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孟子故里邹城市)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文物是城市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实物见证,是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

儒家文物资源是邹城市文物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营造全国文明城市的社会氛围的重要支撑。

儒家文物资源组成情况

从保存形态上看,邹城境内儒家文物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历史上的圣哲先贤及后裔栖息于邹,有的逝后也择葬于此。战国时期孟子、孟母分别葬于邹地的四基山、马鞍山,历代宗裔相继附葬,植柏成林,蔚为壮观。

孔子弟子原宪、南宫适,孟子弟子徐辟、万章,汉代大儒匡衡、韦贤,以及宋代张载、明代潘榛等后来以儒家思想为圭臬的名宦达人后裔,都留下了相关的墓葬林地遗迹,载于志籍,颂于村民,影响深远,多已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圣哲先贤,后人相继兴建了祠庙。有宋代景祐之时始建、宣和年间迁建的亚圣孟子庙,元代始建的述圣子思子祠、子思书院、孟母祠遗迹,明代创建的颜母祠、徐辟祠。

还有数量众多的宗祠、家庙等,其中尤以唐村潘氏家祠,太平秦氏家祠、刘氏家祠,大束杜氏家祠,北宿顾氏家祠、郭里王氏家祠为典型代表。这些祠庙建筑传达了古人祭祀圣贤、缅怀先祖、不忘本源、传承家风的思想和精神。

学校是以地方行政为主设立的教育机构,古代称“庠”。据资料记载,邹城各地散布有乡学、义学等形式的学校,明清时期数量较多。书院多由地方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主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营建,成为当地讲学授徒、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现存书院遗迹主要有元代始建的子思书院遗址,明代始建的孤桐书院遗址、春秋书院遗址,清代始建的峄阳书院遗址、三迁书院遗址等。

历史上浸染儒家思想、遵信孔孟之道的地方姓氏家族,在耕读举业、重视教育子弟的同时,也形成了高墙围护、院落相连、亲族聚居式的传统民居和村落,如建于清代的高李村李氏民居、东深井村郑氏民居、东山头村孟氏民居,以及上九山传统村落、越峰村传统建筑等。

这些民居和村落选址考究、布局严谨,集中体现了遵礼守制、尊卑有序的儒家传统理念。

此外,依资料记载,孟府先后还有明《孔颜孟三氏志》、嘉靖《三迁志》、万历《孟志》、崇祯《三迁志》和清雍正《三迁志》、光绪《重纂三迁志》、光绪《孟志编略》七种孟氏家志传世。这些谱志都见证了历代尊儒崇孟的历史。

据文物普查登记,邹城现存孟府史料纸质档案及碑刻1000余件,内容涵盖朝廷封赠、创修记录、拜谒题咏、官府联系、府务活动、林庙管理、地亩租项、账目票单、手稿墨迹等,时间可上溯至宋,下延至民国时期。

这些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孟子后裔在府务管理、祭祀活动以及交流来往中的方方面面,是孟府从事政治、经济活动及处理家族事务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孟子、孟氏家族乃至儒家文化的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邹城现存清刻本《孟子》《奎壁四书》《皇清经解》和民国印本《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等文献古籍,其中不乏稀有性的国家珍贵文物。

这些典籍既是当时孟氏后裔及时代重视、弘扬儒学传统的历史见证,更是今天我们研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主要进展及成效

文物保护历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省、各市、各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被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文物保护力度空前加强。

党和国家关于文物保护的明确要求,为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引,为邹城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凸显孟子文化的重要性,邹城市于2013年成立了以“研究孟子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助推国学传播”为宗旨的孟子研究院。

2016年4月,经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孟子研究院成为济宁市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处级全额事业单位,2020年转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实行省市共建的管理模式。

2018年,根据机构改革要求成立了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为邹城市人民政府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文化、文物及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及宣传利用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儒家文物资源保护为重点,先后整理出版《孟府孟庙碑文楹联集萃》《孟府档案辑录》《孟府档案全编》《孟子文献集成》等图书资料;实施“三孟”文物保护工程、孟子馆展陈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建设。

以儒家文物遗产资源为交流和儒家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先后推出孟子公开课、国学讲座等专题讲授活动;以保护教育宣传为重点,先后利用孟庙、孟府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色儒家文物资源推出政德教育、廉政教育、研学教育等精品路线。

以孟子思想、母教文化等儒家文化资源宣传为重点,邹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孟”景区先后被列为“好客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精品线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政德教育基地。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就全市而言,主要偏重于孟子思想、孟子文物资源本身的研究,而对与之紧密相连的文化名人、宗祠家庙等文物古迹挖掘整理不够,对馆藏孟氏图志谱录、儒家文献典籍的阐释宣传不够,整体资源缺乏科学、统一的顶层设计,全盘规划力度不够。

如孟母祠、子思书院、万章墓、徐辟祠、南宫适墓等文物资源保护和宣传利用力度不够,有的尚未纳入全市文旅保护宣传教育线路。

限于思想、空间,特别是专业人才、新兴技术的制约,县域内的各类文物资源挖掘整理、交流展示、宣传利用等工作手段落后、形式简单。

如“三孟”、邹城博物馆等儒家文物资源场所主要以接待游客实地参观、面对面讲解文物为主,尚未开发宣传展示专题网站,虽然设有微信公众号,配有自主语音导览设备。

但因缺少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手段的支持,缺乏体验性、互动性强的创新活动,进而影响了文物价值展示宣传的提高。其他未列入全市文旅线路的儒家文物资源场所更是人迹罕至、鲜为众知。

县域内的儒家文物资源以孟庙、孟府、孟林、孟母三迁祠、孟母祠等文物遗址为依托,开展以保护、祭祀、游览、研习等为主要内容活动,以各地宗祠家庙为依托开展保护、节日祭祀、宗亲交流等活动,内容上同质化、形式上相似性较为明显。

组织主体、参与群体较为固定,容易形成固化的模式,不利于整体保护、整体打造特色品牌。与此同时,和邹城市一样同属济宁市的县级市曲阜等邹城周边区域有以“三孔”、六艺城、孟母林等著称的儒家文物资源。

也相继推出了孔子文化节、尼山胜境等儒家文化宣传利用品牌。一方面其活动内容、形式与邹城同质,另一方面其文物品牌影响力较为强势。

这都是邹城儒家文物资源保护宣传传承利用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虽然最近几年里,邹城先后与曲阜、济宁等地旅游部门、旅行社及携程网等单位、媒体开展合作推介,但成效不是很明显。

有关建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现代科技对儒家文物资源宣传利用的支持力度,“努力创建以亲民、时尚,又富含文化魅力的方式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对现有儒家文物资源进行再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利用、宣传推介,增加互动体验、网上云游等方式,逐步打破传统文物资源展示和宣传的固化模式,通过手段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受众面。

借助科技体制改革机遇,积极与优秀文物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力量合作,不断推动资源、人才、技术共享,积极提高儒家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有效带动合作共赢,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解决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等瓶颈问题。

坚定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深入打造邹城特色儒家文物品牌。是精心研究、科学规划,积极推出儒家文物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在“三孟一日游”“重走三迁路”等现有儒家文物精品线路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孔子孟子诞生圣地碑、子思书院、孟子馆、南宫适墓、万章墓等儒家文物资源及相关产业资源,合理补充增加新的内容,积极开辟新的旅游参观、研学实践、政德教育等线路。

深化县域儒家文物资源价值研究,积极开展其衍生的文创产品研发。在现有“孟府良品”纪念品、书籍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深入提取文物内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融入创意思想与科技元素。

开发成彰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独具孟子故里文化元素、便于携带兼具收藏与实用功能的系列文物衍生文创产品。三是强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宣传品牌。

继续借助中华母亲文化节、孟子思想文化研讨会、旅游宣传推介会、文博展览会等各种节会活动,进一步扩大孟子故里文物品牌影响力。

结语

儒家文物资源及其蕴含的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内涵,是推动和助力邹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也是实现文旅大融合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形势下,孟子故里邹城市应在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用好儒家文物资源的鲜明旗帜,立足地方特色文物资源,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激发文旅产业活力,打响地方特色文旅品牌,着力加强文化自信、文物品牌自信、城市自信,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朱光磊,董颖洁。新时代背景下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36-40.

[2]王海波,李翠芳。曲阜: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J].人文天下,2018(17):45-48.

[3]王素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144-146.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星揽史说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