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弟(还记得当年那个鄙视)
思维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当它发挥作用时,会让人生掀起惊天骇浪,天翻地覆。
几年前,一则教育新闻引发了全网关注,不仅引起了大规模的讨伐与争论,甚至改变了两个孩子的一生。
一个拥有五道杠的孩子名叫黄艺博,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履历堪称惊人,3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的东西是《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在学校的官职是五道杠,就连和履历一起爆出的照片中,都气势十足,透着少年气之外的成熟。
而另外一个孩子的走红则纯属偶然,在采访五道杠的最后一幕,同班同学撇了撇嘴,瞬间红遍全网,被人称为“不屑弟”。
一.教育和思维,谁之过?
在这场意外走红的教育事件中,比起教育本身,更让人关注的则是对两个孩子评论的两极分化:
对于五道杠,网友们几乎群起而攻之,各种难听的评论接踵而来:
“家庭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爱好!”
“满满的官僚气!”
“故作成熟,实在让人厌恶!”
“小时候这么有架子,长大了更是不得了!”
相比于这些批判式的评价,不屑弟却因为一个撇嘴,得到了万千好评,网友怒赞其真实,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模样。
庄子曾写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在这场网络争论中,教育的自由度和评价的片面性。
教育有其自由度,过度的教育模式确实需要适可而止。
但刨除教育模式本身,外界评价者和当事者的自我定义都体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思维定势。
我们如何评判五道杠和不屑弟谁更像学生,谁更真实呢?
是凭借思维中固有的印象去进行判定,小学生就该懵懵懂懂,无忧无虑。
比起五道杠的过分优秀,不屑弟才更加真实不做作,所以他才是小学生应该有的模样!
而看到端正拍照的五道杠,网友们的第一反应:官僚气太重,太有架子!
这又是何来的评判标准呢?实际上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官味儿就是如此形象,所以五道杠再一次被思维定势所定义。
所以,与其说五道杠讨厌,不如说孩子本身是无辜的。
真正在作祟的是思维定势下,所产生的主观偏见。
二.思维定势和偏见
思维定势所产生的偏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举几个简单例子:
两车相撞,如果其中有女司机,那么一定是女司机的责任;不为老人让座一定没有公德心;提及家暴,一定是男人打女人等等。
这就是心理学中思维定势概念:即在你认识这件事情之前,心理上存储准备的状态,这会影响到后续的思维发展和认定。
在电视剧《安家》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
房似锦在下班途中遇到了狼狈不堪的宁馨,因大雨被隔在电话亭里,还带着女儿,可怜不已。
看到她房似锦就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于是可怜弱小就形成了房似锦的第一印象。
可没想到的是,为了房子和男人,宁馨竟然反咬一口,不仅跳了房似锦的单,还大放厥词骂房似锦自私。
看到这儿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宁馨竟然是这样的人?
但回想剧情,编剧从头到尾都没有告诉我们宁馨是好人,那么先入为主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思维定势下所形成的固有认知。
先入为主的定义,她的一切行为走向都按照定义去理解,所以这样的偏见就会出现反转。
但殊不知,事情原本就是那样,反转的其实是自己的心态而已。
三.思维定势的正与反
用思维定势去判断事情,会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爸爸妈妈们要善于运用思维定势的正与反,去引导孩子正确成长。
1.思维定势中的正:
思维定势中的正,需要家长反其道而行之。
在万事都依据经验,三人为虎的评价中被定义时,我们应该传递给孩子的理念是:不轻易下结论。
举个例子来说:
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做一些突破思维的小游戏,在既定结局之外总是加入意外,既定人物总是有所反转,那么反复的练习就会让孩子明白,原来眼睛所看到的事情未必是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观察去进行判断。
而不轻易下结论的思维,不仅会减少思维定势中的偏见,孩子也不容易陷入别人对自我的定义中。
2.思维定势中的反:
坠入偏见是件很难摆脱的事情。
在五道杠和不屑弟的故事中,正因为结局在意料之中,才会让人更加惋惜和痛心。
五道杠始终没有摆脱被定义在身上的官味儿,但成绩平平,人生亦是平淡如水;而被定义真实坦率的不屑弟,在自由生长的标签中考上了211,人生比五道杠要精彩的多。
所以,当孩子陷入到自我定义和他人的定义的偏见中时,这种思维定势则会反噬,操纵孩子的人生,也让人生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四.育儿需避开思维定势的坑
避开思维定势的坑,需要孩子与父母共同努力,而努力的方向,即是内在抗体,外在免疫。
孩子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
固定思维-用成功衡量自己,很容易被他人定义;成长型思维-用努力去提升自我,相信万事皆可靠努力补足。
将固定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这是孩子对抗思维定势的内在抗体。
而外部免疫,则需要父母利用思维定势的反复性与深刻性,去告知孩子,不轻易定论,也不轻信定论。
1.建立成长型思维:
思维定势带来的偏见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被标签。
即你行,你不行,你有天赋,你简直笨到家了....
这些依据片面行为被定义的语言会深深印刻在孩子的内心,而想要摆脱它,就需要孩子转变思维模式,从内心深处相信努力的力量。并且靠自我的努力去打碎定义。
这需要父母语言的引导和鼓励,多给孩子可能性,引导孩子思考与解决问题,可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
2.不轻易...:
不轻易...通过反复训练可印刻孩子的脑海中,而这是打败思维定势中偏见的利器。
父母通过游戏,故事,语言等等方式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去慢慢体会人和事物的多面性和可能性。
任何思维定势所带来的偏见都是不准确的,所以不能够轻易去盖棺定论。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多数被思维定势所绑缚的孩子,都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即更愿意从别人口中找自己的孩子,会更容易被思维定势所困扰,而那些独立自主的孩子,都有清晰的计划,很难被外人的偏见打破。
比如建立阿里巴巴王朝的马云,起初没有人愿意相信他能成功,比如NBA开创小球时代的库里,最初瘦弱的像只小鸡仔,没人相信他会打进NBA,和那些大块头争江山。
所以,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足以让孩子有勇气去应对思维定势所带来的偏见。
无论何时,你相信自己能成功,那是底气;而无论何时,万人相信你能成功,那未必是运气。
每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灵活,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最独特的自己,而非收起。
所以,拒绝思维定势,让孩子不困扰于偏见,才能更加自由快乐的成长!
你认为思维定势对孩子而言,是好还是坏?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