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水的第一本书(朱元璋的谋士朱升)


吃了半辈子的苦,朱元璋从1352年开始转运了,因为他参加起义军了。

谁都不会想到,曾经的乞丐、和尚、放牛娃,会打拼出一番辉煌的事业,在起义军中声名鹊起,无数人过来投奔。

当然,为了快速发展实力,朱元璋也邀请了一些能人加入队伍当中。

1358年,朱元璋请了一个大咖加入了自己的阵容当中,这就是朱升,此时朱升已经59岁了。

朱先生刚来到朱元璋这里,就分析天下大势,给朱元璋提出了“九字国策”,这九字国策对朱元璋影响很大,让朱元璋有时间、有空间发展起来。

因此,有人说朱升才是真正的“国师”。

1、朱升其人聪慧异常,年轻时写了多本书籍


朱升出生于1299年,是安徽休宁县人,属于皖南,靠近浙西。

父亲是个村里的读书人,教教私塾,种种地,小日子还不错。

朱升出生时,正是早上时刻,红日初升,霞光万里。老朱指望孩子出人头地,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仿佛看见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因此给孩子取名“朱升”。

不得不说,朱升真的是个读书的材料,学东西很快。

但是,父亲没有看到朱升的快速成功,这孩子好像有点喜欢钻研偏门。虽然,19岁考中了秀才,但之后,读的书籍越来越杂。

我们看看朱升的钻研成就。

①、24岁经过学习钻研,写了一本正能量的好人好事的书籍《墨庄率意录》,这内容,涵盖的时间跨度挺大,从古到今,千古佳话,都在其中。

如果说第一本书的可读率挺高的话,后面写的书,普通人就越来越不容易读懂了。

②、26岁,朱升根据学习和钻研的成果,写了《星卦提纲》,名字不咋地,但内容涵盖星象变化、占卜等内容。

③、35岁时,朱升又写了一本《龙穴阴阳之诀》。这本书就神奇了,完全是根据给亲朋好友、熟人乡亲看风水写的。

一句话,朱升对易经八卦、风水占卜,甚至看人面相很有研究。

这样的内容本来就抽象,不容易学懂,能给他人看风水,还能写成书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这说明朱升已经是此中高手,是个高段位的行家。

④、之后,朱升开始研究国家制度,王朝兴衰,并在39岁时书写了《刑统赋解》一书。

四十不惑的朱升已经名满皖南、浙西,但是,仕途还没开始。要不考一个吧!

至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341年,朱升考中了元朝的进士,这一年他42岁。

考中之后,又回乡折腾他那乱七八糟的玩意了,朝廷封他为“池州路学正”(教育局局长),朱升一直没去。直到52岁时,朱升才上任。

这心也够大的,把进士没当回事,对做官没有一点积极性,这让人惊叹,此人不俗啊!

破晓君看来,此人还是不缺钱的,否则早就去上任了。

2、朱升出山,给朱元璋提出“九字国策”


52岁的朱升当“学正”时,已经是1351年了。此后,各地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揭竿而起。

兵荒马乱之下,朱升的教育局局长没当几年,自己就解甲归田了,开始了舒适安逸的隐居生活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锥子,总会出头。

1357年,朱元璋来了,带着千军万马攻打徽州府。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解救万千生命,五十多岁的朱升前来劝元朝守将投降。这种勇气让人敬佩。可惜,这一次两个朱家人没有见面。

1358年,朱元璋带人攻打婺源(今江西上饶婺源县)时,大将邓愈建议,北边的地方有隐士朱升,此人能力非凡,在当地名气很大。

于是,朱元璋派人去请。

59岁的朱升来了。

朱元璋一眼望去,此人一脸的忠厚踏实,一副老儒生的样子,这让朱元璋有了踏实感。问了些问题,老者都能对答如流,且思维独特,就此被朱元璋高看。

当时,除了大元朝外,徐寿辉(后来被陈友谅代替)、张士诚、刘福通、方国珍等人实力较强。这些人对外非常张扬,张士诚、徐寿辉先后称帝,朱元璋也是心头痒痒,想要称王。

但是,当时的朱元璋,除了比东南的方国珍强一点,既比不上张士诚,也比不上徐寿辉,更比不上大元。

当朱元璋咨询“称王”这个事的时候,朱升提出九字方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目的是防止敌人攻打;广积粮,是安军心、民心;缓称王,是不要太招摇,对外示弱,如此会减少敌人的重视。

听完朱升的一番话,朱元璋明白自己该怎么干了。

在这九字战略的支持下,朱元璋暗暗积蓄了力量,增加了实力。

而朱升在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出了不少策略,给了不少助力。但朱升最出彩的策略,还是“九字国策”。

在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对垒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后,朱元璋才称了“吴王”。(1367年)

1369年,70岁的朱升看天下大定,就此提出“告老还乡,就此归隐”。朱元璋进行了劝解,想要重封朱升,朱升拒绝了。

就此,朱升带着不菲的身家,退隐了。但他没有回老家,而是换了浙江的一个地方。

从这点看,朱升不贪恋权势,不贪恋财富,急流勇退,可谓高明。这一点上,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李善长,都远远不及。这朱升,有着汉初张良的风采。

3、毛泽东对朱升的评价

对于朱升,毛泽东评价很高,高度称赞朱升:九字国策定江山!


1969年3月,中苏边境发生了著名的“珍宝岛 战役”。此时,苏联领导层反应强烈,甚至有人提出使用原子弹,好好教训中国。

对于可能爆发的核战争,毛泽东淡定应对,思考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1969年8月27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深谈,听完周恩来汇报的苏联有关消息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

然后,毛泽东又问周恩来读过明史没有?他向周恩来介绍了朱升,并且讲解了著名的“九字国策”。

接着,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九字国策”:“我有九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你看能不能对付核大战呀!有没有剽窃之嫌啊?”

没想到,探讨这么严肃的问题,伟人还这么幽默,怪不得周恩来总理曾经说:“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举重若轻之人,而我是举轻若重之人......”

举重若轻之人,敢于做决断,对于前途充满乐观精神。举轻若重之人,细节可以做到最佳。

不得不说,毛泽东对明初的谋士朱升很认可,而且能对朱升的九字国策辩证地学会变通,这种学习能力,才是毛泽东能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指挥若定的原因吧!


或许朱升名声不显,比起刘伯温,知名度远远不如。

实际上,此人是不弱于刘伯温的谋士。只是,朱升跟随朱元璋的时候,年龄有些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挥,也限制了被后人浓墨重彩地去书写。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蓝风破晓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