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弟(历史很励志)

【历史很励志】苏秦被嫂嫂嫌弃的模样,像不像曾经在家待业的你?

在后人心目中,纵横家,其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辅佐某国的君主,更多是实现自己在乱世成就功名的政治梦想,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这些词在那个时代似乎经常被拿来形容那些纵横家们。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纵横家们多识讥讽贬低,少有推崇者。

然而在这群"朝秦暮楚"的纵横家们中间,最为著名的苏秦实则是一名忠臣,其忠诚度甚至堪比刺秦的荆轲。苏秦以纵横家著称于世,身挂六国相印,于龙争虎斗、风云际会的战国时期,纵横捭阖、肆意挥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兴邦灭国,真可谓是风光无限。"合纵"、"会盟谋弱秦",这两项行为似乎成了苏秦的代名词,但是他的另一身份则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他实际上还是燕国派到齐国的间谍,他的真实目的在于为燕谋齐,可以说燕国得以集结五国联军在乐毅的率领下攻破齐国,苏秦功不可没。

苏秦生于战国中期,从籍贯上来讲,属于东周人。其时,正值风云诡谲之际。许多纵横之士发于乡野,凭借雄辩之术、纵横之能,身登高位,这让出身低微的苏秦无比的羡慕,再加上苏秦的哥哥苏代也是有名的纵横家,于是苏秦自幼便立志要献身此道。

他投身于著名的"纵横家教父"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这位鬼谷子先生可谓战国时期的高人,虽然他自己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教出来的四个学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却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虽然苏秦拜了名师,但是从他下山之初的表现来看,并不令人满意,他"毕业"之后前往周、秦、赵等国游说,却是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就凭他的能力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

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闭门不出,发愤攻读,夜半读书昏昏欲睡,他"弓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他的学问大进,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第二次出山,苏秦先是来到了最富强的秦国,结果由于秦孝公新丧,商鞅被新君车裂而亡,秦国的现任领导人对引进人才一事十分厌恶,因而苏秦再次碰壁。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说苏秦第一次出山的时候四处碰壁,还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学问尚浅的借口,并且以此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如果这一次继续一无所成的话,那苏秦很有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回到乡间做一个安心耕作的农夫,从此也便一事无成。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备受打击的苏秦得知了此时燕国四处招贤的消息,于是再次鼓起斗志,踏上了前往燕国的道路。

燕国地处偏远之地,实力在战国七雄中可谓是最不"雄"的一个。此时的燕国,因为前任老板燕王哙效法前人的禅让制度,把国君之位让给了总经理子之,引的燕国的大小股东们十分不满,内乱四起。于是齐国乘燕国内动乱时发动了秋季攻势,燕王哙与子之均死,燕国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即位,矢志灭齐,以血国耻。 

苏秦到燕国后,燕昭王对他十分重视,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并盛宴款待,礼遇极高。四处碰壁的苏秦由此才开始得到一国之君的赏识,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依照战国时的人们所奉行"士为知己者死"的准则,苏秦身许燕国,为燕国谋划灭齐。

苏秦谋齐的总战略是,劝齐攻宋,孤立齐国消耗齐国的财力、物力,并让它放松对燕国的警惕,最后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一举剿灭齐国。苏秦对昭王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也。"为了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苏秦还主动地提出,愿为完成这一亡齐的总战略,亲自到齐国去做内应。

公元前300年,燕昭王派他的爱弟襄安君入齐为质,苏秦也随之赴齐,苏秦的任务是:"大者可以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赵之交。"此次苏秦入齐,是怀着"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而去的,他再三向燕王表忠:"臣以死任事"。 

 

苏秦首次赴齐时,客观形势对苏秦完成预定任务十分不利。苏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齐燕关系,取得了齐闵王的信任,但成效并不大。

公元前289年末,苏秦第二次由燕使齐。苏秦至齐之时,恰好秦国魏冉前来,约与齐共称帝,秦称西帝,齐称东帝,然后联合攻赵。这一建议正中好大喜功的齐闵王的下怀,他很高兴地接受。但当齐闵王向刚刚到达齐国的苏秦征询意见时,苏秦却坚决反对,并提出了他早已谋划好的攻宋建议,由于宋国在当时虽然实力较弱,但是却富庶丰腴,齐国早已垂涎不已。  

苏秦这一建议表面上是为齐闵王着想,内心却是为燕国打算。燕在齐之北,宋在齐之南,齐大举攻宋,势必削弱其北部边防,有可能给燕国带来可乘之机。苏秦建议齐闵王,联合燕、赵、魏、韩共同攻秦,而齐军则在后方进攻攻宋。闵王果然中计听从了苏秦的建议,拜苏秦为相。

公元前288年,齐军着手攻宋,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宋不得不割让其淮北地,暂时与齐议和。齐灭宋的最大障碍在于秦国,齐第一次攻宋时,秦国曾派御史起贾到齐国进行阻止。因此,齐闵王在暂时与宋媾和后,委派苏秦出访燕和三晋,组织五国合纵攻秦,以便齐乘机灭宋。苏秦这次出访,表面上是替齐闵王联合五国攻秦,而私底下却在策划五国反齐的联盟。  

在苏秦的促成之下,五国联军集结在魏国的荥阳、成皋之间,并推赵国的奉阳君李兑为主帅。

虽然面对秦国这一共同敌人时,东方六国尚能站在同一阵线上,但是与此同时同时,齐、赵、魏也在激烈地争夺宋国,在"反秦同盟"的强大攻势下,秦昭王请服。本来就貌合神离的各国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于是矛盾公开化。

先是齐国和赵、魏为了夺取宋国的控制权而公然大战。后来不甘失败的赵国又一次向齐国挑战,挫败赵国之后,齐闵王紧接着第三次伐宋,这一次宋国终于被吞并了,但是齐国也彻底失去了楚和三晋的支持。

公元前285年,在苏秦的暗中活动下,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合起来,组织了反齐阵线,齐国的危机来临了。前284年,燕昭王亲自赴赵国会见赵惠文王,正式宣布与齐绝交。紧接着,五国联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齐国防守薄弱的北部边境一举攻入齐国。齐国倾尽全力抵抗,与五国联军在济西进行大会战,结果,齐全军覆没。济西会战后,秦、赵等四国即坐壁上观,独燕军在乐毅统率下长驱直入,攻破齐都临淄。齐闵王逃至莒城,被楚将淖齿所杀,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燕昭王卧薪尝胆28年,终于实现长期的愿望,报了大仇。  

乐毅破齐的卓越战功,固然与燕昭王的英明领导、乐毅的军事才能有关,但是更不能忽视苏秦为燕反间的作用。燕军大举攻齐,苏秦作为燕国间谍的身份便彻底暴露,齐闵王勃然大怒,命令车裂苏秦而后快。苏秦死时,年50多岁,一代纵横家终于以身许燕,最终应了那句"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

谋略活动是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智力活动,因此谋略家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苏秦初仕燕,当有人诋毁苏秦时,苏秦并非向燕王奴颜婢膝地求饶,而是理直气壮地辩驳,并要求辞职而去。《战国纵横家书五》记载苏秦原话云:"臣愿辞而之周负笼操苗,毋辱大王之廷。"

这种独立人格,是诸子百家中很多人不具备的。孔子为仕于卫,甚至要取悦南子;孟子见梁惠王,违心地称赞梁惠王恩及于禽兽。这首先已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因此已失去成为谋略家的基础。而苏秦则不然,从《战国纵横家书》可以看出,他的话中有一种人格魅力,依靠自己的谋略和学识获取富贵、功名,决不违心地事"无为之主",这与"人皆可夫"的俗儒不可同日而语。

谢谢关注子寰兄,点我头像查看,更多历史故事,我保证每日持续更新!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子寰兄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