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家谱(清代大理寺少卿何曰佩为德庆)
德庆佛果何氏,自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始祖佛果翁来德庆至今已六百余年,族人已数万。该系族谱,自明朝崇祯年间,琼宇翁创修,后《何氏族谱》又于清康熙、乾隆、咸丰以及民国十三年续修,最近一次修谱在2018年(共和国六十九年)。
乾隆《何氏族谱》
重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由来旧矣。所以联宗谊,明长幼,辨尊卑,典至重也。吾家族谱修自国初,迄今百有余年,子姓藩衍,城聚乡居,纷然难纪。先大人常叹息谕珮重修,珮有志久矣。顾珮自通籍以来,候影花砖,历膺卿寺,竭蹶未遑也。戊甲春,乞假归里,适理尝芬池祖叔、德钦弟、观政殿元侄亟欲重修族谱,族众咸乐从之,而珮之初志亦遂矣。祖叔因命珮作序。珮思吾族支派源流,相国象冈翁①、文林衍周翁②旧序言之详矣,予小子复何庸置喙耶?第闻昔朱太史竹坨氏③有言曰:古者睦族之道,必先修谱以联之,使之相爱相保,各安本族,咸期于德行道艺之归。虽支分派,而一脉感孚,情谊自笃,此百世之计也。今之治家者,惟生产是营,其于睦族之典,或弃而不省,谱牒不明,长幼尊卑乖其分,至相凌相诟,侪于路人。先王维世持民之道衰矣,使有家者皆克明其谱牒,礼文之相紏,酒食之相治,有无之相通,毋挟富以轹其贫,毋挟贤以傲其长,庶几可以联族人之心,长保其室家,而不乖乎先生王以族教安之义。珮窃嘉此数言深切着明,可为睦族标准,愿持之以为吾族劝。敬述其语,以副先大人之谕,以慰族聚之望,未知与惓惓重修之意尽有合焉否也?是为序。
乾隆五十四年岁次已酉秋月朔日,十四世孙曰佩④谨识。
注:
①、象冈翁: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香山(今中山)小榄人。崇祯六年(1633年),擢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崇祯七年(1634年),加文渊阁大学士,后罢官回乡。在广州受何修邀请为德庆《何氏族谱》撰序。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隆武皇帝召何吾驺任内阁首辅。隆武二年(1646年),晋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因何吾驺曾任内阁首辅,故文中称之为相国。
②、衍周翁:十一世何濂,字衍周,号睡庵。康熙十四年(西元1675年)中举,初任吉安府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知县,后转任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池州市)知县,因清白传家而载入《德庆州志》,可谓人如其名,名符其实。今有一则故事可反映衍周翁之“廉”,民国初年,德庆何家有一青年,被军阀拉去当兵,北上作战,因军事失利,队伍失散,就想着趁机逃回德庆。苦于两手空空,被迫沿途行乞,途径江西省泰和县,向一个老人乞助,老人见其年青力壮,问何故为丐,并询问姓名籍贯。青年就将姓名籍贯详细告知,并且说:太祖何濂公,曾为贵县知县。老人听闻此言,乃曰:原来你是何太爷之后,何太爷在此为官多年,清廉公正,德泽民心,至今有口皆碑,于是老人向乡邻传播,听到的人纷纷解囊相助,由此得到路费,得以安然回家。
③、朱太史竹坨氏: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 词人、学者、藏书家。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清词三大家”。
④、何曰佩,字缙华,号苍水,亦是何濂曾孙。少年丧母,庐墓三月,人名其居曰“孝子庐”。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中举,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检讨,历任京畿道御史、河南道御史、礼科给事中,后升礼科掌印给事中、鸿胪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参加过乾隆皇帝举行的千叟宴。为人不慕虚名,不为私利,任官30年,从不经营家业。评议官员政务得失,秉公谨慎,没有人敢向他讲私情。向上奏事,切中要旨。一次,被派任顺天乡试分校官,一位有权势的官员出面说情,要求把女婿选上举人,主试官及其他分校官都徇情同意,但找不到试卷加批,知道是分配在何曰珮负责的范围之内,就把循情意思透露给曰珮,要曰珮办理。曰珮不同意,反把这个人的名字抹去。直到公榜,这个有权势的官员也无可奈何,称他为“铁门限”。桐城人汪志伊,是曰珮选拔的读书人,家贫,在京师无能力租房居住,曰珮把他安排到自己家里,与跟随他任职的姻戚李象楠一同居住,有饭同食,有衣同穿,同等供给生活用品。志伊被选拔任灵石知县,刚巧曰珮的门生觉罗长麟亦奉派出任山西臬司,曰珮便向长麟介绍志伊才干,吩咐长麟量才录用。志伊办事认真,雷厉风行,作风与曰珮一样,后来一直任至督抚,成为一代名臣。曰珮殁,家贫不能举办丧事,还是由他的门生长麟捐资殓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