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民间风俗(立秋将至)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时间的转轮眨眼间就带我们来到了立秋。立秋是夏季的结束,是秋天的开始。作为“四立”之一,立秋从古至今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它有很多习俗和禁忌,图个吉利一起来了解一下。

立秋5大习俗

(1)啃秋

啃秋是立秋的一大习俗,主要是指啃西瓜。立秋时有部分的瓜果蔬菜即将下市,人们在这一天啃点西瓜也算是和夏天告别。另外也是表达夏收的喜悦和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2)“贴秋膘”

在民间,立秋来临后需要“贴秋膘”。为什么呢?夏季的高温导致人们胃口差,体内营养丢失严重。秋冬季节由于寒冷,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所以在夏秋交替之际,人们会贴秋膘。贴秋膘需要荤素搭配,合理地饮食。建议大家多吃这道菜,鲜美可口,老少都适宜。

【小鸡炖粉条】

①我们把小鸡剁成小块,泡入冷水中。反复搓洗,捞出沥干水分。

②锅中烧油,倒入鸡块炒。等炒干鸡块表面水分后再放入生抽、老抽上色,焖煮3分钟。倒入开水没过鸡块,开大火煮。水开后捞出表面浮沫,改成中小火炖。

③蘑菇和粉条泡入冷水中30分钟,淘洗干净。等鸡肉可以用筷子插进去的时候放入蘑菇和粉条,加少许盐,炖起来。

④蘑菇和粉条都熟了后开大火收汁,撒点葱花就出锅了。

(3)晒秋

晒秋是农村地区的习俗了,由于农村的地势复杂,村庄平地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除了晒农作物,人们还会把棉被、棉衣、棉鞋等拿出来晒一晒,去掉霉味。还有的地方会晒茄子干、土豆干、豇豆、苋菜等,储存起来过年吃。

(4)尝新

在安徽江浙部分地区有立秋前后十日择期尝新的习俗,尝新就是把新收获的稻谷、小麦磨成米和面粉,做成各种美食。早上会吃点面条,中午吃米饭,晚上吃稀饭或者是包子,一天都吃新。吃新既是和家人分享丰收的喜悦,也是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雪菜肉丝面】

①我们把雪菜淘洗干净,挤干水分。里脊肉洗干净后切成丝。加入红薯淀粉、生抽、葱姜水拌拌。

②锅中烧油,倒入肉丝煸炒。等肉丝变色后再放入雪菜,爆炒几下就能出锅了。

③锅中烧油,水开后放入面条煮。等锅中水再次煮开后加入冷水,反复3次,面条就熟透了。

④把面条捞出来放入碗中,再加点雪菜肉丝。浇上煮面条的水,再撒点葱花就做好了。

(5)躲秋

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很重,因此也有很多习俗,躲秋就是其中之一。躲秋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指的是特殊属相的人,比如说猴、鸡、猪、狗、虎5个属相的人在立秋这一天容易受到秋天阴气侵袭,易导致身体不适。古人为了避免这种不利的影响,这几个属相的人在立秋这一天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还要注意不受寒。

4大禁忌

(1)忌在田间行走

在民间立秋这一天是不可以在田间行走的,1是走的话会踩到庄稼,影响收成;2是立秋时可能会打雷下雨,田间的蚊虫蛇鼠出没,万一被咬到了就不太好了。

(2)忌浪费粮食

这是一个物质都不缺的年代,只要想吃,各种各样的美食都可以带回家。三伏天的温度高,一顿饭做下来汗流浃背的,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再加上偶尔吃下去的小零食,饭点的时候一点也不饿了。久放的饭菜色香味都没有了,看都不想看一眼。

建议大家不要浪费粮食,毕竟种出来都不易。另外立秋时是需要祭祀先祖的,祈祷可以风调雨顺。如果被先祖知道糟蹋了粮食,会怪罪的。

(3)忌盲目进补

在民间,立秋前后都有“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一般都是补充热量高一点的食材,像猪肘子、排骨、猪蹄、鲍鱼等。都说进补要有度,适度的食用才能更好地为秋冬打基础。

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的压力大。有一部分人排泄压力的方法就是大吃大喝一顿或者是晚上搞点宵夜补一补。建议大家饮食要按照规律来,不可盲目进补,也可以过度进补。

(4)忌过度运动

自从人们养生意识增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身了。不论春夏秋冬还是艳阳高照亦或是下雨,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很多人跑步、打球、游泳等。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排泄烦恼,好处很多。但是过度的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也容易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立秋前后还有一波“秋老虎”,另外今年是“秋包伏”的天气,高温的时间久。温度高就意味着流汗多,也会导致身体丢失很多营养。建议大家适度运动即可,不要过度。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宝妈私房七七八八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