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到底是什么节日(中元节为什么会被称为)

文丨创意文斋

编辑丨创意文斋

在民间传说中,每逢农历的七月十五,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阎王爷会打开鬼门关,把阴间的亡魂放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亡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就到处游荡,自己寻找东西吃这也是为何在这天,人们会警觉地避免外出,生怕遇见游荡的亡魂。

在七月间,民间流传着不少禁忌。如,人们避免在河里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担心被传说中的“水鬼”所累。搬家、婚礼都会选择其他月份,以避开这个被认为不吉的月份。商家通常也不选择这个时期开业,以免被人怀疑生意上与“阴间”有某种关联。另外,如果家里有小孩在这一天出生,父母可能会选择调整其生日为前一天或后一天,以防止与不吉的传说关联。同样,若家中有老人在这一天去世,家族成员往往会感到不悦,因为认为这样的去世时间并不兆示好运

中元节,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节”、“七月半”,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儒释道三家,在这一天都是节日,只是名称不同。道教称为“中元节”;儒家称为“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会”。

根据道家的古籍《修行记》中的记载,每逢农历七月中旬,地府的官员会降临人间,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这特殊之日,道士们会诵读道经,而那些在饿鬼道受苦的亡魂将得到暂时的解脱。

在儒家的观点中,中元节的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宗教仪式。这一天不仅是为了缅怀祖先,践行孝道,更是为了敦促人们修习仁爱,施舍他人,传播善良。

而佛教所纪念的盂兰盆节,源于古老的《大藏经》。故事描述佛陀的一位弟子,名为目犍连,他拥有超越众人的神通,但却无法帮助自己已故的母亲。在他向佛陀请示之后,佛陀建议他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为僧众进行供养,通过此善举的功德来救赎其母。目犍连遵循佛陀的教诲,最终成功助母得度。

“中元”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这一天也被许多人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参考五杂俎的资料,道教把农历的正月十五视为上元,七月十五作为中元,而十月十五则是下元。

而佛教超度的传统与中国古老的鬼月祭拜十分相似,所以中元节与盂兰盆会便融合在一起,一同传承至今。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呢?

放河灯

河灯,又被称为“荷花灯”,这些灯笼下方点燃的蜡烛或灯盏,在夜晚为水中的落水亡魂以及其他孤魂野鬼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希望为它们带去安宁。

祭祀祖先

“七月半”的这一天被称为祭祖节。传说中,此时祖先的灵魂会短暂地返回人间,与现世的家人团聚。因此,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向先祖表示敬意。

祭祀大地

除了敬奉先祖,人们还会在中元节这天,为大地和庄稼举行特别的祭祀仪式。他们会将供品撒向田地,之后烧纸,并将五彩的纸条环绕在农作物的茎上。这一仪式旨在祈求避免天灾,确保丰收。在一些地区,当地的居民还会前往后土庙,举行更为正式的祭祀。而在某些地方,人们会将麻和粮食悬挂在家门上,寄托对农业的美好祝愿。

放天灯

在鬼节之夜,放飞天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统。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通过天灯,家中的不吉之气和霉运会被驱散,飘得越远越好,让那些不好的事物远离家门。因此,家里的人都会小心翼翼地确保天灯不会落入自家领地。另一种解释是,每家都希望已故的亲人能够安息在天堂,因此,天灯被视为照亮他们通往天堂之路的明灯。

中元节的禁忌有哪些呢?

床头挂风铃

有一段久远的传说,提到床边悬挂风铃可能会吸引鬼神的注意。这些飘渺的存在,可能被风铃的清脆声音所吸引,在你沉睡时,靠近你。

夜晚上街

中元节夜,当鬼门关敞开,众多鬼魂都游走于人间。那些天生八字轻的人,最好避免在这夜晚外出。因为若你身上的气场过于沉重,这些孤魂野鬼可能会误以为你是他们的同伴,邀请你加入他们的行列。

随意焚烧冥纸

冥纸是为亡魂准备的,而金纸则是祭祀神明之用。在中元节这天,许多人会为那些路过的孤魂献上冥纸。但在此后,你必须清理残留。如果不小心,在不恰当的地点和时间点燃冥纸,恐怕会吸引更多的游魂到此。

偷吃祭品

中元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祭品为亡魂送上慰藉。这些食品和物品,是为他们准备的。私自享用,只会给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夜晚晒衣服

最好不要在中元节的夜晚外晾衣物。传说中,若孤魂觉得你的衣物好看,他可能会试着穿上,同时留下他们独特的气味。

关于“鬼”的存在,世人的看法各异。对于一些人来说,“鬼”只不过是过世的亲人或祖先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在中元节这一天,不少家庭会准备丰盛的祭品,以此来纪念并供奉他们的先人。他们坚信,这样做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年的安宁和祥和。中元节是否真的有鬼魂出没,实际上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信则有不信则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创意文斋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