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不能理发(二月二龙抬头的讲究)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春龙节。
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仿;到周武王时,这一天还举行盛大仪式,与文武百官一起亲耕;唐宋百姓则把二月二作为“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点心类食物。
宋人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在南宋时二月初二这天宫中要举行“挑菜”御宴猜谜的娱乐活动,在宴会上摆着的小斛(一种口小底大的器皿)中,插入生菜等新鲜蔬菜,让大臣们竞猜菜的名称,根据猜的结果行赏。相传二月初二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要出去踏青郊游。据说有一个人在踏青时拾得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抱回家后抚养成人,后来这个人便大富起来,于是后来很多人都在踏青时沿途采摘些“蓬叶”回家,在门前祭拜,以表示祈求“迎富”之意。
在明清朝时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说,明清的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农坛、圆明园举行隆重的“御驾亲耕”仪式,皇帝象征性地在那“一亩三分地”或“一亩园”上扶犁耕田,以祈福这一年农业大丰收,百姓能丰衣足食。
为什么要把二月二称为“龙抬头”呢?这与节令有关。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要春耕播种了,土壤干枯急需雨的滋润。俗谚有“龙不抬头大不雨”之说,农家企盼着龙此时能升天抬起头抖动龙身下一场透雨,以滋润缺水的土壤。另外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节气的前后,此时已春回大地,一些有害的毒虫结束冬眠状态开始涌动,人们祈望龙出镇住那些有害的毒虫,盼望龙降雨,春雨充沛以祈求农业大丰收,民谚说的“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非常生动地道出人们的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有“引龙熏虫”之说。龙是鳞虫之精,龙出则百虫伏藏。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当年老北京人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的说法。人们将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点着后,照射房案及墙壁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这时,将要复苏的虫子被亮光晃照和油烟子熏射后,自动掉下来,即可驱灭。
二月初二龙头节,在旧时的北京是较大的民间节日,那时民间有吃面条、吃春饼、炸油糕、扒猪脸、爆玉米花等很多习俗。
按照习俗,这天妇女还不许动针线,害怕扎伤了龙的眼睛,太阳出来前不许到井台打水,以免水桶砸伤了龙头。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剃头叫“剃龙头”,这一天出生的男孩都要取名大龙、宝龙金龙。
老北京的习俗,在这一天要接回已出嫁的“姑奶奶”,俗语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这一大接回来多以吃春饼合菜款待,并可在娘家住上很长时间因为北京的老礼有正月不能叫男人守空房之讲究。正月里姑奶奶回娘家时必须在黄昏前返回,有句民谚说“媳妇不看娘家灯,看了死公公。”
这天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牙”,吃春饼叫吃“龙皮”,吃米饭叫吃“龙子”,蒸蒸饼也要在饼面上做些龙鳞状称“龙鳞饼”吃面条称吃“龙须面”。 旧时的北京尤其必在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可用猪头肉就酒,也可用煎饼卷上肉和炒的“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