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什么救不了陈晓旭(陈晓旭)
87版《红楼梦》剧组重聚,引发无数人感慨纷纷。
岁月匆匆,早已物是人非。
宝玉欧阳奋强晒重聚照片说:
“再聚一起。感谢袁玫(袭人)的精心安排和宴请。”
只可惜他的“林妹妹”早已不在身边。
这也勾起了网友对“林妹妹”饰演者陈晓旭的哀思。
“好可惜林妹妹不在了。”
“真好,想念晓旭姐姐。”
有句话叫:“天堂多个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陈晓旭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也成了世人心中绝代凄美的林黛玉。
有人说她红颜薄命,有人说她过慧易夭。
但她的一生充满神秘与传奇,绝不止林黛玉那么简单。
短短的四十余年光阴,却谱写了人生最美丽的芳华。
1
据陈晓旭的父亲说,陈晓旭出生前,她的母亲曾做了一个梦。
陈妈妈梦见一个老头儿告诉她,你的女儿应取名叫陈ye芬。
Ye是个生僻字。
陈晓旭父亲听后,就去查这个字,发现是个生僻字。
字典里根本没有。
后来四处打听才知道,这是一种长于南方的野生小草。
再深入了解后,一位深通《易经》的高人告诉他:
“这个名字啊,就是林黛玉的命”。
陈晓旭父亲一听,这不就是红颜薄命嘛。
马上,就给女儿换了个明亮的名字。
唤作陈晓旭。
没想到,名字是改了,可宿命终是没能被改变。
陈晓旭父亲是鞍山京剧团的导演,母亲是京剧团演员。
可以说是出生于艺术世家,书香门第。
受父母影响,从小她就多才多艺,天生充满灵性。
在少女时期,就有着纯美至极之感。
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芭蕾舞演员。
奈何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那一年她12岁,给一个心怀梦想的少女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于是,她开始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作一首首唯美动人的诗。
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处女作《我是一朵柳絮》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时。
她才只有14岁。
才华这块珍宝,是上天赐给她的。
而那首《我是一朵柳絮》则让她一生注定与林黛玉结下不解之缘。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2
1983年,《红柳梦》剧组在全国选拔演员。
当时还是鞍山话剧团一名小演员的陈晓旭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了这个消息。
瞬间是有所心动的,她认为自己比较适合演林黛玉。
但却迟迟不敢行动。
在当时的男友毕彦君极大(后来成为她第一任丈夫)的鼓励下。
陈晓旭鼓足勇气给导演王扶林寄去了一封自荐信。
她挑选了自己的一张照片,然后在照片的背面写下了14岁时作的诗。
就是那首《我是一朵柳絮》。
当时寄给剧组的自荐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份,像雪花一样。
信件能给回复就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了。
陈晓旭信中的文字、照片和小诗,到了王贵娥手中。(王贵娥当时在《红楼梦》剧组管收发和选拔演员工作。)
一下被这个独特的姑娘给触动了。
然后转送给了导演王扶林看,也觉得是个不错的苗子。
六天之后,终于有了回信。
导演王扶林亲自写信给了她:
“让她来北京面试,如果面试成功,差旅费报销,不成功,就要自理。”
虽然有了面试机会,但这个角色来的也实属不易。
要知道剧组对角色要求那是极其之高。
光是演员挑选筹备就花了近一年时间。
与陈晓旭争夺林黛玉一角的就有上千名,甚至更多。
当时陈晓旭回答了近百个关于《红楼梦》的问题之后,才过了初试。
然后就回家等消息,这一等就是一年。
海选时的照片
这一年,她把《红楼梦》原著熟读多遍,做了无数的笔记。
终于北京来了个人告诉她,四月一日,需要去北京报到。
会安排所有选中的演员集体送到培训班去学习(培训地点在圆明园)。
然后反复观察3个月后,产生最终人选。
1984年陈晓旭在进行演员培训时的采访
当时陈晓旭发现自己并不算林黛玉的最佳人选,每一个都特别出色。
林黛玉的候选人除了她之外,还有张蕾、王晓洁、胡泽红和沈璐。
但陈晓旭除了气质和内心敏感度高度契合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打动了导演。
就是她对林黛玉一角充满了无人能比的坚定与自信。
当时导演王扶林考了她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判词,妙玉的判词是什么?
陈晓旭读了太多遍原著,她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王扶林很是惊讶,也一下子对她产生了兴趣。
王扶林导演又问她:
“如果不演林黛玉,你选一个其他的角色演,怎么样?”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这次,便认定了她。
王扶林与陈晓旭
其实王扶林还在想,如果有比陈晓旭更适合的,到时候可以再换。
等到正式拍摄后,王扶林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再也没有比她更适合林黛玉了。
曹禺先生当年看了陈晓旭的表演说:
“从梅兰芳到现在,我看过十几个黛玉,以这个为最好。”
这一角色,也再无人能够超越。
3
林黛玉一角成就了陈晓旭,但也束缚了陈晓旭。
拍完《红楼梦》之后,陈晓旭就被限定在了林黛玉身上,无法摆脱。
拍完《家春秋》之后,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再接到戏拍。
陈晓旭觉得演什么都无法再超越林黛玉,这让她十分迷茫。
因为起点太高,也无奈成了她的终点。
“我就拍过这么两部戏。
一是我觉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别人有天赋;
二是由于起点太高,我之后就没有再遇上什么合适的戏了。
事实证明,这是我的幸运,
要演就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吗?”
两年后,她去了文工团,当了一名普通的演员。
之后,认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郝彤。
2003年艺术人生《红楼梦再聚首》时。
陈晓旭说:
“《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又关上了一扇窗,我无法进入,只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这次,她决定弃演从商,通向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女强人之路。
退出演艺圈后,她转身投入了广告行业。
而这转型期间,她整整北漂了3年,吃尽了各种苦头。
陈晓旭父亲之后回忆说:
“陈晓旭当年生活太艰苦了,与男友两人只买半个猪蹄,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
我实在看不过去,后来就给女儿送去了一笔钱,算是救了晓旭的急。”
1990年,丈夫郝彤带着陈晓旭一起去和长城广告公司洽谈。
最初因为他们在行业初出茅庐,没能引起对方信任。
后来知道她是“林黛玉”后,一口认定的说了一句:
“我们不了解别人,但是了解林黛玉,林黛玉不会骗我”。
就这样,她凭借林黛玉一角的影响力,打开了自己闯入商界的大门。
在商界中,她和剧中扮演的角色截然相反。
她聪明、干练、有魄力、有韧劲、又胆识。
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回忆:“晓旭虽然说话有时候比较刻薄,但很聪敏和幽默。”
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
1996年,陈晓旭创立了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
那一年,她才29岁。
她把自己所有的才华和天赋都发挥在了广告创意上。
她曾写过这样一段广告词:
“她系出名门,丽质天成,秀其外而绝无奢华,慧其中却内蕴悠远;壮士为主洒泪,英雄为主牵情。个中滋味,尽在五粮春。名门之秀,五粮春。”
这段词,至今仍是广告界的一大经典,流传至今。
多年的奋斗早已让她摇身一变成了身价过亿的商业女强人。
2004年,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2005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她还获得过“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
这些骄人的成绩,让她又重新燃起了对演艺事业的热情。
之后,她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参与投拍了电视剧《红衣坊》,成了一名制片人。
这部电视剧在2006年播出。
而这一年,也是她人生巨变的一年。
4
2006年5月,陈晓旭被确诊为乳腺癌。
这一消息震惊了身边所有人,因为在此之前她还一直是好好的,没有任何异样。
就在此时,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剃度出家,皈依佛门。
2007年的春天,“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消息就震惊了整个娱乐圈。
其实早在1999年陈晓旭就与佛结缘,家人对此决定并不意外。
只是对这个时间点特别不能理解。
后来,一心只想静养的她,拒绝任何手术治疗。
父亲极力劝她手术,但她却据倔强地说:
“假如说动手术做化疗能治好,或者是不用这个就死亡,那我选择死亡。”
袭人饰演者的袁枚曾这样评价她:
“她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心中充满了浪漫,充满了世上一切的美好,而且她的个性里有着一种非常坚定的东西。”
是啊,她太爱美了,也太完美了。
陈晓旭父亲在后来的访谈中饱含泪水的回忆说:
“她说,那个西医给我治完了又化疗,这人就不成样子了。
她选择死亡。她太爱美了,不愿意最后弄的七零八碎的。”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最终还是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年仅41岁的她香消玉殒。
据说,在她最后时刻,院子外面放满了鲜艳绽放的花。
“生为晓旭,死为黛玉”。
导演王扶林更是一声叹息:“再也没人能演林黛玉了。”
而他的丈夫郝彤也在那时随她一起遁入佛门。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没想到这竟成了现实。
有句话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句话用在陈晓旭身上再贴合不过了。
她一生演戏不多,就4部,但却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林黛玉。
而每当柳絮飘扬起,世人也都会将你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