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习惯(年关将至)
正所谓“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2022年迎来尾声,面对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而这也正是一种文化传承。
春节,是中华最悠久的节日之一,早从上古时代便流传至今,是真正属于华夏儿女的节日,正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我们华夏儿女,早从远古时期便以祭祀之名敬天地,之后演变为专门的春节庆祝新生。
正是因为春节来源已久,到了现代也生出了不同的习俗,比如北方春节包饺子,南方春节吃汤圆等,尽管习俗上有差异,但对于新春的祈福之心却都是相同的,时至今日,过年期间的习俗你记得多少?禁忌规矩你知道吗?
一避春联错贴
众所周知,过年期间是一定要贴春联的,而之所以贴春联,是因为在古代,百姓对神鬼十分敬畏,为了避免在新的一年有鬼怪侵害,家家户户将桃符贴在门上,以求平安。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形容人们更换桃符时的景象,随着时间变化,桃符慢慢演变成春联,虽然更换昵称,但依旧表达辟邪的意思。
正因为春联有辟邪的重要性,所以在贴的时候一定要贴正,否则家里就可能遭受鬼怪侵害,当然了,这只是古代的说法,对于现代人来说,春联主要图个喜庆,新的一年,关键还是看自身努力。
二忌除夕熄灯
对于古代人来说,除夕指的是岁末最后一天夜晚,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因为正值交替时机,家家户户的祖先都会趁着这个时间来到人间,陪伴自己的子孙后代。
正是因为老祖宗会到来,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了“守岁”的习俗,在除夕的夜里点燃灯火为祖先指路,表达“除夕晚上不熄灯,新年家运好乘风”的寓意。
除此以外,除夕不熄灯还有一层寓意,便是吓跑年兽,防止它夜里捣乱,破坏新旧交替,到了现代,家家户户也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三知鱼肉不尽
众所周知,过年期间只要在饭桌上,那必定是鸡鸭鱼俱全,人人吃的心满意足,自家乐得团聚幸福,但在大年三十吃鱼时,却有规矩被许多人忘记,那便是吃鱼时,不能吃完,必定要留下鱼的头和尾巴,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鱼”与“余”同音,在吃鱼的时候,留下鱼的身体部分,表示“年年有余”,寓意新的一年能够留住财富,讨个好彩头。
至于为什么留下头和尾,因为鱼头表示新的开始,鱼尾代表旧的结束,有新旧接替之意,主要还是图个喜庆。
四避正月剪头
过年期间,许多习俗人们可能会不记得,但对于正月不剪头这件事,却记得分外清楚,这是因为,正月剪头事关亲舅舅的性命,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古代,人们注重传统,对于祖宗更是十分敬畏,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可以说是连接血缘的重要凭证,所以正月不剪发,有思念旧朝,怀念祖宗的意思,但思念旧朝,简称为“思旧”,与“死舅”谐音,所以正月不兴剪头发。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源自清代颁发的剃发令,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统一发型,强行要求汉人把盘头变为辫子,为了怀念曾经,汉人决定每年正月不剃头,但为了不被统治者察觉,便谣传为“死舅”一说,由此有了正月不剪头的传统。
当然了,一个人的生死并不能被另一个人掌握,正月不剪头的习俗并不需要刻意避开,但也无需反对这样的习俗,毕竟这是传承下来的文化,在长辈心里扎了根。
小结
过年的习俗禁忌还有很多,但对于春节的喜悦始终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年一度团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充满对新年的期盼,正所谓“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希望在崭新的兔年,每家每户,都能迎来自己的喜悦,过一个平安幸福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