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服装店名大全(唐代宫廷女性服饰)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唐朝可以被认为是最鼎盛的时代,是当时中华民族与亚洲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唐代宫廷女性服饰形态各异,色彩绚丽,新颖大胆,将女性服饰的精华汇聚在一起,成为唐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从他们的服饰装扮上,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审美风尚,服饰对于唐代女性来说不仅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对当时自身情感的表达,是一种自我实现。

唐代女性服饰的形成背景

每一个朝代的服饰风格都与当时朝代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服饰本身最能直接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服饰的创新、改变以及发展都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产力上找到原因。

1、唐代政治环境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了大唐王朝,开启了近三百年的统治。在得到了前朝的前车之鉴,唐朝统治者为了稳定民心,实施了不少体恤民众,稳定社会的政策。通过前期的开明政策,使得唐代得到了稳定高效的发展,成就了当时的“贞观之治”。

由于隋炀帝所造成的天下大乱,使得人口数量骤减,唐初仅有两百余万户,且唐初瘟疫肆虐,引发大批量的人口死亡,朝廷拨款设立救助机构,为百姓进行救治,大大降低因疾病去世的人数,为了尽快摆脱人口稀少的局面。

唐初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刺激人口出生的决策,另外,因丝绸之路来唐朝进行贸易往来的商人会有一部分选择在唐朝定居,唐朝对这些外来商人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政策。

因此,当时长安城有十分之一是外来人口。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口的持续增长,充足的人力是后期经济复苏的坚实后盾。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总结前朝的教训时得出:“当国君的法则,必须先保存老百姓,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如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塞肚子,肚子虽然饱了,人却死了。”

这段话体现出了百姓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这就像战国时期的荀子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白居易曾歌颂当时唐朝统治者的德政,写道:“三千怨女放出宫,四百死囚来归狱。”

在公元628年,宫中遣散了三千余宫女,自行婚配。同时,四百名死囚按照与唐太宗之前的约定回家团聚一年,并如期归来,唐太宗对此十分欣喜,将这些人全部赦免。

这类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无不体现出唐朝当时的社会和谐,全国上下民心安定,百姓生活稳定。唐太宗在位期间,曾五次发布求贤旨意,并增加了科举考试的项目,扩大了应试范围及人数,各阶层的杰出人才层出不穷,可谓是人才济济。

例如房玄龄、杨师道、长孙无极等,皆为忠臣,栋梁之才。贞观时期,唐太宗虚心纳谏,闻过则改,从谏如流。

唐太宗提倡君臣共治,叮嘱大臣们不能因为害怕忠言逆耳而停止进谏,因此官员们积极进谏,进谏的内容大到国家之事,小到君主的私生活,唐太宗都会虚心聆听,接纳,形成了优良的政治风气。

在前几位统治者的引领下,社会环境得以安定,唐代推行了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对外交流,丝绸之路,通商等方式,使得唐代对外交往的程度大大提升。

2、唐代经济形式

初唐时期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许多积极政策。

首先,在建国初期,为了恢复生产力,需要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在政府的引领下兴修了水利建设,扩大了灌溉和耕地面积,同时,还研究出便于耕种的曲辕犁和利于灌溉的筒车,使唐代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及发展。

其次,由于人口增多,使得土地供不应求,于是统治者推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让更多的百姓获得土地,使劳动力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也有效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租庸调制是唐代所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

在均田制的同步实行下,农民在有田种的同时也拥有了充足的农耕时间,不会因为长期服役在外而而耽误耕种,这些惠民政策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们可以将剩余的自由时间投入到其他事情上。

统治者一改前朝“重农抑商”的观念,在农业生产得到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商业贸易也同样重视。不少农民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政策下得到足够的业余时间,开始从事手工业、商业等活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中手工业有官营和私营两种形式,一般来讲,官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生产优势,但由于官营的消费群体普遍为社会中高层群体,私营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广受下层民众的欢迎。

再者,统治者在初期开源节流,李世民上台后,将那些没有特别出色功绩的封王进行消减、降级,大大减少了国家的负担,并通过精兵简政、合并地方郡县还有释放宫人等举措来缩减国家开支。

此外李世民还实行了减免赋税,设立义仓来减轻百姓的生活压力,这些举措使唐代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稳定的恢复,为后期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3、唐代文化氛围

一个朝代的文化氛围与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联系紧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唐代的治国理念带来了相对宽松、开放的社会氛围,同时经济也处于蒸蒸日上,这都为唐朝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的社会文化是封建历史上最为多彩且多元化的时期之一,当时的文化氛围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景象。唐代女性服饰风格与当时所处的文化氛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唐代女性服饰在这样一个包容万象的文化氛围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崇尚儒学的观念早在汉代就开始实行,儒教主张以仁、诚、恕、孝为核心,重视道德与修养,强调仁义和君臣伦理的思想,这样的观念十分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而唐代并没有将儒学思想作为其唯一的主流思想,它让更多观念得以发展。儒学、佛教和道教大体上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三教流派在相互斗争中,不断地融合发展,于是出现了从“独尊儒术”向儒释道“三教合流”观念上的转变。

唐朝历经了两百多年的统治,儒教、道教、佛教大多都是并用的,但不同的统治者由于他们所在时期的不同,对于不同文化推行的着重点有所差异。

大致上,历朝对于儒学都是推崇的,儒学“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有效的维护了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界定及王权秩序。相对而言,对于佛教和道教,统治者则会有所偏重。

道教以清净无为、作忘守一为主要思想,主张与民休息,唐高祖李渊尊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四处修建老子庙并多次祭拜,大力崇尚道学,老子作为道教圣人,又与皇室有血缘关系,使得李氏统治的合法性变得合乎情理。

唐太宗时期曾多次下诏书,例如“自今已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以此提高道教的地位,将佛教置于其后。唐朝开创之初借助道教巩固统治,而由于历史环境的发展,道教对于统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唐代宫廷女性服饰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唐朝可以被认为是巅峰的时代,是当时中华民族与亚洲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文化思潮、新生事物纷至沓来,人们胸襟开阔,海纳百川。

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唐代的服饰文化吸纳了中外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形制、图案、色彩中呈现出交流、融合的多民族性。

1、等级分明

中国历代都或多或少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随着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服饰便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政治工具,用于区分尊卑,划分贵贱。服饰的色彩、面料等方面的差异,是等级制度所带来的特殊象征。

宫廷女性的服饰面料都较为奢侈,常见的有纱、罗、锦等,锦是高级丝织品,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服用,所以皇帝常用锦衣袍做赏赐品。新唐书·车服志》通过:“流外及庶人不服绫、罗、縠、五色线鞋、履。”

以此来限制平民对高档面料的使用,但即使没有此等规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类面料也难以负担,并且在日常劳作中也不实用。商人虽腰缠万贯,但相对皇族、官员而言,社会地位较为低等,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以及社会秩序,商人在诸多方面一直受到统治者的管制,在《新唐书·车服志》中曾记载:“商贾、庶人、僧、道士不乘马。”

服饰也不例外,服饰是商人显示资产的一种方式,但唐代对此也多加限制,《旧唐书·舆服志》:“贵贱异等……胥史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黄。”

并规定商人的服饰不得过于华丽,且不能穿着与皇族、官员相同的服饰,由此可知,即使商人有钱购买高档衣物,其气势不可超越贵族。

2、礼服制度

在中国,历代对于后宫的礼服都有其特殊的服饰制度,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每个朝代对服饰,颜色,面料以及配饰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来划分宫中人员不同的身份以及阶级。

初唐时期,皇后的礼服制度基本沿用隋制,分为袆衣、鞠衣、青服及朱服四个等级。唐高祖在武德七年颁布的《武德令》中,将皇后的礼服定为三个等级,即袆衣、鞠衣和钿钗礼衣。

袆衣是在皇后受册、助祭、朝会等重要场合所穿着的礼服。袆衣由多个部分组成:头饰为两博鬓,并佩戴十二株大小花钗,腰间为白玉绶带。外袍底色为深青色,纹样是十二行翟,以素纱为中单,领边缀以黼纹。蔽膝和大带的颜色与衣服相同,绣有三行翟纹,袜为青色,舄为帝后礼服鞋,皇后穿着青色鞋,鞋上加金饰。

皇太子妃的礼服同样分为三等,分别是褕翟、鞠衣和钿钗礼衣。她的礼服相比皇后的袆衣低一等。花钗为九树,小花与大花数量相同,褕翟为青色,图案为九行翟纹,中单与皇后相同。蔽膝,随裳色,有两行翟纹。

大带颜色与衣服相同,青袜,鞋上配有金饰。腰间配瑜玉,硃质双大绶。唐朝时期,内命妇和五品以上外命妇的礼服分为六种: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花钗礼衣和大袖连裳。皆是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穿着的礼服。

皇帝的嫔妃,世妇,女御和未婚公主,长公主等都是内命妇。外命妇则是因夫或子而得封号的女性,以及出嫁的公主、长公主等。内外命妇都穿着翟衣,发式为双博鬓,以宝钿搭配。

根据簪花数量进行等级划分:一品九树,二品八树,三品七树,四品六树,五品五树。翟衣由青色罗料制成,上面绣以稚,稚纹数量根据等级决定,一品九等,二品八等,以此类推,最低五品为五等。

青纱中单,领缘绣有黼纹,朱褾,均使用罗料。蔽膝颜色与裙子相同,绣有两行稚纹。配以与衣服同色的大带、革带,青袜,舄,佩,绶。此服饰是内命妇在受册、从蚕、朝会等场合所穿着。外命妇在出嫁、受册、从蚕、大朝会时也可以穿着此服饰。

唐代宫廷女性服饰分类

1、常服

《说文解字注》称:“襦若今袄之短者,袍若今袄之长者。”,因此襦是相对于袍而言的短款上衣,襦是最典型常服的重要部分,有单襦和复襦,复襦面料较为厚重,内里有棉絮,而单襦面料轻薄。襦的领型和衣袖常有变化,穿着方式多为对襟或两襟交叠。

领型有圆领、直领、方领、斜领、鸡心领,领型各种式样。初唐时期,以圆领为主,而到了盛唐时期,领口逐渐开放,出现了袒领的款式,在宫廷女性之中广为流行,穿着此服饰能将女性颈部以及胸前的乳沟显露出来。

襦的袖子有宽窄两种形式,唐朝宫廷女性初期随隋制,多着短襦窄袖的样式,长至手腕,而后期宫廷女性为了彰显优雅,多以宽袖为主。到了中晚唐时期,衣袖越加肥大,甚至拖地。

在夏天通常会着衫,衫的用处主要以美观舒适为主,在不同季节衫和襦可交替穿着。衫的袖口经常绣有金银线做装饰,如王建的《宫词》:“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质地薄透柔软是衫的特点,衫的材质主要由纱、绫、绢、罗等轻薄面料,有的轻薄程度甚至可看到衫下的肌肤,《比红儿诗》中:“薄罗轻剪越溪纹,鸦翅低垂两鬓分。”便是对衫薄如蝉翼的描绘,尽显女子妩媚朦胧之美。

唐代女子穿用最多的下装便是裙。唐朝时期女性裙子有几大特点:首先,唐代女裙的腰线很高,有到胸下的高腰裙,还有到腋下及胸部束于裙腰,并以丝带系扎,可称为束胸裙,这样的穿着使得女性下半身十分纤长苗条。

唐代女性喜着长裙,裙身冗长,裙是以多幅布料拼接缝制而成的,唐朝时期女裙一般用六幅,多至十二幅,令人惊叹。

此外,女裙因布帛增多其下摆也越显宽长,长至拖地几乎是当时的标准,尹鹗的《江城子》:“裙拖碧,步飘香。”生动描绘出当时女性裙摆的肥大,展现出当时宫廷女性用料奢侈的奢靡之风。

半臂,是一种袖子长度到手臂一半的上衣,又被称为“半袖”,《释名》载:“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因此,半臂就是襦的短袖版,一般长至腰部。

魏晋时期就有男子穿着半臂,后来女着半臂现象慢慢出现,但还不能在正式场合穿着,直到唐代半臂在宫中开始流行,不仅成为女性常服之一,还是宫廷女史的官服。

2、礼服

唐朝的宫廷女性常服就足够华丽,而宫廷女性的礼服则在此基础上更加精致,且带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因此宫廷女性的礼服在材质、颜色、纹样等细节上都极为注重。

从唐朝以前皇后的礼服皆为深衣制,唐朝也延续了前朝的服制。现存最早的袆衣形象是宋代诸后的画像,我们只能将后代的画像以及唐代的文献作为参考,大致推测出唐代皇后册封所着袆衣的大体模样。袆衣是由深青色的大袖深衣、素纱中单、蔽膝以及大带组成。

由宋明时期的皇后画像以及文献记载可知外衣为交领右衽,领稍高,衣裳相连,底色为深青色。衣服上的纹样根据记载为十二行素质翔翟,即十二行白腹锦鸡。

中单为素纱制成,领部绣有黼纹,这种领部绣纹的风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对衣领边缘非常重视,起初是由于衣领是最为醒目却又最容易磨损的部位,因此加以缘边,而后来领边绣纹逐渐成为装饰的重点。

衣裳边缘皆为朱色,腰间围着蔽膝,蔽膝源于上古遮羞的实用长巾,而后来逐渐成为礼制的一部分,蔽膝随外衣,同为深青色,红黑色的边缘,有三行翟纹。

大带也为深青色。鞋、袜为青色,鞋上加以金饰。皇后佩绶与皇帝相同,根据帝王服制:“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彩: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

结语

唐代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文化交流密切,这一时期审美思想先进,生产技术发达,社会氛围开放包容,促使着唐代宫廷女服在中国服饰史中大放异彩。

在当今时装领域越来越讲究多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时尚界的关注,唐代宫廷女装的独特艺术更是备受瞩目,其款式大胆新颖,服饰风格时而大气奢华,时而含蓄典雅,是中国服装史上的耀眼明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小嘎庆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4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