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素妆指什么意思(胭脂即颜值)

胭脂,是很美好的两个字,提到胭脂自然联想到女儿的娇俏妩媚。在化妆品没那么丰富的古代,胭脂=颜值,来,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胭脂的那些事。

一、何为胭脂?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总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美容化妆品,搽在面肤上,使之呈现立体感和红润、健康气息的化妆品,按不同的剂型,分为液态胭脂、固体胭脂、膏状胭脂等。古人所说的胭脂水粉一般是膏状的。

二、女为悦已者容

因为女子的妆容离不开胭脂,胭脂甚至成为女子的“代名词”。古语有云“女为悦已者容”,女子靓妆细抹,展示自己的魅力,以获取心上人的注意,可这般女儿心事在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又有几人识得?

三、诗词中的胭脂

胭脂指代女子,成了诗人笔下的主角。

“多少胭脂,匀成点就。千枝乱、攒红堆绣。花无长好,更光阴去骤”——《殢人娇》张方仲;

“人意天公则甚知。故教小雨作深悲。桃花浑似泪胭脂。”——《浣溪沙》向子諲;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酒杯慵举。闲扑亭前絮。”——《点绛唇》陈允平;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后宫词》白居易。

四、胭脂的制法

胭脂大多都是用花制成,制作过程也是大同小异的,先取新鲜的甚至是带着露水的花瓣,捣烂后加清水包在纱布里绞去黄汁,加酸栗子淘米水溶解黄色素,剩下的就是红色素了。

如果原本是红花的话,制作过程就会更容易一些,不用溶解其他颜色。胭脂颜色不正或者自己对胭脂有其他要求的话,可以加其他花朵或者香粉调制。这样一来,胭脂的种类就更加多了。


五、胭脂的历史

胭脂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史。

1、冲破素妆时代的一点红

胭脂的原料之一红蓝花,最初流行于西域,匈奴女子正是用这种产于焉支山的“燕支花”制作红色面妆。当时先秦时代的女性,还以“清水出芙蓉”的素妆为美。

史载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将一种美丽的花带回国内,它就是红蓝花。由于红蓝花来自西域的焉支山,并逐渐取代朱砂和茜草成为制作红妆的主要原料,汉人把红妆称为了“焉支”,慢慢地,“焉支”演变成了“燕脂”、“胭脂”。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就是汉代对胭脂的第一个重要的描述。

2、绿黛红颜两相发

由于汉武帝派霍去病攻克河西走廊,拿下焉支山,引进了红蓝花,使胭脂的使用日益普及,汉族女子终于结束了以粉白黛黑为主流的素妆时代,张开怀抱,轰轰烈烈地迎来了自己的红妆时代。从此素妆变“红颜”。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欧阳修;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长干行·其一》 李白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后宫词 白居易

3、不以颜色媚春光

“胭脂”一共在《全宋词》中出现164次,排276名。而到了唐代,“胭脂”仅在《全唐诗》中出现27次,排9723名。

在唐代,不仅文人对“胭脂”的使用到达了低谷,女人也不重视胭脂,这从侧面反映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再迎合和在意男人的眼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唐朝可以有女帝,也有这么多皇后、公主专权。

女子爱美之心不分古今,今天每个女孩子梳妆台上都是满满的瓶瓶罐罐,比古人不知丰富了多少,不过女孩子不再为“悦己者容”,她们为自己而容。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玉竹宣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