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和习俗(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如果农历是十二月三十,则叫大年三十,如果只有腊月二十九,也叫大年。她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万家团圆时刻,一起来回顾除夕的起源与传统习俗。
“除夕”的起源
“除夕”,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主要习俗
1、贴春联、福字、窗花、年画
除夕节日,华人都会在自家贴上以表达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春联,在以前,还会专门请当地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帮家里写上一幅春联。最低都会写二幅,一幅贴于大门处,一幅贴于家神位。
福字,请人用红色方纸写上福字,然后倒贴于厅房的侧门上,意为福到。
年画,则是在家中壁上贴各种各样的年画。如在大门上就会贴上门神等。
窗花,一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用红剪制窗花,在花草类、有鸟禽类、五谷丰登等等。
2、吃年夜饭。
除夕,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在这一天返回到家中,一起吃团圆饭,当老人家看到儿孙满堂,一家大小一起共话天伦之乐时刻也是最幸福的,也是子女向父母表达养育之恩,尽孝心的节日。
年夜饭的讲究:
必须做得要丰盛。要有鸡有肉有鱼,喻意:丰盛有余
必须做得有剩余。在二十九的时候,就要将肉菜等煮好,要吃到正月十五。喻意:年年有余。
必须有猪头猪尾。猪尾上桌,喻示着一年的结束,猪头则喻示着一年的开始,喻意:辞旧迎新。
特别提示,吃年夜饭是在下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餐正餐。在吃年夜饭的时候还会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
一是“叫亡”,
意即请逝去的长者与亲人回家团年。其仪式如下:
在桌上摆上盛少量饭的饭碗4个,八仙桌每个方向各一个,然后给酒杯倒上酒,每个碗上摆上二幅筷子。然后由家里的长老或小孩大声地说:请逝去的长者与宗祖回家团年。
然后,点燃爆竹,表示一家高高兴兴地准备团年了。
在八仙桌的四个方位,每方的地上滴少许酒,以示祖上或逝去的长者(亲人)已喝到酒了,然后撤下碗筷。再在每个方向的地上倒上少许茶水。
二是“团年”
在“叫亡”结束后,全家人都上桌,开始了正式的团年饭时间。这时有些规矩。长者必须在上座。没有成人的小孩不能吃“叫王”的饭、不能用其用过的酒杯,说是吃了,会导致记忆力差。
3、祭祖
(1)神上香。
早上起来后,要给家神的牌位处或自家堂屋的家神位上香。要给家神磕头,以示不忘祖宗的荫德。
(2)上坟
在下午时间,要到逝去的亲人坟上,上香、烧纸钱、放鞭炮,送饭(一般者是将猪头煮熟后带上坟上供奉一下之后,再端回家解开猪头。以寄托对亡故的亲人的思念。
4、烧火
自古以来,就有“三十里的火、十五的灯”之说。在这天,每家每户都会将家里的火烧得特别的旺盛,喻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5、压岁钱
在吃团年饭的时候,小孩也要陪着大家一起吃完团年饭,喻意为“团团圆圆”,然后大人给小孩一些压岁钱,并允许小孩晚上多玩些时候。
6、洗澡、洗衣服。
晚上,必须洗澡,如果不洗澡也要将膝盖洗干净,说这样,来年财运好,不会欠账。然后,在晚上将没有洗的衣服洗干净,表示,当年的事不留给蝗年做。
当然,每一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尽一样,也会有小的差别。
以上习俗,仅供探讨,欢迎“关注”我。咱们一起讨论。
祝各们朋友们新年快乐,牛年万事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