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师傅(详细解读)

香港电影包括很多类型,比如说武侠片,警匪片,动作片等,各种类型都诞生过经典之作,不过这些类型的电影,别的电影市场也有,唯独有一种类型的片子,别的电影市场基本没出现过,这个类型就是--僵尸片。

虽然欧美电影市场也有丧尸片,但是却和香港的僵尸片完全是两码事,而大陆的电影市场因为审查的原因,所以除了网络大电影外,在正规院线里面也是看不到僵尸的。

僵尸片虽然在香港影坛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众类型,但是在那些年了却也影响了不少观众,今天粉猪君就来聊一下,香港僵尸电影七十载的发展史,看一下除了林正英的那几部片子外,你还看过哪一部。

僵尸片的萌芽阶段

“僵尸”这个词其实自古有之,但是最初的意思只是僵硬的尸体,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有了鬼怪的含义,其中清朝袁枚的《子不语》,以及同时期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把僵尸变成鬼怪,甚至还如生物学那般系统化的进行了分类。

比如僵尸“夜肥昼瘦”,“两眼深黑,中有绿眼,遍身白毛,食人小儿”等等。


不过这些志怪小说,也只是小圈子里传播的读物,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僵尸这个只记载于传说中的怪物,也自然而然的被搬到了大荧幕上。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香港影坛便诞生出了,一大批此题材的影片,不过这些片子虽然与“僵尸”挂钩,但其情节上较多地模仿了西方吸血鬼电影,片中的“僵尸”一出场,脸色刷白、一身斗篷,完全就是一副“德古拉伯爵”的形象,与我们熟悉的僵尸形象完全不搭边。

我们印象中的经典僵尸片有三个关键元素,分别是造型,功夫,以及茅山术,其中造型这个元素出现的比较早,在1940 年的《李阿毛与僵尸》里,就出现了清朝僵尸的身影。

这里要说一句,我们印象中僵尸穿的其实并不是清朝官服,它的创意来源是民国时期流行的丧服,“中华寿衣”。

民国初年,不管死者有没有当过官,有钱人家通常喜欢按清朝官服做寿衣,甚至红缨官帽、朝靴朝珠也是成套的,因此这部电影中的僵尸形象,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正常死人穿着。

《李阿毛与僵尸》中,虽然有了僵尸的基本雏形,但讲的却是人假扮僵尸,为了父亲报仇的故事,与那时的同类型影片一样,说教意味浓厚,娱乐性不足,因此一直都是小众题材的电影。

僵尸片的成长阶段

直到进入70年代,邵氏电影推出了一部《茅山僵尸拳》,才把第二个关键元素---功夫,融到了僵尸片里面。

这部影片由当时香港有名的武术指导,刘家良担任导演,所以整部片子中有不少精彩的动作戏份,不过也仅限于此,因为这部片子中,僵尸只是属于道具性质的存在。

片中并没有人与僵尸搏斗的场面,茅山术法的展示更是少之又少,讲的主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直到一年后,也就是1980年,洪金宝指导的《鬼打鬼》的出现,才把僵尸片中的最后一个关键元素,“斗法”展现了出来。

本片中最精彩的两场戏,都有茅山道术融入其中,第一场是马家祠堂,张大胆与僵尸搏斗,除了洪金宝大展身手外,各种茅山秘法也通过,钟发扮演的徐真人之口传达了出来,让观众们对这些奇闻怪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第二场戏是结尾的起坛斗法,虽然这里没有了僵尸,但是徐真人与钱真人的斗法,却是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双方请神上身,孙悟空大战哪吒,红孩儿大战吕洞宾,洪家班的动作设计,实在是精彩的无与伦比,香港影坛动作演员无数,但是能把棍子耍得这么好看的,也只有洪金宝等寥寥几人。

该片因为融合了功夫、喜剧,以及恐怖等多元素,因而观赏性十足,上映后拿到了56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年度第四位,是香港影坛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恐怖片。

虽然这部影片最终被归类到了,“灵幻功夫片”范畴,但是片中的种种设定,却为之后的僵尸片打下了基础,而且本片也是九叔林正英,出演的第一部灵幻片。

片中他饰演了一个捕快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也算是他第一次与僵尸有了接触,而且其精彩的演绎被洪金宝看在眼里,在之后推出的《人吓人》以及《人吓鬼》中,他的戏份逐渐的加重。

《人吓人》中他饰演二叔公一角,这是他第一次出演道士角色,之后的九叔形象,基本就是从这时演化而来,《人吓鬼》中他饰演了戏班班主,虽然不是道士形象,但是却法力高强,沉着冷静,与“九叔”的性格基本已经如出一辙。

三部片子的质量现在看来还算不错,但是这个系列的票房,总体上是呈现下滑趋势的,因此洪金宝便放弃了这个系列,把精力转向了《五福星》系列,不过当初在《鬼打鬼》中,做摄影师的刘观伟,却对这一题材有了新的想法。

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家人,讲一些关于风水文化的民俗传说,又加上自己的伯伯就是茅山师傅,于是便把《鬼打鬼》系列中,只出现过几次的僵尸元素,单独拿了出来,结合着民间传说,在洪金宝的宝禾电影支持下,拍摄出了一代经典--《僵尸先生》。

僵尸片的巅峰阶段

而主演当然选择了《鬼打鬼》三部曲中,戏份越来越重的林正英。

该片讲述民国初年的一个大富人家,为长辈起坟迁葬的时候,因为处理不当导致尸体变成僵尸,九叔师徒由此和僵尸,展开了一场恶战的故事。

这部电影很明显的借鉴了,之前功夫片中常见的民初背景以及师徒逗趣元素,在此之外还把糯米、桃木剑、黄纸符等一系列传统的做法器具,融入到了电影中,在“九叔”林正英的潇洒演绎下,完美的呈现给了观众们。

而片中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基本上就是延续《鬼打鬼》中的设定,一身中华寿衣,腿脚僵硬不能弯曲,而被咬之人会变僵尸的设定,很明显的就是借鉴了欧美吸血鬼的设定。

另外片中还增添了僵尸通过人的呼吸辨别方位的特点,这算得上是《僵尸先生》原创,并影响了之后的诸多同类型电影,因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暂时停止呼吸》,片中师徒几人,为了躲避僵尸憋气的片段,每次翻来看都能觉得好笑。


当然,该片中也并非只有僵尸,由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秋生的情节,也算是片中一条,非常出彩的支线剧情,随着那首经典的《鬼新娘》响起,女鬼在枝头飘然落下,坐到了秋生的自行车后座上,这一段戏份堪称唯美与惊悚的完美融合。


这部电影在1985年底一上映,便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仅香港本土就收获了,2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而且在台湾市场,也拿到2000多万新台币的票房,并且在日本市场,还引发了一波僵尸热,可谓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这种脱胎于灵幻功夫片的电影类型,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僵尸片。

次年5月,宝禾的主创们又拍了一部《僵尸翻生》,该片讲述了师徒二人在运送尸体的过程中,因为被人蓄意破坏,导致尸体变成僵尸的故事。

虽然本片没有林正英的出演,但故事却依然精彩,茅山师徒为制服僵尸,上演了又出嬉笑怒骂的闹剧,喜剧风格尽显癫狂,尤其是片尾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凶猛的僵尸被大炮一下轰成渣渣,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切恐惧都是源于火力不足。

该片上映后再次获得大卖,让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诸多香港电影人,争先开始拍摄僵尸题材电影。

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诞生了十余部此题材的影片,但是故事大多还是《僵尸先生》那一套,茅山道术加上清朝僵尸,师父和搞笑能打的徒弟等等元素,观众看多了也就觉得腻了。

于是《僵尸先生》的原班人马,刘观伟导演以及林正英等演员,转变思路拍摄了一部《僵尸家族》,该片与同期的其他僵尸电影,最大不同处就是僵尸有了感情。

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僵尸,在本片中因为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于是展现了类似于人类的情感,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好似80年代爆火的科幻片《E.T》里面,外星人落难到地球一样。


本片上映后收获了170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榜第八名,虽然是那一年最卖座的僵尸片,但却比《僵尸先生》少了300万,刘观伟意识到观众们可能是看僵尸看腻了,于是在次年改善口味,推出了一部《灵幻先生》。

这部片子中的大宝,小宝,虽然穿着和僵尸类似的衣服,但他们却是鬼魂的设定,片中九叔对战的也不是僵尸,而是学过蛊术的女巫,唯一与《僵尸先生》相同的,就是那层出不穷的茅山术了。

刘观伟再次把各种新奇的术法,经由林正英的演绎展现给了观众们,该片在1987年底上映后,收获了19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比上一部《僵尸家族》多,但是排名却直接滑落到了十名之外,对于僵尸片日益下滑的趋势,导演刘观伟与主演林正英有不同的看法。

僵尸片的创新阶段

刘观伟认为应该深扒传统民俗,拍出更有趣的茅山术法,而林正英则认为应该改善创新,让茅山术与西方的吸血鬼碰撞,这样才能更吸引观众,为了证明各自的想法,两人分为两条路线,分别拍出了两部影片。

其中刘观伟拍摄的是《僵尸叔叔》,该片算得上是没有林正英的僵尸电影中,质量最好的一部了,各种新奇的茅山术法,于本片中被午马与陈友展现而出,让观众们再次领略到了编剧们的奇思妙想。

首先是片头四目道长摇铃赶尸,他利用青蛙作向导,然后自己搭上僵尸组成的尸车,这一新奇的想法配上精妙的剧情,让观众们每一次回味都能感到趣味十足。

之后四目道长与一休大师相看生厌,利用草人互相整蛊的戏份,也在各种术法的巧妙安排下,展现出了极为不凡的效果,一僧一道,真是乐趣无穷。



片尾僵尸王爷来到了四目道长家里,与众人开始了最后的决斗,麦芽糖粘僵尸不成反而差点害了自己,僧道联合施展本领,小剑,大剑的对比,以及祖师爷上身斗僵尸,一个个桥段都相当精彩。


虽然该片的质量相当可以,但是在1988年上映后,只拿到了1400万港币的票房,创造了《僵尸先生》系列的票房新低。

半年后,林正英这边拍摄的电影也上映了,该片就是《一眉道人》,剧情讲述了九叔利用茅山术法,对抗欧美吸血鬼的故事。

虽然这是一部土洋结合的影片,但是林正英仍然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本土民俗传说,比如替女鬼找回尸身,还有片头与芭蕉精的斗法,都是极为精彩的本土戏。

那美艳的芭蕉精,不仅让阿豪险些“失身”,而且在当年还让不少青春期的观众,看得血脉喷张,只可惜英叔辣手摧花,杀起女鬼来毫不留情。

除了本土民俗的展示外,该片当然没忘记主题,茅山法术大战西洋吸血鬼,刚开始九叔对战吸血鬼,发现曾经无往不利的法术器具,在这个外来物种身上都不管用。

于是最后直接来了个物理驱魔,把其封印在了泥潭之中,虽然各种术法没起到作用,但是展示的过程,却无疑给观众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光是一个华美的巨符大阵,就体现出了林正英对这部电影的用心。



虽然该片质量不俗,但林正英毕竟是第一次做导演,导致了影片有几条支线剧情没有收拢,而且最终影片以两只蛤蟆结束,也显得有些草草了事,因此该片上映后,只收获了1100万港币的票房,比刘观伟的《僵尸叔叔》还要少300万。

从刘观伟与林正英,两部影片的票房失利可以看得出,此时僵尸片的风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却已经不仅限于同类型影片了。

比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从这时起,“僵尸”这种只存在于传说,或者电影中的东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洪家班的这些僵尸片外,别的公司也拍出了无数类似题材影片,其中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影之杰”电影公司的《猛鬼差馆》。

该片讲述了一间警察局内出现僵尸的故事,本片由两个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负责剧本编写和导演工作,其中一个叫做王家卫,另一人叫刘镇伟,如此重量级的两个人拍摄的片子,当然不会沦为跟风之作。

本片的背景不仅从民国转换到了现代社会,而且片中的“僵尸”也不再是清朝遗老,而是日本鬼子的亡魂,在形象方面,基本就是照搬了欧美吸血鬼的造型。

至于片中警察们对付僵尸的方法,也是欧美电影中那样,使用木桩钉入吸血鬼的心脏,并利用蒜辟邪,甚至还有魁星踢斗这样的本土法术,这在当时流行茅山术电影的年代,算得上是创新之作,但是在整个香港恐怖片发展史中来看,应该说是复古之作。

毕竟在几十年前,僵尸电影刚出现的年代,僵尸就是以吸血鬼形式出现的,这正是应了那一句话,“潮流就是一个圈”,兜兜转转,僵尸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该片上映后收获了11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比洪家班的几部作品差不少,但是却因为投资成本低,所以收获的利润反而比《一眉道人》等片多,因此在之后的几年里,刘镇伟又拍摄了《猛鬼学堂》《猛鬼大厦》,以及《尸家重地》等同类型影片。

僵尸片的衰败阶段

虽然几部电影都有创新之举,但是耐不住观众们审美疲劳,三部片子票房一部比一部低,到了《尸家重地》上映的时候,只收获了不到500万的票房,于是刘镇伟只好转头去拍喜剧片了,试水作就是那部一代经典《赌圣》。

该片票房一举打破香港电影历史记录,不仅让周星驰一炮而红,而且也标志着刘镇伟的转型成功,反观林正英这边,进入90年代后仍然没改变戏路,从90年到94年的5年间,参演了多达20部灵幻功夫片,其中与僵尸有关联的占了一半。

在这里面最为耀眼的一部,自然就是1992年的《新僵尸先生》,这是85年《僵尸先生》的原班人马打造,刘观伟再次担任导演,林正英也再次担任主角,而且钱小豪,许冠英,楼南光等人也都全数出席。


这部电影虽然在当年,只拿到了600多万的票房,远不如7年前《僵尸先生》的2000万,但是整体的质量却着实不俗,影片围绕着九叔铲除魔婴展开,在这之中穿插了多条精彩的支线剧情。

比如为了帮助楼南光解毒,而手忙脚乱的与僵尸搏斗,还有两个徒弟去广西取僵尸牙,都是异常的搞笑桥段。


另外片中还穿插了一段,遇上红白双煞的剧情,那空灵的音乐配上诡异的场景,真的有一股无法言说的惊悚感,虽然和主线支线都无关,却堪称港影经典片段,完美阐述了东方灵异文化的风骨。


《新僵尸先生》上映一个月后,林正英主演的另一部作品《音乐僵尸》,也登陆了香港各大影院,这部片子虽然导演换成了唐伟成,但是整体质量却也算不错。

片中的大反派僵尸,因为被一名西方人类学家打过针,含有化学成分,所以不怕阴阳五行、八卦合一,九叔为了摸清他的底细,于是装成僵尸与他同行的戏份,真算得上是笑料满满。

这部片子上映后,最终只收获了100多万的票房,别说和《僵尸先生》比了,连《新僵尸先生》都远远不如,另外这几年的《僵尸至尊》,《非洲和尚》等多部作品,均未收获理想的票房,于是投资人们便对此题材的影片失去了兴趣。

而九叔林正英便也从94年之后,再也没有拍过电影,他的事业巅峰期仅维持了十年不到,便再次陷入了低谷,不过很幸运的是,虽然“僵尸片”在大荧幕上没人看了,但是在小荧幕上,却又掀起了一阵短暂的热潮。

90年代后期,VCD迅速崛起,很多曾经没进电影院看过僵尸片的观众,在盗版光碟上看到了这位僵尸道长的形象,因而再次掀起了小浪潮的僵尸热,香港亚视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点,邀请林正英,花重金打造了电视剧《僵尸道长》。

在这部电视剧中,九叔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向世人说道,茅山派那些若有若无,林林总总的鬼神之密,因此剧集上映后备受好评,收视率爆炸,之后拍摄的《僵尸道长2》,也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林正英也因为这两部剧集的火爆,事业迎来了第二春。

僵尸片彻底走向没落

但世事难料,1997年,年仅45岁的林正英查出肝癌,很短的时间内便骤然离世了,一代“僵尸道长”的与世长辞,也标志着僵尸片的彻底没落。

此后的香港僵尸片虽然仍有作品推出,但基本都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比如1998年的《生化寿尸》,完全借鉴的西方丧尸设定,和本土僵尸片已基本没有联系。


而在电视荧屏上,亚视在林正英死后,放弃制作传统民俗的《僵尸道长》,转而借鉴西方吸血僵尸家族体系,拍摄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该剧属于是中西合璧,主题较之以往的娱乐性僵尸片更有深意,因此大受欢迎。

但是拍到第二部时便开始收视下滑,并且这股“西风东渐”的僵尸题材,也并未因此延伸到大银幕上。

进入新世纪后的最初几年,梁鸿华导演了一部《赶尸先生》,徐克监制了一部《僵尸大时代》,都算得上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回归之作,但是都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而在2003年,走了一条完全洋化路子的的《千机变》,却获得了两千多万港币的票房,仅次于《无间道3》,位列这一年的票房榜第二位,算是很成功了,但是该片完全借鉴了西方吸血鬼片,尤其是《刀锋战士》的模式。

讲述僵尸猎人斩杀吸血鬼的故事,虽然打斗场面精彩,但是却缺少了观众们最爱看的法术展示,不俗的票房也是靠着,几位当红的主演们号召来的,强大的宣传攻势,虽然令《千机变》的票房暂时收获不错,但却对香港僵尸电影的复兴毫无用处。

进入10年代之后,香港拍摄的僵尸题材影片更是寥寥无几,不过却出现了一部质量不俗的作品,这就是2013年,由麦浚龙执导的《僵尸》。

这是一部非常奇特的影片,它不仅有本土民俗的展示,像什么炼制僵尸和或者五行八卦除魔魔,而且还有日式恐怖的元素,像凶宅、恶灵的设定,都是如此。

另外它还放开手脚,大玩重口味元素,鲜血四溢都是小事,甚至还有断手断脚,是的影片虽然没有了80年代僵尸片的那种娱乐定位,但是可看性却着实不俗。


而且该片片尾的第一个字幕,就是怀念林正英和许冠英,他们这银幕上的师徒二人,都称得上是英年早逝,而师徒组合中唯一还在的钱小豪,也被导演麦浚龙邀请来,以真名出演了主角。

再加上老僵尸片里常出现的陈友、楼南光,都以委顿不堪的状态出演,致敬的同时又映衬出了僵尸片的衰败,可以说这就是导演,写给80年代僵尸片的一封情书,里面寄托了他以及几代观众,对那个年代的怀念以及感怀。

结语

但是很可惜,这部片子也只是怀念而已,并不可能让僵尸片重回往日的荣光,其实,相见不如怀念,纵然香港僵尸片真的风云再起,但世间已无“九叔林正英”,僵尸片复兴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毕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给我们带来那满满的安全感!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楼下粉猪君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