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肉是哪个地方的菜(来保山品尝最正宗地道火烧肉)
保山人自称“家乡宝”,从“家”字字面上看,保山是一个四季如春、温润宜居的好地方,大家都不愿意出远门,呆在家里。另外,有家就有猪,“保山猪”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肉质细嫩、多汁含香。虽然有点空谈臆说,牵强附会,但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呢!
保山人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做了一道地道的、纯粹的草根美味一一保山火烧肉!
保山人吃火烧肉津津有味、非常享受。外地客人一般看的惊愕不已,不敢动筷子。感觉保山人大块朵颐的吃半生不熟的火烧肉,吃的这么生猛,还过着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的原始生活。
保山人什么时候吃火烧肉?在文献资料里没有记载。据民间传说,诸葛亮南征,找了一个姓杨的金鸡人,带路前去盘蛇谷追击孟获,士兵途径冷水箐,恰逢下雨,雾气蒙蒙,军队不能前行,困在冷水箐。士兵们饥寒交迫,劳累不堪。杨姓金鸡人便带着士兵上山打来一头野猪,用干柴草料将野猪烧了个半熟,就吃了起来,这时诸葛亮刚好来到,也和士兵们一起品尝火烧野猪肉,甚感肉质甘甜鲜美,非常喜爱这种半生不熟的味道。南征胜利后,诸葛亮大军回到金鸡点将台用火烧肉犒赏三军,为了纪念诸葛亮,火烧肉由此诞生。过去金鸡烧火烧肉要用鹅毛扇子扇火,不忘诸葛亮南征胜利,这道菜也叫“生擒孟获”。
保山人为什么能做一个吃火烧肉的孤勇者?其实,保山的杀猪匠是非常负责任的!有一套“望问闻切”的方法。
杀猪匠要烧一头火烧肉,一是“问”。他们很仔细的问喂猪的主人家,猪吃食时舔不舔干净猪槽的猪食,舔干净才杀,舔不干净还拱猪槽的猪绝不杀。
二是“挑”。适合杀火烧猪的重量在90~110斤为宜,小也不杀、大也不杀。
三是“看”。猪脊背有斑点和锈色的不杀,肚皮上有癞疙瘩的不杀,猪眼有水疱(米星子)的不杀。
四是“摸”。猪尾巴摸着尖(锥子尾巴的是黄膘肉)的不杀,只杀摸着扁的。
五是“四个不吃”。杀好猪没有火烧时,猪舌头有痒水疱的不吃,有米星子状的不吃,肉膘色发黄的不吃,肉会动的不吃(猪死不动,肉动有虫卵)。
望问闻切之后,就准备好杀猪刀、绳索、案板、接猪血的盆、茅草等。
猪虽然笨拙,它很记得喂它猪食的人,喂它的主人把猪哄出猪圈后,一场血腥的杀戮大戏开场了。
只见杀猪匠用棕绳结了一个死扣、然后把棕绳的一头穿到死扣里一拉,形成了一个活扣,再用一根棍子穿在死扣上形成了较稳定的圈圈,小心翼翼的趁猪不备,迅速地将棕绳活扣套在猪脖子上,套稳后棍子一抽,用力一拉棕绳,把猪牢牢地扣住,其他帮忙的人,一个拉猪尾巴,一个扯猪脚,把猪按翻在地嗷嗷叫,动弹不得。这时杀猪匠用腰抵着案板一斜,顺势将猪提上案板,用杀猪刀对准猪脖子一个斜捅、再一搅,猪血瞬间喷出来,几分钟便没气了。套、拉、按、提,一刀夺命,一气呵成!
开始烧火烧肉了,杀猪匠先用一个石头塞进猪嘴里,以便通猪肚子的热气。然后分三步烧火烧猪肉。一道烧猪毛,先用温水打湿猪毛,每人拿一把茅草,点燃后迅速烧猪毛,一边烧,一边用刀刮,还不忘用刀尖轻轻地戳在猪身上放气眼。二道烧皮。刮掉猪毛后,再涂抹上蜂蜜,把茅草铺在猪身上烧,一定要掌握火候,皮脆而不裂。还要找漏烧,烧到全猪身一个色。三道烧肉,用水浇湿地上冒着烟的茅草灰,再把它们涂抹在猪身上,茅草灰的余热慢慢的渗透到猪肉上,水又补在滚烫的猪皮上回潮,猪皮慢慢由脆变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过一会儿,开始洗猪了,一定要掌握“洗黄、不洗白、不洗净”。
洗好后,开始开膛破肚了。把猪内脏扯出来,把猪油扯出来,用水冲洗干净后,一头油漉漉、黄锃锃、香喷喷的火烧猪基本搞定了。杀猪匠分别把猪头、前后腿、排骨、肥瘦肉、猪脚分割成大小块。开始切火烧肉片了。
由于猪小肠吸营养、猪大肠通粪便、气味很重,还有猪肚,需认真清洗,可做卤菜或锅烧,均可去异味,还可增香下饭。
切好成薄片,用水腌菜或下村醋,加上油泼辣子、芝麻、蒜泥、芫荽、花椒、酱油、盐等佐料。也可拌黄鸡枞、罗卜丝、莴笋丝或苤蓝丝、干焙的洋芋丝、豌豆粉等。保山火烧肉鲜嫩爽口、酸辣开胃,甘甜回味,吃了全身舒坦、大呼过瘾、让人念念不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