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七大禁忌(冬至节气将至)
很多时候,总觉得时间还早,一看日历才知道,原来这一年又要过完了。时间到现在,已经来到了12月底,明天就是冬至了。具体地说,冬至是在12月21日23时59分。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又是一个传统节日,古时候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因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在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吃汤圆等习俗。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一年当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同时也是一年当中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过了冬至,随着太阳高度不断升高,日照时间逐日增加,天气会逐渐转暖。因此,古时候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由于冬至的这些特性,古人总结出来了一些冬至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宜3事,忌2事”,具体都有哪些呢?
冬至适宜做3件事
1、护阳御寒
冬至这一天,虽然不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但也要尤为注意防寒保暖。前文提到,“冬至一阳生”,但这个“阳”是初生的“阳气”此时还是非常微弱的。不仅自然界中阳气初生,中医认为,冬至开始,人体中的“阳气”也是开始越来越多,但在冬至这一天,也要呵护好初生的阳气。如何保护呢?最重要的就是防寒保暖、护阳御寒。
古人认为,冬至尤其要做好脚部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脚是人跟大地连接的部位,寒气容易从脚部侵入人体。古时候就有冬至节气,给亲人送鞋袜的习俗,直到现在,一些地区依然流行送鞋子。《酉阳杂俎》中记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冬至“阳生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因此以前的冬至也叫“履长节”。
2、多睡适补
人天生的生物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冬至白昼最短,天黑早、天亮迟,相应地人们就应该多睡觉,延长睡眠时间,以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黄帝内经》中就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睡觉的时间也要遵循夜长昼短的规律,天睡我睡,天醒我醒。
3、潜藏
冬天是天寒地冻、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而冬至又是阳气初生的日子。因此,冬至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冬至忌2件事
1、冬不坐石
俗话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尤其是身体抵抗力不足的老人,更应该注意。原因在于,夏季多雨潮湿,木头会吸收潮气,如果坐上去,潮气很容易侵入人体,导致身体患上一些风湿性疾病。冬天的石头上寒气多,直接坐石,寒气会侵入身体内,导致患上一些风湿性疾病。
2、忌早起
有的老年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经常一大早就起床出去锻炼。但在冬至,早上太阳未出,寒气还很多,应该等到太阳升高、气温回升之后再外出锻炼,可以晚一点起床。
冬至节气其实有很多要注意的方面,以上只是介绍了关于养生的一些宜和忌,大家可以多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