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波顿(医生确诊)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罗大佑《童年》

有拖延症吗?

有些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 1、今天的工作多,下班之前顺利搞定;今天的工作少,也要在下班之前才能搞定

● 2、明明早就醒了,玩了俩小时手机才下床,一上午又白白浪费了

● 3、三天后就要考试,就是不想复习,宁愿打扫一天卫生,都不想坐下来看会儿书

● ...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因为我们习惯先让自己享受,把事情推到看不见的明天,能拖一天是一天。

▂▇ 我们习惯拖延

对于我们而言,在浮躁的当下,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看到成果的事情,往往没有太多耐心,因为很累。

简单来说会让人拖延的事情大多都是「现在要先花时间,却不能马上得到好处」的事。

看到猎物就要冲上前去,遇到危险就要赶快逃跑,这是存在人类身上数万年的演化基因。

我们将目光注视在看得见的眼前,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说不定连明天都看不到了,想那么多干麻?

好当下

当下的价值远高于未来,这是存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因素。如果我现在就能享受,为什么要等到未来?

如果我现在手上有一块肉,等到明天说不定肉就坏掉了,那当然是越快吃完越好。

这就是人类心理底层的「偏好当下」。

▂▇ 怎样让人多存钱?

人类都是偏好当下享乐,储蓄这种把好处放到未来以备不时之需的方式,对于多数人而言,不容易接受。

因此有个团队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问受试者如果现在手边有三万元,他们愿意存下多少钱。

答案:每个人平均存下2400元。

但团队在实验上做了一点改变,让受试者看到电脑上自己老年时的模拟照片, 再询问他们愿意存下的额度。

当看到自己年老的模样,每个人愿意存下的钱变成两倍(约5160元)。

为什么一张相片能改变人们的储蓄习惯?

因为我们人性就是看重当下,储蓄是跟未来有关的理财方式,如果我们无法对未来有切身的认识,那么我们会更偏重看得到的现在。

所以让受试者看到自己年老时的照片,就会引起他们心中对未来的认识,进而愿意存入更多的金额。

▂▇ 存活者偏差

老年人说:「我活到现在已经超过七十年了,因为过去七十年都平安无事,所以我觉得自己不会死。」

这就是标准的存活者偏误,他们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预估未来的事情,如果他的同龄亲友离世,想法就会改变。

用过去的经验来预估未来不可预知的事情,我们总是过于乐观。然而生活就像一台胡乱冲撞的大卡车,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迎面撞上你

其实最能确定的反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没有任何事可以把我们拆散,我们的婚姻正要迎接下一个美好的十年!」当伊丽莎白泰勒(好莱坞影后)所完这句话,短短五天之后,她与丈夫李察波顿便宣布离婚。出自《机率陷阱:从购物、保险到用药,如何做出最万无一失的选择?》

不见的保险需求

拖延症其实是人之常情。拖延症的共通点就是「只看现在,不看未来」。人们只重视看得到的现在,让自己无意地忽略可能会用到保险的未来。

我们不是不需要保险,而是让自己用拖延的方式,去逃避未来可能需要面对的不幸真相而已。

● 拖延1:人们不买重大疾病保险,是因为不想去想象自己得到重大疾病的状况。

● 拖延2:人们不买人寿险,是因为不敢去想象自己身故以后会怎样。

● 拖延3:人们不买医疗险,是因为不愿意去想象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模样。

在电视上曾经听过一个人说:「我活到五十岁,生活作息非常正常,经常运动,饮食很养身,我认为自己可以一直健康下去,但隔年却发现自己罹患绝症,医生说我只剩下不到三年的寿命,我真的想不到。」

▂▇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个朋友想为自己的小孩买保险,谈了几次总是犹豫不决,觉得重大疾病保险没有投保的必要,想要多省一点保费。

结果过阵子忽然打电话来说确定要保险了,而且要加大重疾险的额度。细问之下才知道,他的同事有小孩最近罹患了白血病,所以才觉得还是要帮小朋友配置重大疾病保险比较好。

亲眼所见才更了解保险的重要,如同上面看到自己年老照片才愿意多放一点存款。

用小的代价去保障未知的未来,才是投保行为的真谛。

眼见为实、活在当下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共同价值观。但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直存在的,那就让保险来保障未知的未来。

怎么治疗投保拖延症?可以每天看看轻松筹的求助。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尼总工作室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