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子曰无忧第十七)

子曰无忧第十七

子曰:“無憂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zuǎn,繼承)(太)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wàng)(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dàf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jī,周年)之喪(sāng),達乎大夫;三年之喪(sāng),達乎天子;父母之喪(sāng),無貴賤,一也。”



孔子说:“无忧无虑的,应该是文王吧!有王季做父亲,有武王做儿子,祖辈创业,儿子传承。武王继承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讨灭殷商,平定天下,在世就博得天下英名,享有天子之尊,富有四海之内,宗庙年年供奉,子孙代代保有。武王沿用文王开创的“受命”纪年,周公辅佐三代君王完成文王武王的大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创建天子礼制,祭祀列祖列宗。这套礼制,包括了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庶人。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人的,父亲去世后按大夫规格办葬礼,按士人规格做祭祀。父亲是士人、儿子是大夫的,父亲去世后,按士人规格办葬礼,按大夫规格做祭祀。一年的守丧期,从庶民开始,一直通行到大夫;三年的守丧期,从庶民一直通行到天子;所以给父母守丧,不论贵贱,一律三年。”

●无忧:文王自己无忧,也不给别人添烦。据《国语·晋语四》记载:“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二虢(guó),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周文王住胎时,让母亲很安泰,一点都不担忧;幼年时,让负责保育的傅父,一点都不辛苦;年少时,让负责教学的老师,一点都不烦恼;奉事父王,从不让父王生气;对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好,对儿子管叔和蔡叔很慈爱,对妻子大姒以身作则,团结友爱同宗兄弟。二蔡,管叔最初也在蔡地(蔡国),所以和蔡叔一起并称二蔡;后来封在管地(管国),改称管叔。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位都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都是姓姬,所以三位姓名为姬鲜、姬度、姬处。周武王灭商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武王让自己的三个弟弟共同监督武庚,并称三监。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死后谥号文王。

●王季:周王季,姓姬,名季历,谥号王季,是文王的父亲。

●武王:周武王,西周的创建者,姓姬,名发,谥号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

●父:祖先,从祖父太王开始。

●作:创作,开创,创业,开创王业。

●述:继承,发扬。●缵(zuǎn):继承。

●太王:古公,姓姬,名亶父,王季的父亲,谥号太王。亶(dǎn)。

●绪:前人未完成的事业王业功业。

●受命:周文王43年,改元“受命”。文王在位50年,也即到受命7年为止。

●壹戎衣1:殪戎殷。殪,消灭。戎,大。衣,殷的异读,方言音。《尚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壹戎衣2:一着戎衣;披挂上阵。

●末受命1:在文王受命纪年的末期继承王位,沿用受命纪年。受命7年(約前1050年)文王死,姬发继承王位,创建周朝,但仍然“自称太子发”,自称奉文王的命令讨伐纣王,“不敢自专”(《史记·周本纪》);仍然沿用“受命”年,称“八年”,恰好在“受命”后期、末年。

●末受命2:晚年受命。

●周公成文武之德: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又名叔旦,史称周公旦,辅佐武王灭商,得天下。灭商后两年,武王病死,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理政,平定叛乱。

●期(jī)之丧:期是周年,期之丧是一年的守丧时间。比如天子去世,诸侯的夫人为天子服丧一年;诸侯去世,诸侯的兄弟之妻为诸侯服丧一年。等等。

●达乎大夫:从庶民一直通行到大夫一级。按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庶民这样排下来,一年的守丧期,这个礼制,从庶民一直通行到大夫这一级,大夫以上的诸侯和天子,都不用守这个一年之丧。就是说越是小丧,通行的面就越窄,越难以抵达高层;越是大丧,通行面就越宽,越能抵达高层。

●三年之丧……:三年的守丧期,从庶民一直通行到天子,是臣为君、子女为父母、妻为夫守丧的期限。比如天子去世,太子、世子、公主和诸侯要为天子服丧三年;父母去世,儿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等等。但是三年不一定整整三年,可能是象征性的,可能用一日代一月,用三十六个月代替三年。甚至用二十五个月代替三年。《礼记·三年问》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因为第二十五个月的时候,恰好第三年开始,服丧跨越了三年。也可能是二十七个月,因为还得考虑闰月,跨越三年可能就需要二十七个月。

●父母之丧:父母去世,属于一种三年之丧,无论贵贱人家一律守丧三年。所以农家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丧三年;天子驾崩,太子、世子、公主也得守丧三年。

○参考1,《礼记·丧服四制》——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jī)悲哀,三年忧,恩之杀(shài,差别,等级)也。圣人因杀(shài)以制节, 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书》曰:“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善之也。

○参考2,《礼记·三年问》——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上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 从孝道出发,中道就是孝道。中道是孝道的本质,孝道是中道的传承。中道是做人的中央大道、正道,孝道就是世世代代行中道。子孝父慈,仁道是中道的另一个方向。中道是双向的,同一条中道,一边向前,是父慈;一边向后,是子孝。一边是仁道,一边是孝道,共同组成了同一条中庸之道。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黎明时分自然醒来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