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头伏是哪一天(今日入中伏)

今天正式进入中伏,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此时的中伏正处在大暑前后,民间认为中伏是气温最高的时节,此时全国多地气温在30℃以上,多地最高温更是在35℃以上。

按理说夏至节气时,此时的白天时间最长,夜间最短,气温也应该最高。而到了中伏节气后,太阳光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为何说中伏最热呢?其实这是受太阳的辐射以及地球本身的吸热散热影响。

中伏正处在大暑前后,从夏至时起地球表面就开始大量吸收热量,到了夜间再将其散发。然而,因白天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出去的热量,结果每天都会积累一定的热量。


就这样,在不断的积累中,热量也在急剧增多。到了中伏时期,地表积累的热量到达最高值,此时天气也会变得十分炎热,让人浑身不舒服。

今年的中伏为7月21日到8月9日,共计20天,也就是说今年迎来了“加长版”中伏。民间有“头伏饺子中伏面”的说法,中伏这天时人们食欲不振,而面条可增加人们的食欲,尤其是有油水的面条。同时,二伏天吃面条还有“尝新”的说法,此时小麦刚采收回家一两个月,吃上新面粉可补充营养,也能庆祝丰收,期待秋收庄稼也同样可以丰收。

同时,二伏吃面有驱除湿气、暑气的作用,吃上热乎乎的面条,可让身体大汗淋漓,也能排出湿气,以免出现中暑现象。

其实中伏不仅仅是天气最为炎热那么简单,古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了多个实用性的俗语,我们来看一看。

1、“闰中伏,穿衣秋,寡妇也要脱层皮”

想要理解这句俗语,先要明白“闰中伏”是什么意思。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为初伏,而第4个为中伏,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天。不过也有一些年份,立秋前有第5个庚日,这样中伏就是20天,被称为“闰中伏”,也就是多出1个二伏天,而今年中伏正是20天,刚好符合“闰中伏”的条件。

那么,“穿衣秋”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如果立秋时是白天,那人们将有衣服穿,但如果是夜间立秋,大家都没衣服穿,此时就叫“脱衣秋”。2021年立秋这天为8月7日14时53分48s,此时刚好是白天,因此为“穿衣秋”。

如此一来,今年的天气必然会非常热,就连寡妇也要脱层皮,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形容立秋节气后天气还会继续热下去,“秋老虎”大概率会到来。

三伏天天气热,对农作物来说是好事,生长速度更快一些,因此庄稼也能够迎来好的收成。而寡妇家里没有劳动力,只能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庄稼丰收自然也会更劳累,可能会累得“脱层皮”。


2、"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

民间认为,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季节,到了暑天后,此时各地都会进入“上蒸下煮”的高温时刻。今年的大暑为阳历的7月22日,但因入伏时间不同,对应的中伏时间自然也不同,且因历法不同,中伏天有10天、20天之区别。

今年的中伏时间为7月21日到8月9日,累计为20天。而大暑节气是7月22日到8月7日,刚好被中伏包在其中,也就是“中伏包大暑”。

民间认为,一旦碰到这样的天气,那今后将会迎来一连串高温天气,此时会显得酷暑难忍,且持续的时间比较久,因此大家要做好避暑的措施。

依照这句俗语所说,今年中伏可能会非常炎热,不过酷热45℃有点不现实,毕竟超过40℃以上的天气都很少见了。不过从近期的天气来看,很多地方已突破35℃,这已十分炎热了。而从今后10天天气来看,华南、江南、内蒙西部、新疆等地将迎来35-37℃的高温,东北地区也会有闷热高温天气,温度或在32-36℃左右,大家要做好防暑工作才行。

3、“中伏雨堵门,寡妇要嫁人”

从字面上来看,理解并不难,如果中伏时遭遇了强降雨,且雨量太大出现了内涝,家里的门槛都被淹没,寡妇可能就要嫁人。

这逻辑让人不是太能理解,为何雨堵门寡妇就会嫁人呢?其实中伏时是一年最热的时间,此时也是喜温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但如果中伏天持续降雨,或雨量比较大,那对作物生长并不是好事,毕竟阴雨天气下,作物吸收的阳光减少,光合作用不足,营养很难积累太多,对作物的生长不利,粮食产量降低。此时寡妇生活比较困难,为了活下去,可能就要和其他男人搭伙过日子。


当然,农村关于中伏天的俗语还有不少,它们有些预测粮食丰收如何,有些预测下半年的年景,还有一些预测天气热不热,大家知道哪些俗语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惠农圈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