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沈华)

(接上期)

上一期的文章中介绍了清代的几个典型的工艺作品和代表性的玉器种类,这一期我们接着介绍在清代得到发扬光大的一种器物,玉如意。

这个专题以前也专门写过文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二月十五日的文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

一、玉如意的历史文化背景

如意一词源自梵语“阿那律”。如意的使用历史很长,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晋、唐时期的文献中多有使用的记述,但实物尚不能确定。

根据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及初唐编撰的《晋书》文献中,都有关于如意的相关记载。说明此物非创新工艺作品,而是历史延续过程中逐步被演变和替代的一件生活用品,只不过远古时期的如意材质、形状等都与今日所见的物品有差异而已。

依据推测,如意源于爪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头乐”,当时的民间俗称为“不求人”。

从一些古代的字画和记载中可以知道,早期所见的如意材质很普通,都是一些使用竹、木制的长柄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在独处时举至背处搔痒,故得名。

后来随着文化功能的演变,此物的多样性被充分利用起来,使得其实际使用的功用也发生了改变,演化成助谈之物、文人器玩,清代则根据其名称进一步演化成吉祥用品,祝愿人们事事顺心如意。

二、清代早中期玉如意的艺术特征

康熙年间,满人对汉文化几乎都是全盘吸收,很多民俗用品也被这股风潮推上了顶峰,如意形状的制品成为皇宫里帝王、爱妃的玩物,在故宫的早期画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各种材质和纹饰的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这股潮流延续近百年以后,在康乾盛世的大环境里,追求如意吉祥的社会风气助长了如意的制作和加工,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

我们现在在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依然可以看到存留在珍宝馆内的各种如意,有珐琅材质的如意、黄杨木嵌镶珠宝如意,天然木随型如意、鎏金如意、镶玉如意、沉香木如意等各种材质种类。

其中最奢侈的应该是玉如意了,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都是寓意吉祥的题材。

而使用玉材制作如意最大的一个难度便是浪费材质,一块大料取材后浪费颇多,也只有在乾隆时期,才有这样的国力和实力追求,有些玉如意上还有乾隆的御题诗,也证明他对这种物品的喜爱程度,另外,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

在我那一篇文字中也介绍了另一位喜欢收藏如意的“和珅”大人,可惜收藏了大量的如意,却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可见如意虽好,也不能贪“多”啊。

清代皇官中庆寿时的进贡礼单中,九九如意是必备的礼品,也就是闻名于世的“扬州八贡”之一的白玉如意,常被皇上用来赏赐亲贵。

三、清代玉如意的造型特点

如意可分为柄和头两部分。一般如意的柄部为细长形,一端可以用手持,另一端有如意头,似钩而弯回,钩头较大。

目前所见到的玉如意,大多是清代中期或其后晚期的制品,盛行两种形制:

一种是早期以整块玉料雕制成整枝天然灵芝形的长柄玉如意,这是玉如意中的天花板,所用玉石材料不仅质地非常大,细腻温润,要求不能带有一丝绺裂,而且色泽纯正,无论是白玉籽料山料,还是黄玉或青玉,墨玉或碧玉,尺寸越大价值越高,要求整体一气呵成,精镂细雕,表现出极高的加工技术。

另一种是清代晚期以木质、金属或其他质料,做成如意首、腰、尾部的椭圆形平托,再在平托上镶嵌玉片,称嵌玉如意,这些造型也是受到玉器材质的限制所为,所以我们看到如意很容易断代,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不使用整块玉料,而做出拼接的如意有三镶、五镶之别,造型是清中期就有的,但是那个阶段三节的如意还是用一块整料制作出来的,其实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北京冬奥如意就是采用了这样的三节款式。

有的在玉片上再加嵌各色宝石,所镶嵌的玉片称为如意吉子,这种嵌玉如意的样式变化很多,嵌玉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甚至在很多作品上嵌的是古代的旧玉嵌件,但毕竟是少数,多数如意上镶嵌的是当朝制品。

四、清代玉如意的鉴赏要点

清代的如意吉子较薄,以呈凸起球面状的瓦形最普遍。

上面多雕琢有各种吉祥寓意的纹饰,可分为福寿类、吉祥类、文人相聚类、诗句文字等几种,如桃蝠、万寿、八仙、萱草、双喜、龙鱼等。

或高浮雕,或浅浮雕,或阴线刻。

少数为厚重的平面形状,上面有高浮雕纹饰,或以雕镂图案取胜,或以质地取胜,较瓦形的作品珍贵。

既省材料,又减重量,又显得敦厚凝重。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玉见沈华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