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2021春节天气(中国的天气预报为什么不敢报40)

夏天来了,高温也随之而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都希望能够及时了解温度的变化,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暑措施。然而,有些人却发现,我们的天气预报似乎总是感觉故意压低了温度,不敢报40℃以上的高温。于是他们认为,各种说法就都出来了,比如这是因为超过40℃就要放高温假,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气象局为了讨好上级和资本家,就选择了低报温度。

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我们明明感觉很热,但是手机天气软件显示的温度却比我们低一些?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出现39℃的高温预报,却很少见到40℃以上的?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测温枪显示的温度远远超过了40℃?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气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

气象局真的没有预报过40℃吗?

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解:气象局并没有不敢或者不愿意预报40℃以上的高温。事实上,在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一些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预警。比如,在2020年6月4日,河南省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预计当日最高气温将达到41℃;在2019年7月28日,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四个省份也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预计当日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40℃。

高于40摄氏度预报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气象局不报40℃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城市或地区,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所以在他们的印象中,天气预报就没有报过40℃。但是这并不代表全国都是这样。事实上,在中国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特征和高温频率都有很大差异。比如,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周围地区,由于处于内陆干旱区域,夏季受强烈太阳辐射和下沉气流影响,经常出现极端高温现象。而在东南沿海地区,则受季风和海洋调节作用影响,夏季虽然湿热闷热,但是很少出现超过40℃的高温。

各地区气温差距示意

因此,在不同地区看天气预报时,不能以偏概全,要考虑到地域差异和历史数据。如果一个地方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那么气象局在预报时,就会根据概率和准确率的原则,谨慎地给出一个较低的温度。这并不是故意低报,而是科学预报。

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个基本概念:气温。气温是指大气中某一高度处空气的热度,它是反映大气状态和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呢?我们平时看到的手机上显示的温度,或者电视上播报的温度,都是来自于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而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用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

百叶箱

什么是百叶箱?百叶箱是一种用来保护温度计和其他气象仪器的设备,它由一系列百叶窗组成,可以使空气自由流通,但又能遮挡阳光和降水。百叶箱要求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比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大气真实的状态,以便于分析更大尺度上气温、气压等指标的变化。

百叶箱测气温

为什么要用百叶箱呢?这是因为在同一座城市内,不同地方的建筑物和道路会导致不同的人工发热效应,影响空气的温度。比如,在柏油路、水泥路、街边石板等地方,由于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和人为热源,空气的温度可能要比草坪上高出四五度。如果用这些地方的温度来反映大气状态,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和偏差。因此,选择一个没有干扰的而且标准统一的环境,才能得到更科学和准确的温度数据。

柏油路面温度

那么,在城市中,当我们拿出测温枪或者温度计测到与天气预报不同的温度时,也是正常现象,但这个不是百叶箱内的温度。除去测温枪或者温度计本身的质量问题等因素外,主要原因还是城市中不同地方的人工发热效应造成的。比如,在太阳暴晒下的车内、墙壁、路面等地方,由于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和热量,表面温度可能会超过40℃甚至50℃。但这并不代表空气本身就有这么高的温度。如果我们想要知道空气真实的温度,就要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量,或者用手机上显示的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来参考。

体感温度和气温有什么区别?

再次,我们还要区分一个概念:体感温度和气温。体感温度是指人在某一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温度,它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气温是指大气中某一高度处空气的热度,它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与人的感受无关。在同样的气温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感温度,因为人的体质、穿着、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人对温度的感受。

体感温度和气温

为什么要区分体感温度和气温呢?这是因为在夏季,由于湿度较高,人体出汗后难以蒸发,导致体表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使人感觉更热。而在冬季,由于风速较大,人体表面的空气层被吹走,导致体表热量更快散发,使人感觉更冷。因此,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越高或者风速越大,体感温度就越高或者越低。比如,在无风的条件下,35℃的气温与60%的相对湿度,就会有41℃的体感温度。在有5m/s的风速的条件下,10℃的气温与50%的相对湿度,就会有6℃的体感温度。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常常会遇到的情况。

体感炎热受湿度和风速等影响

因此,在夏季,我们不能单纯地看气温来判断是否炎热,还要考虑到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对我们的影响。特别是在热浪中,随着高温的持续,来自土壤、植物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蒸腾到空气中,导致湿度增加。因此,在气温相同或者略有升高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有越来越热的感觉。不过当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一定的短时强降水,缓解高温和干旱。

温度预报是如何进行的?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个过程:温度预报。温度预报是指根据当前和历史的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某一地点或区域的气温变化。它是天气预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温度预报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平时看到的天气预报中显示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

历史气温示意

温度预报,除了与实测温度、气压气团、云雨等气象因子相关外,还与历史气温有很大的关系。换言之,当气象台做出气温预报的时候,取决于出现这种气温的概率是多少。一些城市在历史上很少有超过40℃以上的高温,只有最高温度刚刚突破40℃,做出这样的预报其实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对于追求准确率的气象预报来说,寄托于小概率事件无疑是一种赌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理解连续39℃的意义,它的意思是:已经接近或者等于历史最高温度了,而更高温度的预报,则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和模型来支撑了。

最近,其实一些城市也不“死守”39℃的线开始预报40℃了,这并不是气象局迫于某种压力的结果,而是已经多次出现破纪录高温对温度预报影响的结果。比如,在2021年7月31日,湖北竹山县测得44.6℃的极端高温,突破了湖北省的历史记录。这样的高温,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极端高温预报

总之,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中国的天气预报为什么不报40℃这个问题,并消除一些误解和谣言,也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气象科学和服务的认识和信任,并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风行水上层层浪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