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莱克七怪星座(用村上春树追星的态度)

一个追随丁元英精神的学徒36


原创/李撒欢「唯一作者」

说明:丁元英是电视剧《天道》中的主人公,电视剧改编自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天道》/《遥远的救世主》中成功塑造了一个角色,就是丁元英。恰恰由于塑造的太成功,以至于很多人将丁元英推上了神坛。

其对于未来的事件走向,预见性之精准,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伯爵公司的落井下石的设计。

在乐圣和格律诗的大战之中,明明知道格律诗胜诉对其威胁最大,相当于是台面上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结果,其董事会开会讨论了半天,竟然得出650万要约收购,用于接近格律诗收集情报,认为如果格律诗胜诉了,这相当于是一种示好。

要知道格律诗跟乐圣这种已经有合作关系的,丁元英都表示乐圣与格律诗没有恩典基础,也没看出来这是恩典,这只是买卖双方的一笔交易。而伯爵这种高姿态的做法,真能实现其预期效果?

所以,伯爵公司要约收购,连这种事丁元英都能预见到,以至于会让人不禁发问,是丁元英预见能力厉害,还是这些公司变成了提线木偶。

这也成为很多网友质疑这本书,以及质疑这个角色可能性的理由。甚至有些更极端的评论,给喜欢这个角色的人贴一些类似于误入歧途、脑残粉之类的标签,还好心规劝早日回头。

这里的核心点在于,对于丁元英这个角色理性喜欢和病态喜欢的区别是什么?

01 背后的心理原理


为什么会喜欢丁元英这个角色?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塑造出来的人物?

有些角色甚至以非人类的形式存在,比如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里的玩偶胡迪警长、怪物史莱克等等。

《追星与粉丝》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在看过一些社会上追星的新闻,比如为见偶像逼死父亲的,甚至有些追星搞到家破人亡的,也有因为偶像而奋斗成知名作家的等等,对于这些现象进行了研究,写了一本书《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

其中提出了,一个人会追一个偶像,或者说非常喜欢一个角色有4种心理原理:

①宣泄效应

一种情感压力释放的载体。

比如,追星特别容易在青少年身上出现。因为他们往往会承受,父母的期望压力,学业的压力等等。可能有些话不愿意对父母讲,就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通道,把自己代入到偶像身上,随着其经历产生情绪的起伏,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宣泄。

②投射效应

把自己的某种梦想和欲望投射到偶像身上。

这个其实也是游戏的原理之一。通过控制某一个游戏角色,不断打怪升级,让人获得很强烈的成就感。甚至有些人为了逃避现实中的不顺利,而躲在这个世界中不愿意出来。

现实中总是有各种不如意,但是我们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梦想实现。尤其是那些能够突破层层障碍的人,那种力量会极大的感染我们。

《偶像练习生》

比如,很多选秀类的节目,类似于《偶像练习生》,里面的练习生,往往需要从初选一直到最后的PK胜出出道。整个过程,很多粉丝都是一路相伴的。

很多粉丝把自己的梦想投射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身上,内心陪着偶像一层一层的打怪升级,用时间、金钱、情感支持自己的偶像胜出,从而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感。

③认同效应

偶像的言行和自身价值会给人树立榜样,让受众认同其人格魅力。

比如,《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这一个角色。是一种超越简单世俗评价标准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赚钱,又有思想和学问,而且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要看到故事背后,塑造这个角色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把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把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认同效应,就像是迷雾中的灯塔,用来为自己的方向指明道路的。

村上春树

比如,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村上春树,很多人熟知他都是因为一部小说《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有一个偶像,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

村上春树对其偶像的评价是:

无论被现实人生何等苛酷的打翻在地,都几乎没有丧失对文章的信赖。直到最后的最后,他都一直坚信自己能在写作中得到拯救。

这种精神也一直在激励着村上春树的写作。而村上春树又成长为很多文学青年的偶像,不断传承这种精神。

④补充而非补偿

补偿心理是指通过崇拜偶像还获取现实中无法获得的人际交往满足。

不过这个部分我觉得解释比较好的,还是心理学研究者唐纳德·霍顿和理查德·沃尔,在1956年的精神病学期刊上,提出的准社会交往理论。

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关系不同,这是一种想象的、单向的友谊关系。

简单来说,你非常了解对方,但是对方却对你一无所知。

这个在很多追星族身上表现特别明显,也许不记得家人的生日,但是却熟知自己偶像的生日、星座、喜欢的颜色、食物等等。

这种心理是一种普遍的情感联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是简单的为了寻求补偿,更多的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迈克尔·杰克逊

比如,深受无数人喜爱的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

其经典舞蹈动作,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人去模仿。

通过模仿其动作,会跟偶像建立一种间接的亲密感,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

在现实中,我们喜欢一个真实的人,或者是一个虚构的角色。只要是这种单向的,对方对你一无所知的关系,都是上面提到这这几个原理的相互作用。

那怎么区分理性的喜欢还是病态的喜欢呢?

02 具体的判断有三点指标


①认同的程度

理性的状态,会区分偶像身上的优缺点,可以容忍别人对偶像的非议。

而病态性的喜欢,就会变成无条件的支持,对于任何非议,都无法接受。

比如,经常看到的就是,有些明星爆出丑闻事件以后,他的铁杆粉丝,会拼命为其找各种理由进行洗白,用来解释这件事的合理性。

当认同这个人超过了事实的边界,就会变成一种病态。

比如,丁元英这个角色的塑造,恰恰由于整个故事中料事如神,反而产生了裂缝。能操盘全局而不出一点差错的,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非常难的。

所以,我认同的是丁元英这个角色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而不是僵化在这个角色本身。

②情感的连接程度

理性的状态,能合理的看待自己跟偶像之间的情感,认清现实和虚拟的关系。

病态的喜欢,则是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狂热。

比如,当年轰动全网的,杨丽娟追星事件。从16岁开始喜欢刘德华,然后这种喜欢慢慢变成了一种不计代价的狂热。为了见刘德华一面,逼自己的父母辞职卖房,父亲卖肾,所得来的钱用于杨丽娟去追香港追星。最终,父亲只能试图通过自杀来唤醒女儿。

就像那句经典的话一样,好的小说一定是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不能僵化的理解,把小说认定为就是其表达的那样。

就像《天道》/《遥远的救世主》中,作者借芮小丹之口表达的,写小说、写剧本是为了揭示不同文化属性的人生命运,对人以启迪和启发,这就够了,不能苛求其过于完美。

③行为投入

理性的状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喜欢。

病态的喜欢,不惜一切代价的投入,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等。

比如,上面提到的杨丽娟,这种极端的投入,给偶像和其自身带来的都是无尽的痛苦。后来,媒体采访,刘德华表示自己,因为此次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去看了心理医生进行疏导。

这种极端的认同,就是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就是扭曲现实来符合自己的观点。投入越大,这种扭曲越厉害。

比如,1964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关于吸烟和癌症关系的健康报告。有人调查了民众对这份报告的相信程度。结果,在不吸烟的人里,90%的人都相信这份报告。在重度烟民里,有40%的人表示不相信这份报告,并且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合理化解释。

这三点指标背后最核心的还是,在与偶像的关系里,你自己是不是还存在。

病态的喜欢,一定是内心里没有了自己,虚幻的偶像变成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才会不计一切代价,去实现那种虚幻。就像杨丽娟发誓自己一辈子非刘德华不嫁一样,后来也确实一直单身。但问题是刘德华干嘛要娶你。对于病态的喜欢来说,这些现实问题统统都被其屏蔽掉了。

理性的喜欢,是偶像激励你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加强大。偶像代表的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是一种精神上的养料。


总结:

有些网友批评,那些喜欢丁元英的人,丁元英明明就是个小说虚构角色,用力太猛,误入歧途,还是早点回头的好。

这就是没区分,对于偶像什么是理性的喜欢,什么是病态的喜欢。

我们喜欢一个角色,不管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还是单纯虚构出来的角色,背后都是有心理依据的。

有四种心理效应:宣泄效应、投射效应、认同效应,准社会交往。这种底层的心理原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有三点指标可以用来判断理性喜欢与病态喜欢的边界:

①认同程度,是选择性认同,还是无条件全部认同。

后者往往会导致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容不得别人对自己偶像一点点质疑,即使这种质疑是有事实依据的。

②情感的连接程度,是了解边界,还是狂热。

狂热会让一个人丧失基本的理性,不计一切代价投入的去追星。比如,杨丽娟追星事件。

③行为投入,是不是会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会不会扭曲现实来满足自己想法。

三点指标背后的核心,就是一个人是通过偶像找到了自我,还是通过偶像迷失了自我。

通过偶像找到自我,是爬山,迷失自我,是沼泽。


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请点赞、收藏、转发,支持我写作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找到更多的同好者。

想看到更多的后续文章,请点击关注。有任何感想,也欢迎评论,每条评论看到后必回复。也欢迎私信讨论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李撒欢v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