廾匸与之对应的情侣名(细数古代称呼礼仪)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古人怎么尊称他人

既有“贬己”的谦辞,那么相应地也就有“尊人”的敬辞。本文选取几个最常用、最为人所熟知同时也最有趣的敬辞介绍给读者朋友。单字的有令、尊、贤,单字以上的有足下、阁下、兄台。

先说“令”。

“令”作为最常用的敬辞,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比如敬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更有甚者还在后面加上“大人”二字,令尊大人、令堂大人,极尽尊敬的态度;比如敬称对方的兄长为令兄,敬称对方的弟弟为令弟,敬称对方的妹妹为令妹;又如敬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敬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也写作“令嫒”)……

我们都知道,“令”乃命令之意,命令之“令”为什么会用作敬辞呢?这需要从“令”字的本义及其演变说起。

“令”的甲骨文字形 (图29),下面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上面A形的字符表示什么呢?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总结了历代学者们最具代表性的意见:这个A形的字符是木铎的象形。“铎(duó)”是大铃,个头儿很大的铃铛,以铜制成;之所以称“木铎”,是因为铜铎的铃舌用木制成。

图29 甲骨文 [令]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小宰”一职,职责之一是:“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正岁”指夏历的正月;古代天子和诸侯的宫门外有一对高高的建筑物,叫“象”或“象魏”,也称“阙”或“观”,作用是将朝廷的教令悬挂于此,供百姓观看;“治象”即悬挂于此的记载政教法令的文字。

夏历正月的时候,小宰要率领属官前去观看朝廷颁布的政教法令,同时要手拿木铎巡行振鸣,以引起百姓的注意,告诫百姓国家有常规的法律,不要触犯。郑玄注解说:“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唐代学者贾公彦进一步解释说:“云‘木铎,木舌’者,铎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也。”

“令”的甲骨文字形用A形字符表示木铎,但省去了铎舌,徐中舒先生说:“古人振铎以发号令,从卩乃以跪跽之人表受命之意。”因此《说文解字》解说道:“令,发号也。”

不过,徐锴和段玉裁等古代学者认为这个A形的字符表示“集”,聚集之意。徐锴说:“号令者,集而为之。”罗振玉先生也持此说:“集众人而命令之。故古令与命为一字一谊。”也就是说“令”和“命”最初是同一个字,后来才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字。

林义光在《文源》一书中则认为:“从口在人上,像口发号,人跽伏以听也。”

白川静先生在《常用字解》中则有非常新颖的解释:“会意,形示头戴深深的礼帽,跪受神托之人。拜受到的神托为‘令’,义指天启、神之启示,亦指天子等大人物的诏书、命令……‘令’是来自神的启示,因此,由遵从神意之义而衍生,此字有了良好、出色之义。”

综上所述,将“令”字的本义解释为振铎发令,有众多而清晰的文献支持,应当以此为准。至于“令”的引申义,张舜徽先生认为“乃以双声借令为良也”,意思是“令”和“良”古时声母相同,是为双声,因此得以假借。但是“令”训为“善”之义,更有可能是引申而来:天子的诏书、朝廷的教令是好的,令人向善的,故“令”训为美、善。比如《论语·学而》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成语“巧言令色”,东汉学者包咸注解说:“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用巧言和令色取悦于人。

“令”的金文字形 (图30),下面跪着的人形更是栩栩如生。小篆字形 (图31),下面跪着的人变形得非常厉害,以至于被许慎误认作“卪(jié)”。“卪”通“节”,节制之意。没有见过甲骨文的古代学者们都遵循了许慎的误解,将“令”释为聚集众人而节制之,其实“令”并没有对百姓加以节制之意。

图30 金文 [令]

图31 小篆 [令]

“令”当作敬辞,即由美、善引申而来,用于赞美与对方有关的人。同时,“令”的下部那个跪着的人也向我们提示着尊敬的含义。跪而听命,理所当然地表示尊敬。

以“令”敬称的称谓,比如“令郎”,犹如说“您美好而吉善的儿子”。这些称谓都很容易理解,只有“令堂”一词较为费解。那么,“令堂”为什么用来尊称对方的母亲呢?

古代的建筑物面南背北,内部分为三个部分:堂,室,房。最前面是堂,主要功能是祭献神灵,祈求丰年,不能住人;堂的后面是室,是住人的地方;室的两侧是房,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厢房、西厢房。

“堂”高大轩敞,又是祭祀的重要之地,因此古人就把一家之主的父母尊称为“高堂”。“堂”后来引申用来泛指房屋的正厅,传统上一家的主妇也就是母亲要住在东房的北部,房、室相连而没有北边的墙壁,与“堂”相望,因此用“北堂”来指代母亲的住处,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地用来称呼母亲了。《仪礼·士昏礼》中规定:“妇洗在北堂。”“洗”是盥洗用的器皿,主妇盥洗都在北堂,故又称“北洗”。《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谖草”即萱草,又称忘忧草。《毛传》注解说:“谖草令人善忘;背,北堂也。”

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游子出门远行的时候,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的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因此就将母亲的居处称为“萱堂”。唐代诗人聂夷中有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这就是将对方的母亲尊称为“令堂”的来历。“北堂”或“萱堂”用来作为对自己母亲的代称;“令堂”则只能尊称对方的母亲,如果称自己的母亲为“令堂”,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再说“尊”。

《礼记·表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这是中国文化中关于“严父慈母”的最早表述方式。《广韵》则解释说:“尊,重也,高也,贵也,敬也,君父之称也。”可见,“尊”很早就用作敬辞,“父之尊”或“君父之称”,是对国君或者长辈的敬称。

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著名的《颜氏家训》,在《风操》篇中记载了当时的江南风俗:“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风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高秩”指职位高。

“尊”当作敬辞,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比如敬称对方的父亲为尊上、令尊、尊大人,敬称对方的母亲为尊堂,敬称长辈为尊长,敬称同辈为尊兄,恭敬地询问对方的姓名要问“尊姓大名”……至于对国君的敬称,“至尊”的称谓更是尽人皆知。

我们来看看“尊”的字形演变及其义项的演变。“尊”的甲骨文字形之一 (图32),上面是一只酒坛子,下面是双手,双手捧着酒坛子。甲骨文字形之二 (图33),左边添加了一个表示升高的字符,也就是“阜”字,意为奉献登进。金文字形之一 (图34),下面的两只手没变,上面的酒坛里装着酒,因为是陈酒,酒和酒糟下沉,用酒器中的两横来表示。“酉”的上面那两撇像浮出的水形,也有人说是酒满了要浮出来的样子,还有人说表示挥发出来的酒气。金文字形之二 (图35),左边还是表示升高的符号。小篆字形 (图36),下面简化成了一只手(寸)。

图32 甲骨文 [尊]

图33 甲骨文 [尊]

图34 金文 [尊]

图35 金文 [尊]

图36 小篆 [尊]

《说文解字》:“尊,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廾”即“拱”字,两手捧物之形。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小宗伯”一职,职责之一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六尊是六种注酒器,即许慎所引的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牺尊是牛形的盛酒器,背上凿孔注酒,另一说是在尊的腹部刻画牛形;象尊是象形或凤凰形的盛酒器,另一说是用象牙或象骨装饰;著尊是殷商时期的尊,著地无足,即立在地上,没有尊足;壶尊是以壶为尊;太尊是用瓦制成的,太古的瓦尊;山尊是刻画山和云形的酒器。这六尊用来祭祀和接待宾客。

作为盛酒器,尊的形状是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常饰以动物或山云形象,如同六尊那样。段玉裁解释说:“凡酒必实于尊以待酌者。郑注《礼》曰:‘置酒曰尊。’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犹贵贱本谓货物,而引申之也。自专用为尊卑字,而别制罇、樽为酒尊字矣。”向人敬酒是一种尊重的表示,因此“尊”字引申为尊重、尊敬之意,而“酒器”的本义被新造的“罇”、“樽”所替代。

不过,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则认为,表示尊卑之“尊”的本字应该是那个带有升高符的字形,意为双手捧着酒器上前奉献给国君或长辈,即所谓“奉献登进”;而“尊”仅仅是酒器的象形,但是后来借“尊”为尊卑之“尊”,于是带有升高符的那个字就废弃不用了。

这就是“尊”字作为敬辞的来历。有趣的是,“尊”还有一个同义的字“严”,合称“尊严”,因此“严”也可以用作父亲的代称,比如敬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敬称对方的父亲为“令严”。所谓“严父慈母”,相应地,“慈”也就顺理成章地用作母亲的代称,比如敬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敬称对方的母亲为“令慈”。

我们看古书,国君的专有称谓“至尊”的前面,还常常加上一个“九五”,称作“九五至尊”。“至尊”已经到了极致的顶点,为什么还要用“九五”来加强语气呢?而且,为什么偏偏要用“九五”这两个数字来指代,而不是使用别的数字呢?原来这跟“九”和“五”在中国数字序列中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两类,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阳数又称天数,阴数又称地数。《周易·系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古人认为“地数杂而不纯,天数纯而不杂”,天数中九为“数之极也”,因此九的地位最高。五则居中,《说文解字》:“五,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这是五行之说,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因此五的地位仅次于九。九最高,五居中,取至高和中正之意,故称皇帝为“九五至尊”。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一称谓出自《周易》。《周易》第一卦为乾卦,乾者,天也,皇帝乃天之子,因此乾卦就是皇帝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纯阳、极盛之相。六条阳爻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最下是初九,最上是上九(九六)。其中九五的卦象最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解释说:“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此“大人”落实在现实中,不是皇帝还能是谁?因此就用“九五”来指代皇帝。

上九的卦象是“亢龙有悔”,亢,极也,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不免败亡之悔。孔颖达解释说:“九五天位,有大圣而居者,亦有非大圣而居者,不能不有骄亢,故圣人设法以戒之也。”因此后人将骄横无德之君称作“亢龙”,但是没有一个在位的皇帝愿意自称“亢龙”的。这就是为什么不用比“九五”更高的“上九”来指代皇帝的原因。

再说“贤”。

让我们重温一下上文所引《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的江南风俗:“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

“贤”当作敬辞,比如贤弟、贤侄、贤甥、贤妻等等,比如敬称夫妻为贤伉俪,用以敬称别人,毫无疑问是赞美他人的美好品德。但是奇怪的是“贤”的下面为什么会是“贝”?“贝”是古代货币单位,从贝的字都与钱财有关,那么,难道钱财多就意味着“贤”吗?这个疑问肯定会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

其实,“贤”最早并不从贝,而是写作“臤”,读音相同。我们来看看“臤”的甲骨文字形 (图37),左边是“臣”,右边是一只右手。“臣”字形中的大眼睛非常突出,而且还是竖立着的。甲骨文大家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解释说:“以一目代表一人,人首下俯时则横目形为竖目形,故以竖目形象屈服之臣仆奴隶。”

图37 甲骨文 [贤]

也就是说,人在低头的时候,从侧面看上去,眼睛就是竖起来的。奴隶既不能抬头看主人,又不能正面直视主人,所以“臣”字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男性奴隶的模样。也有学者说古代抓获战俘,刺瞎一只眼睛以为奴隶。《说文解字》:“臣,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其实这并不是“臣”的本义,“臣”的本义是男性奴隶。“臣”既是奴隶和俘虏,那么就要屈服于主人,因此把对应于“君”的臣子也称作“臣”,古代官吏便在国君面前自称“臣”。

《说文解字》:“臤,坚也。”段玉裁注解说:“谓握之固也。”即“臤”是坚固的意思。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解释说:“臤像手执俘虏及罪人,恐其逃亡,故执之甚固,因引申为凡坚之称。”主人或者国君用手牢牢地、坚固地掌握着奴隶或者臣子的命运,这就叫“臤”。

许慎又说:“古文以为贤字。”“臤”是“贤”的本字,汉代碑刻中还多用这个本字。比如记述江苏溧阳长潘乾品行和德政的《校官碑》,用隶书写道:“亲臤宝智。”“师臤作朋。”《袁良碑》的碑文也写道:“优臤之宠,于斯盛矣。”都是用的“臤”这个本字。

“贤”的金文字形 (图38),下面添加了一只“贝”,从此引发了后人的疑惑。流沙河老先生就在《白鱼解字》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贝是货币就是钱。人贤不贤,看他有无德才,不是看他有钱无钱。汉碑多见贤字不要下面的贝,只要上面左臣右又,就当作贤字讲。这倒吻合腐儒‘君子耻言利’的作派,但是难以解释不要贝的左臣右又之字为何终被淘汰,为何后人非要下面添贝写成贤字不可。如此说来,贤字为何从贝,疑问仍旧存在,等待解释。”

图38 金文 [贤]

紧接着,老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猜想:“臣是嗔的象形字,画一只嗔大的眼睛。又是右手的象形字,画一只伸出的右手。下面来一个贝,意思是眼明手快会搞钱,这就叫贤。古代国王没有一个不需要这样的贤臣。”

流沙河先生真是人老心不老,居然能想出如此富有童趣的解释来!不过这种解释纯属个人的猜测,并没有文献支持。

《说文解字》:“贝,海介虫也。”晚清学者宋育仁解释说:“海介虫,海中所生介虫也。介者肉内而骨外,龟之属。”其实所谓“介”就是“甲”,指贝类的外壳。如此说来,“贝”这个字专指海贝。白川静先生认为这种海贝就是子安贝,而且甲骨文和金文中所有的“贝”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子安贝的形状,“子安贝产于南海,生活在内陆地区的殷人、周人视之为珍奇异宝”。因此在金属货币普及之前,就用贝作为货币。

这种海贝为什么称作“子安贝”呢?这是因为古时妇女生产时,产婆会将这种贝放在产妇手中,令她紧握以便用力产子,同时也是祈求母子平安的意思,故称“子安贝”。子安贝还用作祭祀的器具,台湾的原住民至今还保留着“子安贝祭”的习俗,传说他们祖先的灵魂就藏在子安贝里。商代墓葬中曾经大量出土过这种贝类,可见它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许慎又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几句话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变迁史。上古的时候,使用贝壳作货币,就像占卜使用龟甲一样,贝壳和龟甲极其相似,因此许慎当作一类来说。到了周代,开始用金属铸钱,称作“泉”,意思是像泉水一样流淌而不会壅积。周代有泉府的官职,负责掌管国家的税收。又可称“布”,意思是遍布于外。到了秦代,开始使用“钱”的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子安贝产于南洋,离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十分遥远,那么,即使子安贝通过贸易传入了中原地区,因路程的遥远仍然极其珍贵。那么,“贤”之所以下面从贝,就意味着主人或者国君用手牢牢地掌握着奴隶或者臣子的命运,驱使他们去寻找子安贝,进而引申为为自己创造财物。这才是“贤”字的本义!即“贤”的本义是多财物。

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以财分人谓之贤。”正是用的本义。而段玉裁也注解得非常正确:“引申之凡多皆曰贤。”《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诗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意思是大夫分派不公平,我从事的差役很多很多。因为事情多而辛劳叫“贤”,就是引申义,后来又引申出现在的用法——多才多能,品德美好,贤人、贤士、贤臣、时贤、贤惠等等都是用的这个引申义。

不过,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说文解字》的释义为:“贤,多才也。”段玉裁注解说:“贤本多财之称。”正符合我们上述对“贤”字金文字形的解说。但是张舜徽先生却在《说文解字约注》中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从贝之贤,则后增体也。贤字必从贝者,盖后人附会于宝贤之说,从而加偏旁耳。自戴侗谓货贝多于人为贤,段氏注本且改许书说解为‘多财’,皆泥于此字从贝,必求有合于资财之义。”

戴侗是南宋学者,张舜徽先生认为戴侗和段玉裁将许慎的释义“多才”改为“多财”是错误的,是附会后增的“贝”而强为之说。

以上就是“贤”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演变,正如段玉裁所说:“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贤”当作敬称即由此而来,意为恭维别人多才多能,品德美好。

足下

再说“足下”。

“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

乐毅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同辈之间互称“足下”的例子则更多,此不赘言。

人们会觉得这个敬称很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称呼,怎么能把对方称为脚下呢?原来,这个称谓的由来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晋人嵇含所编撰的《南方草木状》中引述了一条西汉幽默大师东方朔在《琐语》中的记事:“木履起于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刘敬叔所著《异苑》卷十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再后来,南朝梁的文学家殷芸所著的《小说》一书中则写道:“介子推不出,晋文公焚林求之,终抱木而死。公抚木哀嗟,伐树制屐。每怀割股之恩,辄潸然流涕视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言,将起于此。”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源自晋文公和介子推(也写作“介之推”)。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国外十九年,颠沛流离,有时候在流亡路上实在没有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重耳是位贵公子,哪里吃得下野菜?随从的侍从介子推看到这种情形,就不声不响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成一锅肉汤,端给重耳吃。重耳把肉吃完,把汤喝光,吧嗒吧嗒嘴巴,意犹未尽地说:“哎呀,还是肉汤好喝啊!老介你真有本事,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这块肉的?”介子推说:“我看公子吃不下野菜,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怎么样,俺的手艺还不错吧?”重耳一听,非常感动。

回到晋国之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著名的晋文公。刚刚即位,晋文公就开始大行封赏,把逃难时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这些人也毫无愧色地接受,有的人甚至还嫌官职太小,向晋文公求更大的官。

介子推实在看不下去了,对母亲说:“公子当上国君,那是天意使然,如今这些人居然恬不知耻地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向国君伸手要官,这简直是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我怎能跟这些人相处?”

母亲回答道:“你为什么不学学他们,也求一个官职?光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介子推说:“我明明知道这是错的还要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更大了!”母亲于是对儿子说:“那咱们不与他们为伍,干脆去隐居吧。”母子二人便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里面。

晋文公准备封赏介子推,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他。有人告诉国君介子推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就派人劝说介子推出山当官。介子推脾气很倔,死活不肯出山。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以为如此一来介子推非得被烧出来不可。没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强,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给烧死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晋文公的预料,晋文公非常悲伤,抚摸着这棵树痛哭不止。哭完了,晋文公令人伐下这棵树,让鞋匠做成一双木屐,天天穿到脚上,以此纪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还常常看着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后人因此就用“足下”表示对对方的尊称。

不过,在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作的集解中,南朝宋的学者裴骃引述蔡邕的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如此说来,“足下”之称,意味着不敢直视对方,犹如说:我只敢盯着您的脚下说话。

东方朔《琐语》、刘敬叔《异苑》和殷芸《小说》都是小说家言,更原始的文献《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介子推被烧死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仅仅简单地记载道:“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按照这个记载,介子推一直隐居到老死,称得上寿终正寝。《史记·晋世家》则记载道:“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都没有介之推被烧死的情节。

因此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蔡邕的解释则更为可信。但是不管怎样,“足下”的称谓却就此流传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更多是用在书面语或者书信之中。

更有趣的是,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寒食节竟然也跟介子推这个莫须有的故事扯上了关系。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离事》篇中写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火食”即吃熟食。这显然是太原郡所辖的介休一带的风俗。

《后汉书·周举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所谓“龙忌”,“龙”指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其中的心宿二乃大火星,寒食禁火,故称“龙忌”。“爨(cuàn)”指烧火做饭。根据这则记载,可见东汉时的寒食节在盛冬季节,而且长达一月之久!周举革除了这一陋俗之后,久经演变,才最后定型为春季举行,历代相沿。

不过,据《周礼》载,周代时已有禁火之制:“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用木铎警示众人实行火禁,这是因为仲春时节天干物燥的缘故。这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晋人将之附会到介子推身上,无非是为了纪念他而已。

介子推的“割股之功”竟然一举敷衍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两大事件——“足下”的敬辞,寒食节的民间习俗——真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阁下

再说“阁下”。

在一些隆重的场合或者问候的书信中,常常尊称对方为“阁下”。不知道这个词的来历的人,甚至常常误以为这个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因为在很多欧美影视剧或者两国的外交场合,这个称谓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比如“总统阁下”、“大使阁下”之类的称呼。殊不知这是最正宗的中国古代的礼貌用语,而且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这还是一个误用了两千多年的称谓!

首先需要辨析的是,在古代,“阁”和“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读音相同。

《尔雅·释宫》:“所以止扉谓之阁。”郭璞注解道:“门辟旁长橛也。”《说文解字》:“阁,所以止扉也。”段玉裁注解道:“门开则边旁有两长橛,使其止而不过也。”也就是说,开门之后,为了防止门扇自动合上,用两根长木桩放置到门扇两旁,这两根长木桩就叫“阁”。

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句读》中对郭璞的注解进一步加以解释:“‘旁长橛’者,谓门开之后两旁地下有孔,以橛通其中,以止其扉,使之不动,今都城各门皆然。”意犹未尽,他又在《说文释例》中再次解释说:“凡门扇太大者,既开之后,无所附丽……于是以木或石,凿为幞头形。一半卑处,承门之下;一半高处,倚门之面。是门庋阁在上,故谓之阁。”

“幞(fú)头”是古代男子所戴的一种四脚头巾,“庋(guǐ)”是放东西的架子。王筠的意思是说:这两根长木桩凿成四脚幞头的模样,一半放在低处,抵住门,一半放在高处,倚住门。就像两扇门放在这两根长木桩上一样,因此称“阁”。

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也说:“今俗犹用木或石止门之自掩,盖即阁之遗意。”今天的中国农村,大门里侧的两旁仍然还有这样的长木桩或者同样功能的长石条。

“阁”字既明,那么读音相同的“閤”呢?《说文解字》:“閤,门旁户也。”段玉裁注解道:“汉人所谓閤者,皆门旁户也,皆于正门之外为之。”也就是说,大门旁边另开的小门叫“閤”。《玉台新咏》收录的东汉时期的乐府诗歌《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的诗句,意思是新娶的妻子从大门进来,而被抛弃的妻子则从旁边的小门被赶了出去。

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提供了一个佐证:“湖湘间造大宅者,多于正中大门之旁,别为小门以通出入,名曰脚门。脚即閤之双声语转也。”今天农村的大宅院或城市的四合院中仍然有这样的小门、偏门。

《尔雅·释宫》又解释了闱、闺、閤三个字的区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閤。”闱、闺、閤,三道宫中的门户,一个比一个小。宫门一入深似海,因此闺闱和闺閤由宫中之门引申而借指内室;后世礼教对女人的束缚越来越严厉,女人被困于家庭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闺闱和闺閤又引申特指女人的卧室。

“阁”和“閤”形近音同,后人不察,一概将“閤”误写作“阁”,将“闺閤”误写作“闺阁”,将“内閤”、“閤下”误写作“内阁”、“阁下”。这一误可就误了两千多年!

至于“閤下”的称谓,据唐人赵璘所著《因话录》记载:“古者三公开閤,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閤,所以世之书题有‘閤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閤下’,虽出于浮薄相戏,亦是名分大坏矣。”

赵璘所谓的“三公开閤”,《汉书·公孙弘传》中有形象的记载:“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被荐举者中居首位的称“举首”,平民称“徒步”。公孙弘从“徒步”官至宰相,于是建了一座客馆,打开客馆东边的小门招揽贤士。颜师古注解道:“閤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而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官属也。”

为什么要开东边的小门呢?这是因为贤士不是宰相的下属,为示尊重起见,在正门之外特意开“东閤”延请入内。凡是能够进出“东閤”的都是贤士,故以“閤下”敬称。相应地,开閤的宰相被称作“閤老”,唐代时“舍人年深者谓之閤老”,这是对资历深的中书舍人的敬称;“两省相呼为閤老”,这是对中书、门下两省属官的敬称。

《新五代史·杂传》中记载了一则唐代的制度:“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群臣,曰入閤。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閤门而入,百官俟朝于衙者,因随以入见,故谓之入閤。”

皇帝每天上朝,在宣政等前殿见群臣,称作“常参”,即固定时间参拜之意;初一和十五祭祀先帝的陵墓,因为有思慕祖宗之心,不是正式的朝政大事,因此不能在前殿见群臣,而要在旁边的便殿见群臣,称作“入閤”,意思是群臣从便殿进来朝见。宣政殿是前殿,称“衙”,正式的朝见时要有相应的仪仗,以显示皇帝的威仪;而紫宸殿属于便殿,就像正门旁边的小门一样,故称“閤”。皇帝在便殿见群臣,正殿的仪仗队要从便殿的小门进入,百官也跟着进入朝见,因此就叫作“入閤”。后来加以引申,把进入中央官署做官也称作“入閤”。

段玉裁说:“凡上书于达官曰‘閤下’,犹言执事也。今人乃伪为‘阁下’。”赵璘则感叹“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閤下’”乃“浮薄相戏”、“名分大坏”,殊不知连“閤下”一词都误为“阁下”了!

这就是“閤下”一词误写作“阁下”的来龙去脉。今天所有与做官有关的词组,比如“入阁”、“内阁”、“组阁”等等,其实都是错误的。虽然早已约定俗成,但是因为将“閤”误为“阁”,以至于人们再也不明白“閤”和“阁”的本义了,甚至有的辞典望文生义,把“阁下”的尊称解释为“我在您的阁楼之下”,真是令人浩叹!

兄台

最后说“兄台”。

朋辈之间相互敬称“兄台”,这个敬辞至今还在使用,更多的是用在书面语或书信之中。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敬辞到底是怎么来的,甚至还有人解释为“兄在台上我在台下”,因此用来表示敬意。这种解释非常可笑,原因在于不懂得“台”字的特殊含义。

首先需要辨析的是“臺”和“台”。在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如今统一简化为“台”。

《说文解字》:“台,说也。”“说”通“悦”,“台”也就通“悦”,喜悦的意思。而“臺”字呢?《说文解字》:“臺,观,四方而高者……与室、屋同意。”也就是说,用土筑成、四面而高、可以供人观望的建筑物叫“臺”。“臺”由此引申为古代中央官署之名,比如尚书臺、御史臺等等。

那么,“兄台”之“台”,到底应该是“台”还是“臺”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已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辨析:“台,三台,星名,古以三台喻三公,故以‘台’表示敬称,如兄台、台启、台照等……表示敬称的台,后代多有误作臺的。”

王力先生的观点有一个重要的参照,即明代学者黄生所著《字诂》一书中的辨析:“今书启中所用台字,如台候、台照、台禧之类,盖相尊之称。尊莫过于宰相,故取三台之义。又曰台下、阁下、臺下,阁与台同意,臺则执宪之官所居,尊稍次于阁者也。今俗遇书柬中台字,辄误以臺字呼之,不知何说。抑或有用台、臺者,势必不能不分为二音矣。独于单台字,则异口同声读之曰臺,亦何不思之甚。”

两位学者的意见是:“兄台”之“台”应为“台”,而不能用“臺”。“台”作为敬辞,取“三台”之义,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三台”。

《后汉书·杨震列传》开篇就讲了一则杨震出仕前的故事:“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冠雀,即鹳雀;鳣,通“鳝”,鳝鱼;都讲,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唐代学者李贤注解说:“鳣鱼长者不过三尺,黄地黑文,故都讲云‘蛇鳣’,卿大夫之服象也。”汉代卿大夫的官服乃“黄地黑文”,黄色的底色,黑色的花纹,和鳝鱼的模样相同,故以此作比喻。

杨震是著名学者,矢志问学而不愿做官。这一天他讲学时,有鹳雀衔着三条鳝鱼飞到讲堂前,协助杨震讲学的都讲上前说:“蛇和鳝鱼都是卿大夫官服上的形象,三条鳝鱼象征着三台之位,先生要发达了。”果然,杨震后来官至太尉。

什么叫“三台”?《晋书·天文志》载:“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原来,“三台”是星名,地上的“三公”就是比照着天上的三台星而设置的。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仅次于皇帝的最高官员。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面向槐树而立,因此也称三公为“三槐”。“三台”、“三槐”合称“台槐”,代指宰辅之位。

那么,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三公”为什么可以比照“三台”?“三台”之“台”果真应该写作“台”而不是“臺”吗?

“三台”还有两个别名,是解开这个疑问的钥匙。《史记·天官书》载:“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即是“三台”的第一个别名。何谓“三能”?裴骃集解引述苏林的话说:“能音台。”此外并无对其含义的解释。

唐代学者司马贞索隐引述孟康的解释说:“泰阶,三台也。”“泰阶”即是“三台”的第二个别名。何谓“泰阶”?据《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愿向汉武帝“陈《泰阶六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三阶不平,则五神乏祀,日有食之,水润不浸,稼穡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宁,故治道倾。天子行暴令,好兴甲兵,修宫榭,广苑囿,则上阶为之奄奄疏阔也。’”

这段话很好理解,不再翻译为白话文。按照黄帝《泰阶六符经》的说法,“泰阶”即天上的星宿所对应的人间的三阶,三个等级制的阶梯。“泰”通“臺”,“泰阶”即“臺阶”。这也就是“臺阶”一词的由来,绝不能写成“台阶”。“臺”的本义是高台,登高台必须一阶一阶、一级一级地攀登,上阶、中阶、下阶之“三阶”正是从这个本义引申而来,因此“三台”的别称“泰阶”即“臺阶”,相应地,“三台”之“台”必须写成“臺”而不是“台”。

另外,“台”是喜悦之意,三台星的命名跟喜悦完全扯不上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三台”之“台”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臺”,而不是像黄生和王力先生所说的“台”。正如同上阶、中阶、下阶这一等级制的三臺星的命名,“三公”的官名也是按照等级制制定的,因此可以比照“三臺”。至于“三能”的别名,除了音同之外,“能”者,胜任也,很可能是形容“三公”的贤能。

“台”这个字之所以成为敬称,正是由“三臺”及其对应的“三公”而来,朋辈之间互称“兄台”,跟都讲恭维杨震很快就要做“三公”之类的大官是一个道理。此外,“台鉴”是请对方审察、裁夺的敬语;“台照”也是请对方鉴察的敬语;“台启”是写在信封上的敬辞,敬请启封的意思;“台安”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台讳”是询问对方名字的敬辞;“台甫”则是询问对方表字的敬辞;“台候”用于问候对方的寒暖起居……

这才是“兄台”之“台”作为敬辞的真正来历,而且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兄臺”。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完美小羊p2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