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大阅兵(59年阅兵时)

前言

1959年10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新中国十岁的“生日”。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中央也安排了隆重的阅兵活动,不过就在阅兵开始前,总指挥杨勇却遇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军装上的扣子掉了一个

要知道,前来观看此次阅兵的,除了我国的重要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还有外国的领导人们,指挥官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现在天安门城楼围满了人,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上哪儿才能找到裁缝呢?

就在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位中将同志喊道:我来缝!

只见这位中将淡定地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了一个小巧却有些破旧的针线包,娴熟地将掉落的扣子缝在了礼服上,这才没影响后续的阅兵。

为什么这位中将会有随身携带针线包的习惯呢?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经历呢?

命途多舛,改变命运的抗争者

和大多数战乱年代的普通人一样,于1909年出生的黄火星,自幼就跟着父母到处躲避战乱。在他七岁那年,一家人逃到了江西。

原本以为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的母亲却不幸在逃亡中去世了。为了能好好安葬妻子,也为了能给儿子找一个归宿,他们在路过景德镇时,父亲将他卖给了黄聚发当养子。

黄聚发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瓷器厂,生意还算红火,就是没有子嗣。于是在看到逃难的一家人后,就将他买下并为他改了名字叫做黄火生(后改名为黄火星),他的父亲则带着弟弟逃难去了。

在私塾读了两年书以后,黄火生就被养父派去了瓷器厂做学徒。可是好景不长,黄聚发的身体每况愈下,瓷器厂也因为连绵不休的战乱变得门可罗雀。

1926年,终日缠绵病榻的养父亡故了,为了偿还养父在世期间所欠下的债务,黄火生只能变卖家产。只有瓷器厂学徒经验的他,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只好在新的工厂更加努力地工作。

但是黄火生的工作环境并不好,那些老工人对他动辄打骂。

随着进步思想以及革命火种的不断传播,黄火生意识到,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向旧势力展开斗争!

黄火生先后参加了多次罢工运动,斗争的胜利让他倍受鼓舞,一点点觉醒了自己的革命思想。

1930年10月,为自己改名黄火星,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1月,经组织审批后,黄火星加入葛源军政学校学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中,他每次测验都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喜爱。

也正是在这所学校里,黄火星有幸听到了方志敏、薛子正等多位同志的报告和演讲,并被他们身上那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所深深吸引。

从那以后他们的事迹,一次次鼓励黄火星面对艰难困苦时永不放弃。

1931年,黄火星成为共产党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革命之路。

1933年1月,黄火星担任红11军第33师第95团政委。此时,中央军委下达了红11军南渡信江、进入苏区的指令,应对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

在配合苏区反“围剿”的战斗中,黄火星每次都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地扛着枪械冲杀在最前面。也正是他这种不怕死的勇气,鼓舞了诸多将士,最终成功突破了敌方的围剿。

作为一个政委,黄火星每次在战斗时都猛冲猛杀,大家也送了他一个“猛子政委”的称号。

1934年,在红军开始长征后,黄火星根据指示留守闽西南,领导并开展游击战争。黄火星所在的分区武装被改编为杭代独立营,由他担任政治委员。

对党忠诚,为国奉献的奠基者

在三年的游击战中,黄火星为了躲避敌人的侦察,长期隐蔽于缺衣少食的深山老林中。没有房子,就住在洞穴里,没有食物,就去挖野菜充饥。

长久以来缺盐少油的生活,让黄火星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就成了补充盐分的重要来源。他还曾打趣道:

我们那时候抓到一只虱子都舍不得放过,这可是难得的肉呢!

然而这些磨难和挫折不仅没能打倒黄火星,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眼前吃的苦,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们不再吃苦。黄火星也时常用贺龙等人闹革命的故事教育大家,不要畏惧眼前的困难,胜利的曙光终将会到来。

1939年2月,黄火星调军部杨村参加整训。整训部队期间,他大胆提拔了几位年轻干部,他自己的各方面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高。

1941年1月,在全国都在为了抗日而团结起来的时候,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9000多人的新四军,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8万多人的围歼。

在这种危急关头,叶挺下令让各纵队分散突围,黄火星自告奋勇承担起了率部从左右两路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重任。

1月6日晚,在炮火轰鸣中,壮烈的突围开始了。由于实力悬殊,纵队不仅失去了和军部的联系,并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险。

在战斗过程中,黄火星不顾自己被弹片击伤的腿,仍旧坚持在一线指挥。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他们艰难地进行突围,最终成功突破了敌方的14道防线。

18日晚,在铁一般的信念的支撑下,黄火星等72人在队友的掩护下,迈着踉跄的脚步逃出生天。他冒着枪林弹雨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我党保留了珍贵的革命火种。

负责接应的人连忙将遍体鳞伤的黄火星一行人护送到了无为县。抵达县城后,他不顾自己已经感染发炎的腿,连忙赶去江北游击队纵向组织报告。

他将自己奉命携带的300多块大洋尽数上交以后才彻底松了一口气。而他腿上的那枚弹片,直到解放后,才在上海华东医院通过手术被取出来。

1955年,黄火星凭借着卓越的功勋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5月,中央命他负责筹建军事检察院的相关工作。

我军历史上还从未建立过军事检察院,这也意味着筹备工作全都要从零开始。当时组织并没有为黄火星配备副职,从人员调度到规章制度,他全都事必躬亲。

初期,检察院的体制和规章大都是借鉴苏联制度的,而黄火星在调研后提出: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照搬照抄。

不过许多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成立检察部门除了要有规章制度,还要有相应的人才。于是大到部门条例的制定,小到学习计划的实施,黄火星都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

11月10日,经全国人大会议批准,黄火星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任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身为检察机关的负责人,黄火星向来严格要求自己:案件中的证据是否充分?案件的调查过程是否清晰完整?对案件的审理是否足够慎重?

在他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办案原则下,检察院的风气肃然一清。

也正是有这样一个一身正气、依法办案的领导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检察事业和法治的建设。

严慈相济,奉献精神的引领者

曾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造就了黄火星细致入微、关心下属的性格。一次战士李德患了重感冒,黄火星得知李德已经病到卧床不起后,连忙赶来了解情况。

为了能让李德的身体早日康复,他取出了自己身上仅剩的四块光洋递给李德。李德见状后连忙婉拒,最终还是抵不过他的决心,收下了其中的两块光洋。

侦察参谋王培臣因伤要去医院住院,临行前对黄火星说:

“你是了解我的,我烟瘾大,要多发一点钱给我。”

话音刚落,黄火星就断然拒绝了他:

“不行,谁都要按规定发。”

虽然黄火星口中是这样说,但是他却拆下了自己手腕上的表,翻出了自己身上的十块钱,一股脑地塞给了他。

在打游击战期间,黄火星养成了随身携带针线包的习惯,而他这个习惯保持了一辈子。由于跟将士们的相处十分融洽,又经常帮他们缝补衣物,所以大家送了他一个“黄老奶奶”的爱称。

正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才能在59年阅兵开始前总指挥杨勇在左右为难时,为他缝上那枚纽扣。

除了对党忠诚,对自己严格要求,黄火星对待子女同样严慈相济。1968年初,他上初中的女儿黄力飞因为班里出宣传板报的事和同学发生了矛盾。

作为班里的宣传委员,面对不配合的同学时,黄力飞也颇感委屈。一次她向黄火星诉苦时,他却告诉女儿:“做人不要总想着做山尖。”

黄火星说:

山尖虽然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但是也同样太过陡峭不容易被接近。而山谷却截然不同,它很大很深,可以容纳许许多多的东西……

这番“山尖”与“山谷的比喻让黄力飞恍然大悟,让她懂得了反思自己的不足。其实仔细想想,黄火星又何尝不是一个甘做“山谷”而不做“山尖”的人呢?

1969年,黄火星到“五七”干校劳动。尽管身体不适,但他仍旧忘我地工作,一手包揽了干校的建设工作。

繁重的劳作让他的身体日渐消瘦,时常出现便血、腹泻等情况。1970年春,由于病重,黄火星不得不返京治疗,经过诊断才发现他患上了结肠癌。

周总理得知后下令为他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小组。此时的黄火星倍受鼓舞,他拖着病体提笔向周总理写下了“愿为党再工作十年”的愿望。

为了争取早日康复,黄火星在病床上挂上了“既来之,则安之”的条幅自我鼓励。面对前来看望他的革命好友,他信心满满:“我很快就会好的。”

然而,命运终究还是没能对这位身经百战的革命老将网开一面,他想要继续为党做贡献的夙愿再也没有机会达成了。

1971年4月下旬,黄火星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27日,他的心脏彻底停止跳动,享年62岁。

黄火星走的太过匆忙,虽然没能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却为子女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在黄火星的革命生涯中,他依靠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谱写了属于他的人生传奇。黄火星中将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将会激励着每一个后来者。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文不谈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