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名字(汶川地震中)
要说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人民教师。然而在13年前,却有一位教师,因为一个合法却不合情的举动,招致了全民的口诛笔伐,人生也急转直下。
他的名字叫做范美忠,是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语文教师。
2008年5月12日,地震爆发后,作为人民教师的范美忠,做出了一个让众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
地震刚开始时,范美忠当时并没有太过在意,凭借自己过往面对地震的经验,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小地震,所以他告诉同学们不要慌张。
但是随后地震变得越来越猛烈,课桌甚至整个墙壁都开始剧烈抖动起来,他这才开始意识到这个地震非比寻常,房屋很可能就要支撑不住,所有人性命难保。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拔腿就跑,率先冲下楼梯,第一个跑到了足球场。
不久后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地下来,而他当时也没有离开,还参与了疏散撤离的工作。
他看着姗姗来迟的学生,问道:“你们怎么不出来?”
“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但是正因为他这个举动,他变成了全网关注的对象,很多人都在质疑他的行为——他作为一个老师,怎么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丢下学生?
这不符合很多人的对老师这个身份的期望,因为大家一致认为,老师就应该在危险的时候挺身护在学生面前,这才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行为;老师所代表着的就是无私奉献,在灾难面前应当为了学生不顾一切。
面对网络上的那些质疑,范美忠在当月22日晚上9点,在天涯的论坛上写下了一篇名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博文,里面表达了自己“逃跑”的理由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范美忠认为自己并没有任何的错,因为自己本身性格就比较怯弱和胆小。
那么在危急情况下,自己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首先去往安全的地方,甚至还来不及思考,可能根本就不会关注到周围的人。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看到他的这一番言论,大家对他的厌恶便更深了,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懦夫,在灾难的面前,身为老师却选择让学生身处险境。
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也表现得非常的自私和冷漠,大家认为这已经属于泯灭人性了,认为应该取消他的老师资格。
范美忠还为自己的言论做出了理由,他说如果这场灾难很大,危险很大的话,那自己就算留在那里保护学生,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小灾难的话,那么学生已经有十几岁了,应该本身就具有保护自己独立突破危险的能力。
他将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任何事情,认为这只是人性的主观表现,是正常的现象。
可是这些话和思想在网上却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大家依旧认为他不符合做一名教师,如果他将这种思想教给学生,那么学生肯定都会变得自私和冷漠。
大家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范跑跑”,用来批判和讽刺他的自私行为。
“范跑跑”口口声声说作为一名教师,并没有义务为学生献出自己的生命,逃跑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然而在灾难来临之际,许多教师却做出了与范美忠截然不同的选择。
映秀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抱着两个孩子,救援人员赶到时,孩子还一息尚存,张老师已经离开人世。他的手臂早已僵硬,为了救下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锯掉他的双臂。
漩口中学的老师方杰,用自己的身躯撑住变形的门框,41名学生从他的双臂下获得新生,而他永远停留在了35岁。他的妻子在这场灾难中,永远地失去了丈夫和孩子。
蹇绍奇在灾难后,冲到了学校,他的女儿在废墟下,哭喊着叫妈妈,而他忍着心痛拼命地在废墟中挖着学生,7个小时后,被挖出来的女儿已经没有了呼吸......
大难面前无数的老师牺牲自己或是家庭来拯救学生,这些无私的老师都被世人歌颂赞扬,而于此相对的范美忠却激起了民愤,自然只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唾骂。
范美忠是在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曾在全国很多地方做过教师和媒体工作,读过很多书,非常的有才华。
但之前他的人生普普通通,而在2008年的时候却因为汶川大地震突然火了起来,只是这种火是因为他变成了全民批判的对象。
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他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在为他发声。
他们表示这仅仅只是人的一种求生本能,就像突然溺水的人,在水里被人救助的时候也会不停地反抗,无意之中也可能将救他的人拉进水里面。
所以求生其实是每一个人天生的,范美忠的行为仅仅只是求生的本能,其实并没有错。
但无论如何,受舆论的影响,范美忠的事业出现了严重危机,他的文章被有心人转载批判之后,宣传得越来越厉害,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声誉。
很多记者去采访他,甚至采访学校和学生,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在电话表示:“范美忠爱职业爱学生,自己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
范美忠也对学校和学生做出了道歉,但是他在采访当中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自己并没有错,他始终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必要与教师模范的行为做对比,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求生仅仅只是本能。
“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6月14日,光亚学校校长在采访中表示:“教育部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将范老师的教师资格取消,范老师无教师资格,就如司机没有驾驶证,所以我们也不能再聘用他了。”
范美忠认为,如果因为他没有救学生就是违反了教师法,教育部门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面对记者,范美忠理直气壮地反问道:“有哪一条规定说教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学生? ”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范美忠被解聘是他所任职学校的决定,与教育部无关。
教育局决定尊重学校的意见,而且不会过多地干涉学校和这件事情。
因为范美忠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所以在事发后不久,学校就下达了正式解聘的通知,毕竟人言可畏,学校经受不住社会和家长们的压力。
光亚中学的校长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找到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面谈,认为范美忠发表的不当言论,影响恶劣,要求学校口头解聘范美忠。
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书记周泽邦则对记者表示,私立学校的教师,聘用、解聘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与教育部门无关。
对于这件事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何兵表示,这是一件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它处于人性和道德的一个极端,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所以如果范美忠被学校解聘,有需要准备上诉的话,他们愿意提供法律援助。
范美忠就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身份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其实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名教师,或许就算他做出很多维护自己的行为,最多也只会被别人说上几句,或者说甚至还有可能被人们所谅解和接受。
毕竟在那样的危难情况下,求生本能是没有任何不对的。
可正因为他是老师,人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它象征着纯洁和无私奉献,人们便不允许它被任何事物所玷污,所以范美忠才会遭到诸多的批判。
2008年6月17日,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历史学系党委书记王春梅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我们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对学校(指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开除他,我们表示赞成!”
看到这样的言论,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便觉得愤愤不平。
因为这些人认为,范美忠的行为就是一种危险情况下求生的本能,只是因为他的职业使他受到了过多的期待,于是他便让大多数人不满意,大家都崇尚品德高尚,却对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唾弃不已。
这些人认为,大家在极力去批判范美忠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灭杀一个人的生存机会。
范美忠因为这件事情,不仅遭到了大众的批判,还失去了工作,同时背负了骂名,自此他在找工作当中碰壁无数。
范美忠在还没有受到社会批判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平凡且普通的教师,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他经常会在网络上直播自己的一些教学,而他的学术上的造化也是得到大众认可的,但是因为被卷入了这场纷争当中,所以再没有人会认可他的能力。
被社会所抹杀的人不仅仅只有范美忠这样的人,大家习惯性地去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一些有着比较具有特殊意义的职业,比如老师、医生等等。
在大众普遍的认知当中,就认为这些人只能做到无私奉献,在灾难面前,在危险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样这些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大家也会一致的去称颂他们,将他们视为榜样。
而这样的人一旦辜负了他们的期待,或是做出了低于人们期待的行为,就会被当作坏人。
好与坏要如何界定?
其实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或者说本身就是没有边界的。
在很多故事里,本身是罪恶滔天的坏人,但往往因为他在最后关头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其他人,大家就会对他改观印象,甚至觉得他曾经做过一些坏事都是能够被原谅的。
与之相对的,那些被划分为好人的部分,如果在突然的某一天,忽然停止了无私奉献,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外人看来,他的这个维护就像是在做坏事,于是大家便决定将他放在自私的一类人里面,开始批判他。
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这个意思。范美忠的行为,因为牵扯到了复杂的人性,所以一直被争议。
那么范美忠他的自救行为到底有没有错呢?
大众的认知就是觉得他是错的,他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就选择丢下其他人,这样的人是自私的,就会遭到社会的批判。
其实将心比心,当我们遇到地震的时候,可能跑得比范美忠还要快,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可能因为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个家庭。
在危险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到底是选择先救其他人,还是选择自己逃跑。
那些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或者受伤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而像“范跑跑”这样的人,虽然不合情理但也不违法,不应当被全社会口诛笔伐,失去工作和原本平静的人生。
在大众朴素的道德标准里,留下来救人的人,就是最具有高的道德品质的人,而那些选择逃跑的人则是自私的人。
范美忠在危险来临之际选择逃生,那么他就是一个自私的人,所以他受到了批判。
我们在对问题作出分析和解释的时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双面性,而当一件事情变得极富有争议性的时候,它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而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问题中,大家的观点虽不一致,但是又都有着自己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在范美忠事件成为热点以后,大家对他褒贬不一的原因。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报道,范美忠曾经打算起诉包括央视在内的一众媒体,认为这些媒体用“无耻”来描述自己,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不过最终他又决定暂缓起诉,理由是“证据不足”。
2018年时,有记者采访到范美忠,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浑身带刺、直面挑战秩序的人,他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圆滑、世故。
记者问他如果可以重来,他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范美忠说:“我的想法和观点没有改变,即使是今天发生地震我还是会和当年一样。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做法,至于外界对我做出什么样的评论,我根本不在乎。”
虽然范美忠饱受挫折,但比起被人称颂的大英雄,他依然选择做一个保全自己的“自私”的人。
由于求职不顺,范美忠最后索性放弃,转而开办了一个关于国学的“私塾”,虽然挣不了太多的钱,贴补家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还是可以的。
只有那些喜欢他上课的孩子可以来他这里学习,而他也会对学生进行选择,他不喜欢的学生就不能上他的课。
范美忠觉得,双向选择的方式对于双方都公平。
如今的范美忠,每天的生活是几乎两点一线,早上会上街买菜,然后回家做饭,下午教育自己的一子一女。
趁着生活的间隙,他会守在家中书桌的一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而这段时间也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2021年12月5日,又有记者去拜访范美忠,这时候的他对记者笑着摆摆手说,“都过去了”,然后关上了房门。
或许对于范美忠而言,解释再多也没用,那就不用再解释了。只要自己能平静地生活,不管别人说什么,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完-
参考资料
范美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人民网:《北大历史系党委书记称:以范美忠为耻》
潇湘晨报:《“范跑跑”回归家庭,空降兵转行当司机……汶川地震13年,那些亲历者们怎么样了》
光明日报:《“范跑跑”的逻辑应当唾弃》
法制晚报:《"范跑跑"欲起诉央视使用"无耻"字眼侵犯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