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新中国)
国庆节(National Day)通常是由一个国家设立用来庆祝国家的建立、独立、签署宪法、元首诞辰等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周年纪念日而设立的法定公众假日。
一、新中国的公共假日制度
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假期是在1950年。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目前我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每年4个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劳动节1天、十一国庆节2天,全民法定假日共7天。这一法定假日的安排持续50年。
需要说明的是,从建国到1994年的近50年中,我国实行的一直是每周6天工作制,一周休息1天,星期日为休息日。
到1994年3月,我国开始为改革到每周双休设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实行过渡政策——“大小周”并行的休息安排,也称“隔周五天工作制”,即一周六天工作,隔周五天工作,轮替执行。周日单休的星期俗称小礼拜,而周末双休的星期俗称大礼拜。过渡期一年后,1995年3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要求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每周5天的新工作制,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周六周日双休。而这次改革实际上为此后包括国庆在内的三个“黄金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双休、单休、大小周的制度依然并存,源头即在1990年代中期的假期改革。
二、“黄金周”的出现
时间来到1997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开始出现收缩,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的现实需求较为迫切。
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湖北省是其中的一个重灾区。在抗洪救灾结束后的当年春节期间(已是1999年初),朱镕基总理到湖北灾区视察并慰问灾民,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国宝陪同参加。在视察慰问结束后,已是农历除夕,考察组在湖北省一起过春节。在此期间,张国宝向总理提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是否可以考虑提高社会工资水平、延长公众假期,一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二来也可以扩大消费,消解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得到总理首肯后,新的放假制度开始由国务院各部门进入快马加鞭的调研和落实阶段。[1]
后来,在朱总理的亲自推动下,自1998年春节提出设立黄金周这一想法,到1999年9月份设立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的提议在中央常委会一致通过,短短大半年时间,就将这一惠及全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政策落实到位,足可见当时的效率之高。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1999年的国庆节正好是新中国的50华诞,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亿万中国人与祖国一起欢度国庆,迎接千禧年的到来。
三、“黄金周”存废之争
显而易见的,十一黄金周的落地是完全实现了当初设立时的初衷。1999年设立当年,全国出游人数猛增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这些数字在今天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黄金周制度从此被视作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尤其是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黄金周这一创举,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实际上,与成绩伴随而生的,是与这一制度伴生出的巨大问题。集中休假的措施,具有天然的实践缺陷,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集中休假所造成的问题也被加倍放大。
有观点认为,黄金周并没有创造新的需求,只是释放了原本存在的需求,而且是过于集中的释放,人为制造淡旺季,不但是旺季过旺,淡季过淡,加剧了资源不合理配置的烈度,尤其是在假期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 以及安全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同时,一次性扩充三个黄金假期,挤占了设立传统节日假期的空间。
也正因此,呼吁取消黄金周的声音就始终存在。
2006年,国家发改委在总结2005年经济的报告《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就建议: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2007年,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在两会期间再次提案呼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新的放假安排,自2008年开始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各一天为法定节日。
2014年9月,被公众熟知的“假日办”被撤销,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开始,原本有7天被压缩至3天的五一假期被再次扩张到5天,同时2022年7月《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发布,其中“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的表述说明,节假日设立是一个动态调整、持续优化的过程[3]。
================
- 引自 张国宝 《国家放长假决始末》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2013.07 ↑
- 引自 张晓松 《“黄金周”的由来》 新华社 2006.05 ↑
- 引自 《“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引热议》澎湃新闻 202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