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七月初一3不做)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清风
编辑| 清风
中国大部分的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日期来确定的。8月16日将迎来农历七月初一。以往,农历七月一直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月份,在民间被称为“鬼月”。农历七月初一也被称为“开地门”。
关于农历七月初一的习俗,我们的老人常常说:“七月初一3不做,家庭兴旺,一切顺利”。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传统民俗中,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最好不要做三件事,努力避免触犯禁忌,以求祈福祥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初一具有哪些含义?它的起源和“三不做”分别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农历七月初一,是啥节日?
人们所了解的比较多的节日并不是七月初一,而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要了解七月初一的习俗,就得先知道中元节的来历。
据民间说法,中元节的来历有很多版本,其中之一比较普遍认可的说法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一,阎罗王会打开鬼门关,释放一些孤魂野鬼到人间,而到了农历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会完全打开,直到农历七月最后一天这些孤魂野鬼才会返回阴间,鬼门关也会关闭。所以七月初一被称为“开地门”。
这个说法在古籍《修行记》中有所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据记载,农历七月的中元节在梁武帝时期就已经存在,到了宋朝时期更是流行起来。直到今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仍然保持农历七月的一些习俗和讲究,举办一些祭祀活动,祈求平安和顺利。
然而,这个节日并不是宣扬鬼神或封建迷信,它更多地反映了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劳动人民最朴素的心愿,希望生活安定富足。
”七月初一3不做“,指哪3不做
1、不晚归家
古代人们相信农历七月初一是开门的日子,所以晚上尽量不要外出,即使外出也不要回家太晚,以免引来麻烦。特别是对于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子,更需要注意。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一传统习俗,夜晚的光线较暗,这对于视力不好的老人或者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并不适合四处游玩,以免发生意外。此外,晚归也会导致睡眠不足和经常熬夜,对身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2、不偷吃祭品
农历七月初一是"开地门"的日子,在许多地方有举办祭祀仪式的习惯,以求平安吉祥一整年。在祭祀时,人们会准备一些祭品,其中包括水果、点心、饭食等等。这些祭品如果被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建议人们食用,更不能私下偷吃而瞒着家人。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习俗,祭品中的食物常常长时间摆放在空气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或吸附一些脏物。如果祭祀结束后还吃这些食物,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并可能引发胃肠问题。
3、不去陌生的地方游泳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七月临近时,家里的大人总是会不断叮嘱不要下水,尤其是在七月初一这一天,再三强调这一点。在古老的传统中,也有农历七月不宜游泳的说法。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习俗,农历七月天气炎热,也是学校暑假的时候,许多孩子会去河边游泳,甚至去一些不熟悉的地方。考虑到安全因素,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户外游泳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因此,建议大家照看好孩子,采取安全措施,预防溺水事故。
在古人的观念中,关于农历七月的习俗和禁忌还有很多,上文提到的“七月初一3不做,家兴人旺事事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这些习俗存在质疑,但我们不妨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对它们多一些敬畏之心。
即将到来的农历七月,你们那里有什么习俗和忌讳呢?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