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程万简介(抗战时期集团军司令)
抗战时期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为何都是中将?泛滥源于两点原因
1943年常德会战时期,王耀武已经晋升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74军军长,陆军中将衔。而该军时任副军长李天霞、刚刚调走的副军长施中诚,乃至于死守常德的第57师师长余程万,也都是挂二颗星的中将军衔,从集团军到军再到师级,大家一边齐,乱不乱?
吴逸志剧照
说乱确实乱,抗战时期的职务军衔确有泛滥之势,主要原因在于国民政府停止了“铨叙军衔”的晋级,而战时部队又严重扩编,所以只需要军事委员会的一张任职令,连职务带军衔一起就给升了。孙立人和廖耀湘在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时都是少将师长,一年后双双晋中将师长,廖耀湘还是黄埔六期的小弟呢。
说乱也不乱,抗战时期的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乃至于战区副职,都可以是中将军衔,因为一级和二级上将名额是有限制的,否则也不会出来“中将加上将衔”。通常来说,师长一般为少将衔,但其中资历深厚的必然也混到了中将,比如余程万那是黄埔一期生,只不过是仕途被耽搁了而已。
王耀武剧照
当时的战区正职基本为上将衔,比如薛岳、陈诚、顾祝同、卫立煌、李宗仁等一票战区司令长官,要么一级上将要么二级上将。而师级的适配军衔为少将,那么军长、集团军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或参谋长等职务,当然只能挤成一堆大家都挂中将衔,这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要注意军衔和职务只是大致配套,而不是百分之百完全对应的,所以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将大多应为军长、集团军正副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既然如此就不能抬杠,由于资历或者杂牌、暂编部队等各种原因,也会出现少将军长的情况,但集团军主官一级确实为必为中将。
李玉堂剧照
比如王耀武一年后连升第24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方面军司令官,却一直挂着中将衔,就是因为毕竟是黄埔三期,同时也触到了晋升上将的天花板。他一直到济南战役兵败被俘,也没来得及晋级,因为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郑洞国等一批战区副职,1948年的当时也仅仅是中将而已,所以王耀武亏在了资历上。
搞懂了抗战时期的军衔情况,那么解放战争期间就容易理解了,在短暂改制的1946到1947年,由步兵军长缩编的“整编师长”、集团军总司令缩编的“绥靖区司令”或者“整编军长”,基本都是中将军衔。例外的当然也有,比如整编第一师之整1旅旅长黄正诚就是中将,但毕竟是极少数,步兵师长缩编的“整编旅长”适配军衔应该为少将。
薛岳剧照
1948年5月以后番号全部恢复,不再有整编师和整编旅、整编军的建制,因此军长、兵团司令、“剿总”副总司令等职务,基本为中将军衔。所以你会发现,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第74军军长邱维达坐在一起时,都是挂两颗星的陆军中将,只有师级基本才是少将。
这个问题其实还涉及“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未必一致的问题,可以参看笔者之前的文章。而侵华日军中将的适配职务比较简单,多为师团长、军司令官和方面军司令官,下面的旅团长为少将,上面的总军则为大将,所以之间的三个职务就设置为中将(少有大将,比如冈村宁次在华北方面军时期)。
薛岳和罗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