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是几月几日2020年(夏至马上到)

相信大家都曾听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平均各有27天左右。按照农历计算,三伏天大约处于每年阳历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中下旬。可以说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三伏天时一定要积极做好防暑措施。

2020年三伏天的时间一共有40天,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6。从初伏开始历经中伏一直到末伏,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可以说除了三九天之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

正常情况下夏至到了,距离三伏天也就不远了,2020年夏至在6月21日到来,如果按照农历来看应该是五月初一。

也就是说,夏至之后大约一个月左右,2020年三伏天就会到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并且了解入伏之后最热的那一天。

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空调和电风扇,所以人们到了伏天之后,只能通过摇扇子、喝冷水度过难熬的伏天,而现代人在三伏天则可以开空调避暑。事实上翻开古代历史长卷,可以发现有很多俗语都与夏至、伏天有关系。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其实就是一种计算三伏天的方法。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第一天。

虽然这句俗语需要有一定的历法常识,才能更加明确的了解它的含义。但大家只要记住这句俗语,就可以算出每年的头伏时间。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的含义

一、夏至与“三庚”的含义

相信大家对夏至和头伏都有一定了解,但“三庚”到底是什么?想必很少会有人知道。简单说,所谓“三庚”就是,从夏至起遇上3个“庚”日。等遇到第三个“庚日”时就是初伏,简而言之就是开始进入伏天。


据《幼学琼林》记载:“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从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可以看出,“初伏日”与“三庚”节气相同。

在古代,我国采用的主要是“干支纪日法”,它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循环使用。而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就叫庚日,它也是每10天重复,使用一次。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都可循环使用。

按一年365天计算都不是10的整数倍,或者说,今年某一天是庚日,但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以此类推由于庚日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都不一样。


2020年从7月16日开始入伏,至8月26日伏天结束。也就是说从初伏一直到末伏,大概有40天的时间,在今年气候转热的前提下,这40天相信一定会非常热。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避暑措施,以免在昨天到来之后出现中暑的情况。

二、入伏日期及最热的一天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也就是说在三伏太难期间,一定是2020年最热的40天。如果按照历法或气候变化来看,三伏中最热的阶段应该是“中伏”。

因此根据“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句俗语来看,今年最热的时间,将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具体一点说是7月22-8月10,大约有19天左右的时间。


如果伏天中最热的阶段为7月22-8月10日,那么最热的一天,也应该出现在这个阶段。由于尚未进入伏天,而且也不知道具体的温差,所以目前来说进入伏天之后哪天最热,应该是7月22-31日这几天。

夏至节气这天过后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逐日降低,白昼时间也会逐渐缩短。但白天的温度却依然非常高,地球因此就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但由于昼夜温差并不大,余存的热量就会越来越多。

而到了三伏天的二伏时,会达到整个伏天的温度高峰,因此这个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结 语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所表达的含义其实非常简单,如果按照古代历法的计算来看,可以解释为夏至到了之后,距离三庚以及伏天的时间就不远了。在这种前提下天气就会越来越热,2020年伏天一共有40天左右。

在这40天之内希望大家能够,多注意避暑并多了解一些解暑的方法。同时,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有关节气和历法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节气,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夜空明亮说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