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如意(没有神仙)

历史砖家故事会:读故事,涨知识,交朋友

#中国式浪漫#

中国人的农历七月七,如今被商家玩成了爱情消费日。某根达斯的“爱她,就带她吃某根达斯”一度成为流行语,后来就变成了爱她就是买买买各种玩意儿。" 男生们听好了要送女生这些 " ," 七夕送女生什么才不是直男 "……不知道今年这招还灵不灵?

荷尔蒙最旺盛的时期,恰恰是男性消费力最低的时期,单身狗渴望脱单,就要为心爱的女孩子买买买买买。网上,把这种为取悦异性而花钱的行为称为“舔狗经济”。据说,如今的“舔狗经济”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舔狗们”降低了对爱情的预期,面对羞涩的钱包和可能血本无归的送礼局面,男性追求异性的消费好似在减少。

这……?!爱她,一定要让她有饭吃?!

浪漫,是建立在温饱之上的。没有了生存基础,再绚烂的爱情也会像烟花一样短瞬即逝。由此,我们想到了七夕那个美妙的故事,牛郎织女坠入爱河,男耕女织不亦乐乎,却惹怒天帝。原来织女为天女下凡,王母娘娘一怒,把织女捉回天宫,拆散二人,连天上的飞鹊也看不下去,每年七月七,自发用身体搭成鹊桥,让女郎挑着两个孩子,来与织女相会。

神话总有出处,探究历史真相,牛郎和织女在几千年前,最朴实的爱情,没有谁是谁的舔狗,但却终究逃不过阶层鄙视链,逃不过对“温饱”安全引发的生存忧虑。

没有神仙,也不上天。真实版的牛郎是谁?织女是谁?

牛郎名叫孙如意,是南阳城西二十里处的桑林村人。

南阳黄牛现在是全国五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这得益于南阳盆地、白河流域的自然优势,也和南阳人千百年来的辛勤培育密不可分。南阳黄牛公母牛都善走,挽车与耕作迅速,有快牛之称,役用能力强。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就名声在外。著名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是饲养黄牛的高手,在他落魄的时候,在南阳城西麒麟岗放牛为生,他曾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为晋见的阶梯。

说过这段黄牛的历史,咱言归正传,南阳城西,孙如意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养牛。孙如意小时候父母双亡,是哥哥嫂子带他长大。小如意从小就踏实能干,勤俭懂事。六七岁就开始接班放牛,对于自家的牛群,他是如数家珍,一个个都摸清它们的脾气、习性,哪儿的草茂盛,哪里有躲雨的山洞,他更是了如指掌。

村北是一片密密麻麻上百亩的桑树林,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名叫石榴河,河上有一个石桥,那个时候还不叫鹊桥。

在盛夏时候,如果上游有暴雨,河水常常突然涨水,而发生危险。时间长了,小如意发现领头的那只老黄牛,最为神奇。如果牵着它过河的时候,它死活不愿意,仰着脖子嘶鸣,那就千万别过河了,一定有洪水过境,淹没石桥。哪天牛群中有牛被卖或者被宰,老黄牛往往会流泪。所以,小如意每次出去放牛,就特别照顾老黄牛。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意也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嫂子对他并不关心,经常苛责他吃的多,干的少。没有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小如意,反而觉得牛是最富有感情的动物,并且有预见能力。所以他常常早出晚归,带着干粮,放着一群牛,混迹在山林之中,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自得其乐。

男的放牛耕田,女的采桑织布,是当地的传统。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叫史家洼,有一个姑娘,和孙如意年龄相仿,但她却是大家闺秀,整天待在自家绣楼上,很少出门。

这姑娘心灵手巧,天生就是勤快的人,闲不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做女红,针线、纺织、刺绣、缝纫这些慢慢的全都会了。在旧时男权社会,对女方记载较少,咱不知道姓名,就称呼她为织女。

牛郎和织女的青春期邂逅,酝酿出一场不顾一切的私奔。

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织女,她偶尔也会趁着丫鬟出门采桑,偷偷的跟着出门去玩。那片偌大的桑树林,是她第一次看到牛郎孙如意的地方。不过那时,俩人都是小屁孩儿,啥也不懂,织女只知道外面的天地,要比院里更广阔,更好玩。

眼看织女已经到了豆蔻年华,这一年春天,她和以往一样,跟着丫鬟一起,到桑林里采桑。一般春天从桑树开始发芽,叶子由黄变绿开始到5月份结束,这个阶段的桑叶养蚕最好,被称为“春蚕”,蚕丝质量也最好。桑林虽然很大,但是到了采桑的季节,村里人都出来了。孙如意趁着放牛的功夫,常常给乡里乡亲帮忙。

这个时候的孙如意,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了,虽然吃的不好,略显清瘦,但身高体健,相貌英俊。尤其是爱笑,也喜欢开玩笑,别人说什么都不在乎,笑起来四颗大白牙,那叫一个灿烂。加上他乐于助人,大大咧咧,弄得整个村的人都喜欢这个小伙子。

当然,也没少帮织女家的忙,那一天在桑树林里忙前忙后的孙如意,灿烂可爱的笑容,给织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中,织女居然第一次失眠了。

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偷偷一个人跑出来,鬼使神差的走向了桑树林。桑树林里没有孙如意,她失望的回到了家。又过了一个月,织女耐不住大院阁楼里的寂寞,缠着丫鬟到河边玩耍。这一次,她看到了如意,正牵着牛过河呢!她傻站着,心里扑通扑通的乱跳,却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倒是孙如意热情的打了招呼,一眨眼就不见了。等她缓过神,才远远的看见,如意已经到半山腰放牛去了。

当晚回家,她在油灯下,细心地做起了针线活,一个香囊。第二天,他义无反顾的守在河边,把香囊送给了他。孙如意并非铁憨憨,他知道自己家庭情况,哪里敢对大户人家的小姐有非分之想。他在山坳里呆呆想了一整天,美了一整天,人生中第一次把牛弄丢了。

翻过山就有狼虫虎豹,眼看两只涉世未深的小牛,生死未卜,他内心后悔而又内疚。后悔自己贪恋痴情,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反而误了工作,把不知道吃草边界的小牛弄丢了。眼看夜幕降临,小牛还没有回来,他忍不住伸手狠狠扇了自己两巴掌。

正在此时,“哞”一声震天动地,他抬眼一看,啊!原来是老黄牛把两个小牛领回来了,自己稀里糊涂也不知道老黄牛啥时候去的。他激动的抱着老黄牛,失声痛哭。回到家已经是后半夜了。他还是睡不着,一会儿他觉得应该勇敢一点,天明就让嫂子提亲,一会儿他又觉得自己算哪根葱,根本没资格娶人家。就在矛盾中翻来覆去,天明时分,困倦之极的他反而睡着了。

如意在嫂子的骂声中醒来,质问和指责昨天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如意也不多做解释,只是说自己不小心走错路了!随后草草的吃了口饭,拖着疲倦的身体出门放牛去了。他路过小河边,也在期盼和她心爱的织女见面。她果然在等他,俩人没有说话,却跟着老黄牛上了山坳。如意给他用树枝做笛子,给她讲从来没听过的故事,带她见识山那边的风景,织女的心一下子被打开了!

一连几天,他们谈着甜蜜的恋爱,沉浸在无限的美好之中。织女从大院出来的时间越来越早,胆子越来越大,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母发现了异常。在父母的逼问和哄骗下,织女讲出了实情。

织女家有钱有势,哪里能看得上孙如意一家,第二天找人看着织女不让出门,打发人去如意家找茬。如意这边照旧沿着老路线去放牛,却不见织女的踪影。如意哥哥嫂子惨遭威胁,说让看好孙如意,让他别找事,这话显然是没有说明。

如意嫂子本来早就想赶如意出门,这次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她强忍着生气,等失魂落魄的如意回到家,就装作好嫂子的样子,给他做饭,等他吃完饭,就说:“如意啊,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分家过你自己的生活了!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头老黄牛,你牵走吧!”哥哥怕媳妇,不当家,但也不忍心,怯懦的补充说:“还有那辆牛车!”

如意本来酝酿了几天,想让嫂子为他向织女家提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现在没了家,自己更没资格提亲了!

如意从此没了家,第二天,他带着仅仅装着衣物的行囊,牵着黄牛,赶着车漫无目的的走着。最终,他在在河东岸停下了脚步,又沿着东岸走啊走,一直走到较为偏僻的地方,这里只有他和织女来过,就此搭了简单的窝棚,住了下来。

他心里想念织女,但又觉得自己不配!正在矛盾中,带着细软的织女出现在自己眼前。他以为是做梦,揉了揉眼睛,织女哭的梨花带雨,拥抱在了一起。

原来,织女忍受不了家人的苛责和对如意的思念,在丫鬟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她下定决心,要和孙如意一起私奔!

爱情如烟花般灿烂,婚姻却要跨过的东西很多,很多……

牛郎和织女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东躲西藏,光阴荏苒,一转眼三年多过去了,织女带的细软花完了,也为牛郎孙如意生了两个可爱的小宝宝。他们的日子却未能有所起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织女的家人终于找到了织女。看到织女在牛郎家的境况,织女的父亲禁不住老泪纵横,说什么都不让织女再踏入牛郎家半步。

织女被父亲带走,留下牛郎和两个孩子,徒自思念。牛郎孙如意,天天想,夜夜盼,实在忍受不了思念,就赶着黄牛寻到织女家,织女父母嫌牛郎太贫穷,不让他们相见。无奈之下,牛郎就在附近搭个草棚住了下来。割不断的亲情,软化了织女父母的心,默许他们每年一定的时间,在村头石桥旁见上一面,相互倾诉离别之情。

而抑郁至极的织女没过几年,就撒手西去。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在河东岸二十里处生活了下去,逐渐繁衍生息形成了“牛郎庄”。相隔一里多地的史洼村俗称“织女庄”。绚烂的爱情,悲剧的婚姻,落下了帷幕。但在当地造成的影响,却非常深远。自古以来,史洼的姑娘不嫁“牛郎庄”,这是受到“牛郎织女”爱情悲剧影响而遗存至今的婚俗。

当地人认为,牛郎织女虽然恩爱,但不能白头到老,由此成为当地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实内心还是嫌弃牛郎庄太穷,门不当户不对,都不想让自家姑娘“只有爱情,没有面包”。千百年来,史洼村的姑娘的确无一例嫁到牛郎庄。

关于七夕如何被神话,这里不做过多阐述,只是现在都淡化了那其实是一场悲剧,细细的说,是灿烂的爱情, 悲剧的婚姻!近日热点讨论“舔狗经济”的同时,不免想想几千年前的故事,都逃不过“爱情离不开面包”的窠臼。

需要说明的是,牛郎织女发源地说法众多,有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陕西西安市斗门镇、河南鲁山县、山东沂源县、山西和顺县、湖北郧西县、江苏太仓县、河北邢台天河山等地争执不休,这恰恰说明了这个故事深得人心。千百年来世代流传,婚姻的悲剧逐渐淡忘,爱情的执着却广为传颂,这一天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历史砖家故事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