到家后,她打开了“李先生”的一些书籍、文件,才知道与自己同居的人真的是陈独秀。
此刻,她想就此作罢,因为自己不过是贫苦人家的女孩,怎么能高攀这样的大人物呢?
可如果作罢,那他的身体怎么办?谁来照顾满身病痛的他?
于是,她将养女安顿给了可靠的人,收拾行囊踏上了寻找陈独秀的路。
监狱外的妻子
由于无权无势,这期间她吃了很多苦,一路辗转了很多地方,她终于找到了南京。
她只身一人到监狱里探监,看到陈独秀一身粗布烂衫,蓬头垢面,满眼都是心疼。
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端出了热乎的饭菜,递过去一双筷子。
满脸沧桑的陈独秀看到这个倔强的女子,一身傲骨的他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吃过这顿饱含真情和热泪的饭之后,陈独秀劝潘兰珍回去,以免被他连累,但是潘兰珍拒绝了。
她离开监狱后,在那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简陋的房子,她打算陪着陈独秀,即便是死,也要陪着他到最后一刻。
为了维持生计,给陈独秀烹制可口的饭菜,她四处打零工,攒下一笔笔微薄的收入。
后来,一些陈独秀的好友和学生得知这件事,纷纷向她伸出援手,但她却一一婉拒了。
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懂得道理,她知道以陈独秀的身份,如果想过好日子只是点点头的事。
如今他遭受这般苦难也不愿低头,自然有他的骄傲和骨气,因此她不愿消耗他的名声。
就这样,她在监狱外面整整陪了陈独秀五年,靠着自己的双手让狱中的陈独秀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到了1937年,潘兰珍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年妇女了,她依然打算继续在外面陪伴陈独秀,却意外得知陈独秀获得自由了。
原来,当时蒋介石迫于形势需要和多方压力,将陈独秀释放了。
获得自由后,陈独秀立即向外界宣布:潘兰珍就是我的妻子。
而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宣布,是因为他在狱中听说,有人对于他们二人的关系议论纷纷,潘兰珍为此受了不少委屈。
对于陈独秀的这个举动,潘兰珍喜极而泣,她从来没想过,他已经不是籍籍无名的“李先生”,而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了,还能如此厚待自己。
也是从这一刻起,她无比坚定,自己要一辈子跟着陈独秀,照顾他直到终老。
出狱之后,陈独秀本来有很多条路可以走,要么跟老友胡适一样,为当局做文章。
要么,接受蒋介石开出的10万元“高薪”,为其效力。
此外,还有一些有身份的朋友,愿意为他介绍工作提供住所,只要他点点头就行。
不管怎么看,陈独秀都有机会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但一身傲骨的他却不愿向国民党当局屈服,也不愿再沾染这些世俗。
这时,一位远在四川江津县的好友多番向他发出邀请,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住所。
陈独秀考虑到战乱四起,不愿再让潘兰珍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便在1938年带着她寻到了这位朋友家。
谁料来到约定地点后,朋友并没有来接他,也没人任何一个人出面来安顿他们夫妇二人。
原来,这位朋友临时有急事没法赴约,他交代妻子前来迎接陈独秀,妻子却非常抗拒“穷酸先生”的投奔,并没有出面安顿。
吃了闭门羹后,心高气傲的陈独秀准备拉着潘兰珍离开,却恰逢朋友赶回来,几番劝说他才同意留下来。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才住了几日,朋友的妻子就当着潘兰珍的面,明里暗里嘲讽他们夫妇二人是“吃闲饭”的。
潘兰珍看到有人如此羞辱自己的先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陈独秀也不愿自己的妻子受委屈,便毅然向朋友告别了。
·临终前的嘱托
离开朋友家后,他带着潘兰珍在偏远郊区租了一座小房子,过起了清净的日子。
闲暇之余,陈独秀会给潘兰珍教授知识,陪她练字、看日升日落,对此,潘兰珍感到无比幸福。
不久后,陈独秀仅剩的儿子陈松年,带着一家人逃难辗转找到了这里,与他们夫妇挤到了一个屋檐下。
原本两个人的住所,忽然变成了六个人住显得拥挤不堪,不仅如此,家里的开销也一下大了起来。
对此,潘兰珍并没有一句怨言,她努力操持着家里的一切,照顾着陈独秀、陈独秀的养母、陈松年的孩子。
然而,在那个转乱的年代,这一大家子的生计还是让她犯起了难,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已经是无米下锅的情况。
万般无奈之下,她试探着问陈独秀:
“先生,是否可以从那笔款子里先借用一些,日后再还进去。”
不料,陈独秀严肃地回绝:“坚决不可。”
原来,陈独秀当时是有一笔2万元巨款的,先前他将自己撰写的《小学识字教本》拿出来出版,得到了2万元预付稿费。
然而在送审阶段,教育部要求改名字,但陈独秀坚决不同意,之后更是放话不再出版。
至于那2万元预付款,他也放话即使是饿死,也不会动用分毫。
因此,当妻子提出借用这笔钱时,他坚决不同意,因为这件事关他的名声。
潘兰珍理解他的坚持,也就没有再提此事,而是悄悄当掉了自己仅有的棉服和收拾,让一家人暂时渡过了难关。
1942年5月,陈独秀身体情况恶化,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把孩子们一一叫到跟前,交代了身后事。
他特意交代,自己南京监狱时,有人前来探监曾赠送给他四个古瓷碗,这些要留给妻子潘兰珍。
如果料理完自己的后事,他的稿费还有富余,也要分给潘兰珍一部分。
儿子陈松年对于这两个要求,连连点头答应。
因为这么多年他亲眼见到了这位仅仅大自己2岁的继母,为了父亲和这个家可谓掏心掏肺。
安顿完这些后,陈独秀又把潘兰珍单独叫到床前,拉着她的手,郑重地说道:
“你还年轻,我走后你可以从速改嫁,但务必要生活自立!还有一事,切不可拿我的名声去卖钱。”
潘兰珍点头应下这两件事,眼泪却早已模糊了双眼。
5月27日,陈独秀离世了,一大家子人顿时哭作一团,潘兰珍更是几近崩溃。
痛哭过后,她强撑着身体,为丈夫操持了一场体面的葬礼。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偏僻的四川县城,丈夫葬礼当天还出现了一百多位生面孔,他们中的有些人乘车千里,只为送陈独秀最后一程。
葬礼过后,潘兰珍谨记陈独秀的嘱托,先后在农场、食堂工作多年,做到了生活自立。
尽管在这期间,她遇到过难以迈过的坎儿,但从来没有靠着陈独秀遗孀的名声来获得一丝好处。
然而不幸的是,仅仅七年过后,也就是1949年潘兰珍罹患了子宫癌,不久后便病逝了。
这一年,她才42岁。
结语
陈独秀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革命家,但他的一身傲骨着实令人钦佩。
潘兰珍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女性,但她用无尽的温柔,温暖了一位潦倒孤寂的老人,这样的痴情亦令人动容。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最朴实、最纯粹的情感温暖了彼此。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就是双向奔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