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五指复述法)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贝姐&川妈

“写作困难症”,估计是很多学龄孩子会遭遇的难题。

明明平时能说会道的,为啥一下笔就卡壳?明明看了很多书,为啥还写不出来一篇文章。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针对3280位小学生及家长的大样本调查,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调查结果显示:91.2%的中国小学生写作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高达89.3%的学生表示,厌恶、甚至害怕写作。

而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词汇量缺乏、不能精确表达自己,而是写作内容缺乏逻辑。

明明觉得有很多东西要讲,但每到下笔的时候,大脑就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即使痛苦地写下来,也经常出现内容混乱,前后颠倒的问题。

大的孩子是写不清楚,小点的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表现出来更多是说不清楚。

前几日,和一位朋友闲聊天。妈妈凑在一起,三句话离不开孩子。

她说,最近一直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家孩子,平时叽叽喳喳,挺能说的。但真的让她讲个故事,或叙述某件事的来龙去脉,往往就变得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吭哧半天也说不清个啥,怎么办啊?”

不论是说还是写,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其实都和华南师范大学的调查发现相似,不是孩子词汇量有限、不是表达能力弱,而是孩子的逻辑性出了问题,这与孩子的分析力、理解力、归纳力都有关系。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帮助孩子语言或文字表达更清晰、思路更有逻辑的小方法——五指复述法。

美国孩子都在用,简单又有效,只要轻松动动五指就行了。我自己带小川演练了一段时间,效果还不错。

什么是五指复述法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曾说过,读书时,要把自己当成老师,不仅要吸收,还要能做到复述。

在复述时,会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将其串联起来,最终再传达出去,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锻炼表达和思路的很好机会。

而“复述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语言和思维的方法。

在“五指复述法”中,为了让孩子理解得更形象,将故事的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事件、解决办法和五个手指联系了起来。

每一个手指,都代表一个重要的故事要素。

  • 大拇指:人物( Characters)
  • 食指:地点( Setting)
  • 中指:出现的问题 (Problem)
  • 无名指:发生的事件 (Events)
  • 小拇指:结果或解决办法 (Solution)

还可以将无名指代表的“事件“,进一步分成三块:开始、中间和结尾,能帮孩子把故事分解得更加细致。


如何发挥“五个手指“的能量

在引导孩子进行复述时,可以将五个要素以问题的形式具体化:

  • 说的是谁的故事?
  • 故事发生在哪儿?
  • 先发生了什么?
  • 又发生了什么?
  • 结果如何?

复述时,孩子可以结合着自己的手指,一个一个要素讲下去,这样思路就会顺畅、清晰很多。

如果不小心在某一个环节卡了壳,我们可以适当地提醒他:

“前面讲得很连贯哦,是不是该中指出场了呢”,“你好像忘记无名指了哦,想想看,它想对我们说什么。”

当孩子能把读过的故事有逻辑地复述出来时,就说明他真正读懂了这个故事。

“五指复述法“既可以帮助低幼的宝宝看图说话、复述绘本故事;也可以帮助上了小学的娃复述复杂的故事或事情。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

之前,给大家推荐过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每本书我都带着小川读过。其中,《我和外公的战争》是小川最喜欢的一本。

厚厚的一本小说,在读过一遍后,我带着小川用“五指复述法“,回忆并梳理了一下主要情节:

大拇指(人物):彼得和外公。

食指(环境):在家里,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祖孙之战愈演愈烈。

中指(问题):外公搬来后,需要住进彼得的房间。彼得只得忍痛割爱,把最心爱的“房间“拱手相让,但又实在不甘心,总想夺回自己失去的“地盘“。但外公也不会轻易妥协,因此。祖孙俩爆发了一场争夺房间的“大战“。

无名指(事件):彼得先向外公下了战书,并采取了行动,把外公的闹钟拨到了凌晨3点。

外公试图和谈休战,但以失败告终。于是转防御为主动进攻,比如,把彼得喜欢的玩具偷偷换掉,等等。

彼得与外公的这场“战争”,你攻我防,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正儿八经地按照常有的程序来进行:宣战、应战、谈判、战争开始、战况升级、分出胜负、投降、战争结束。

小拇指(解决办法):外公把地下室装修成了一个舒适的小公寓,并搬了进去,而彼得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房间。

几万字的内容,用短短的几段话就讲了出来,整个小说的脉络也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这样,有助于孩子提纲挈领地抓住故事的内容,并用流畅的顺序复述出来。

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也会用相似的逻辑,把事情的关键五要素清晰地说出来或写出来。

在运用“五指复述法”时,要注意这两点:

一是提炼关键信息。

故事的关键信息就是的5W和1H:who、 what、where、 when、why、how。

而其他类型的内容,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起因、故事结果,说明文中的事物特征、构成要素及构成方式,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主要论据等,都是关键信息。

围绕这些关键信息展开复述,就会容易得多。

二是厘清情节间的逻辑关系。

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是靠什么串联起来的,也就是情节间的起承转合,是怎么表现的。

如在《我和外公的战争》中,我和外公是如何“反目”的,矛盾又是如何激化的,最终又为什么和解了,这些故事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要弄清楚。

经常做这样的练习,会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的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说说其他有趣的方法

可能大家会问,还有没有其他锻炼表达与思路的方法呢?再给大家介绍两种~

  • 玩桌游

我曾经给大家推荐一款桌游——故事小Q。


让孩子们投掷骰子,描述骰子的画面,再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力就得到了锻炼。

  • TPR游戏法

如果觉得五指复述法有些枯燥,可以试试互动性更高的TPR游戏法。

美国的老师为了锻炼孩子的表达力,常常用一些身体活动来进行语言教学,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准备一些有关故事元素的卡片,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跳房子游戏,让孩子跳到一张张卡片上,学习复述故事。


咱们在家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让孩子玩起来。没有不喜欢玩耍的孩子,在做游戏的轻松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来。

想不到吧?小小的手指、卡片和桌游,还能发挥这么大的能量。

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如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上的提升,都会带给孩子思维方式和能力上的改变:

做事更有条理性和计划性;

看问题更能抓住重点;

做事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效率;

……

而这些,都会让孩子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所有挑战。

这又说回到常说的那句话:好的教育,没有太多“鸿篇巨制”和惊天动地的地方,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和细枝末节中。

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和用心引导,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川妈说说

话说回来,孩子掌握了五指复述法,就能把故事讲好,作文些好吗?

不一定,他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努力和加持,但最起码可以把故事说清楚,把作文写利索了。

这几年,指导本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时会被学生气的吐血。别说论文写的多漂亮了,连基本的阐述都不顺畅,逻辑不清、前后颠倒,看起来非常头疼。

我经常跟他们说,问题不是表面的文字功夫,而是深层次的逻辑能力。你们没想清楚自己要研究什么问题,以什么样的思路展开,没理清现有研究的脉络......

当你们把这些都弄的明明白白时,即使文字没有那么优美,最起码可以让读者很容易读懂你们的文章,理解你想表达的观点。

这样,才算达到一个及格线。

推荐阅读:

“想要全世界的赞美”是一种病,根源可能是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这些照片让我知道,中国式审美多可怕,培养孩子的审美刻不容缓!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mom看世界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