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鸟是什么(山海经)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九百八十七:鼓、钦【丕鸟】、葆江、【山䍃】崖、大鹗、鵕鸟
《西山经西次三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钟山,沙伊卜巴纳特山埃及)。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黄帝宫,帝王谷)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加鹞去鸟】崖。钦【丕鸟音pi】化为大鹗(非洲白头秃鹫),其状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白面猫头鹰),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其中的“鼓、钦【丕鸟】、葆江”到底是什么?
1.“鼓”
从“鼓”的叙述看,“人面而龙身”指的是两栖爬行动物。“钟山”之前我已破解为埃及帝王谷东北部。埃及境内的大型两栖爬行动物有尼罗河鳄鱼、尼罗河巨蜥、埃及王者蜥。 尼罗河鳄鱼已破解就是“窫窳”,因此可以排除。剩下尼罗河巨蜥、埃及王者蜥到底哪个是“鼓”呢?从“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看,“葆江”明显是比较大型的生物,否则怎会有两种动物抢食呢?而埃及王者蜥体型相对小一些,其食物主要是小型动物,因此可以确定埃及王者蜥也不是要破解的“鼓”。经过排除,可以确定这个“鼓”就是埃及尼罗河巨蜥。
尼罗河巨蜥是非洲最大的蜥类,体长1~1.4米,体重4~7千克,一旦遇水,身上的颜色会变得非常鲜艳。尼罗河巨蜥是分布在非洲大陆的一种巨蜥,以甲壳类或贝类为食,栖息于河川及湖沼等各式各样水域环境。
尼罗河巨蜥
目
有鳞目
拉丁学名
Varanus nitoticus
亚目
蜥蜴亚目
科
巨蜥科
尼罗河巨蜥,尼罗河流域蜥蜴中的霸主,咬合力足以咬碎人骨!
尼罗河巨蜥,一天的工作,就是偷鳄鱼蛋!
霸道的尼罗河巨蜥,竟敢抢狮子的牛肉吃,全过程被拍下!
亲手体验尼罗河巨蜥咬合力,手臂被咬动弹不得,差点疼晕过去
基本内容
学名:Varanus nitoticus
英名:Nile Monitor
中文名:尼罗河巨蜥
属名:varanus
分布: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栖居于河流、湖泊或湿地中
身长:1米10
食性:鱼、鸡肉、饲料鼠、蛋
主要特征:体色以暗灰色或黑色为并有横向的带状亮色斑纹,一旦长成后斑纹会变得较不明显
尼罗河巨蜥
2
简介
尼罗河巨蜥是非洲最大的蜥类,体长1~1.4米,体重4~7千克,一旦遇水,身上的颜色会变得非常鲜艳。巨蜥有四条腿,其四肢强壮有力,未端的趾甲坚硬锐利,在水中行动迅速从水里出来后,它喜欢在太阳下晒干全身。尼罗河巨蜥可以吃几乎所有食物,包括螃蟹、贝类、蛙类、鱼类甚至地面上筑巢的鸟类及鳄鱼蛋,但它在体型尚小或病弱时也成为老鹰、鳄鱼及蟒蛇的猎捕对象。尼罗河巨蜥常见于非洲的沼泽地、水塘及河流。
尼罗河巨蜥
形态特征
尼罗河巨蜥有较为细长的体型、鳞脊化的长尾巴及尖形的头。幼体时腹部呈黄色,背部为黑色,背上散布着黄色斑点,尾上则有黄色的带状纹。成体除了尾巴上的带状纹外全身灰黑色,体长可达2公尺,本种是非洲大陆产体型第二大的爬虫类,仅次于尼罗鳄。本种包括两个亚种:东非与南非指名亚种(Varanus niloticus niloticus),其前、后肢间有6~9列的斑点;市面上称华丽尼罗巨蜥的西非亚种(Varanus niloticus ornatus),前后肢之间只有3~5列斑点。
尼罗河巨蜥
4
生活习性
卵生,每次产卵约20~60个,常伏卧溪流旁或横枝干上,水性极佳,主要以青蛙、贝类或小型哺乳类为食,本种性情较为粗暴,几乎遍布整个非洲,从雨林地带至沙漠边缘均有分布,喜欢在河流、湖泊及湿地附近活动
。食性肉食性。
“钟山之子”,这句话指由“钟山”延伸出来的周边地形。
文中“钟山之子”也点明这就是两栖爬行动物尼罗河巨蜥蜴。
2.“钦【丕鸟】”
“钦【丕鸟】”能与尼罗河巨蜥蜴抢夺食物,肯定是食肉猛禽。
从“钦【丕鸟】”二字金文图形来看,结合“其状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可以确定这就是埃及的白头秃鹫。
3.“葆江”
“葆江”二字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葆江”到底是什么生物呢?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思考,终于想明白了“葆江”二字所代表的含义。
原来,这是指非洲最勇敢的动物蜜獾。
尼罗河巨蜥蜴与埃及白头秃鹫把蜜獾杀死在帝王谷南边的尼罗河畔。
“昆仑”,指帝王谷。
4.“【山䍃】崖”
“䍃”字金文象形图形:
5.“大鹗”
“大鹗”,即鱼鹰。
鹗(学名:Pandion haliaetus),别名鱼鹰,是隼形目鹗科鹗属仅有的一种鸟类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看动物保护
体长1.5-1.7米,体重1-2千克。嘴黑色,头白色,顶上有黑褐色细纵斑;背部大致暗褐色,尾羽有黑褐色横斑;腹部为白色,胸部有赤褐色的纵斑。飞行时,双翼呈狭长型,翼下为白色。活动于水库、湖泊、溪流、河川、鱼塘、海边等水域环境,主要以鱼类为食。物种分布范围广,除了南极和北极,亚洲、北美洲等各大洲均有分布。在中国东北为夏候鸟,南方为留鸟,在辽阳地区为旅鸟,春、秋季迁徙季节可见于辽阳金宝湾自然保护区。
6.“鵕鸟”
“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