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时间有什么讲究和忌讳(老话)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以“除、清、九、盂”为代表的四大祭祖节日,它们分别是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远古时期,古人便将这一天称为“祭祖节”,以此来庆祝秋收,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到了唐代,才正式定型为官方特定的节日。
“泪洒秋叶值中元,近隔咫尺不相见”,中元节是我们向逝去亲人寄哀思的日子,也是我们向祖先表达感恩之情、为家人祈福纳祥的节日。那在中元祭祖的时候,最常见的民俗仪式,就是上坟扫墓,也称“墓祭”。
提到中元节扫墓,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中元上坟有三忌,子孙后代要牢记”,意思是,中元节上坟的时候,有3件事是要注意的,要提醒子孙后代遵循老传统。那这3忌具体指哪3件事?有道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忌高龄老人上坟
古人的说法:坟墓之地阳气不足,阴气较盛,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影响到高龄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高龄老人已经处在人生的暮年,如果子孙后代还要求老人去上坟,有不孝之嫌。
现实意义:无论是城市的墓园,还是农村的坟地,大多都在荒山野外或郊区,路途较远,有些时候还需要跋山涉水,或者边走边拔掉路边的野草。走这样的路,对于年轻人来说,都要万般小心,更何况腿脚不利索的高龄老人。老人一旦摔倒受伤,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不太建议高龄老人去上坟。
二、忌带重病上坟
古人的说法:古人封建思想较严重,认为身患重病的人,身子较弱,去坟地这种阴气较重的地方,容易招惹来不干净的东西,导致体内阴阳之气不协调,可能会加重病情。
现实意义:患重病之人,本身抵抗力就比较弱,也普遍存在身体力量不足的情况,最该做的,就是好好卧床休息。如果还强行去上坟,长时间行走容易疲惫,加上坟地周围的环境通常比较杂乱,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病人情绪的波动,的确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不建议带重病的人上坟。
三、忌一坟烧二纸
古人的说法:古人认为,在祖先坟前烧纸钱的时候,要一次性烧完,不能烧二次纸,不然会导致烧到祖先手里的钱贬值,有不吉利的预兆。
现实意义:坟前烧纸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里比较常见的一种祭祀方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但从现实角度出发,焚烧纸钱时,如果没烧完就离开,很容易引发火灾。因为纸钱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很多有害物质,污染到环境,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现在的丧葬礼仪中,是不建议烧纸钱的,更别提一坟烧二纸。
总的来说,“中元上坟有三忌,子孙后代要牢记”,这个说法的背后,的确会有一些不科学的封建思想在,如果落实到现实意义中,换个角度去理解,倒也是不无道理。作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的一部分,关于中元节祭祖时的上坟讲究,大家可以做个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给自己和家人讨个好彩头。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