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结婚(莫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对于社会生活当中的很多人来说,成熟与否,或者说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起独自生活的重担,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待其婚姻生活的处理水平。

那些比较成熟,同时又比较有担当的人。他们的婚姻生活一般来说都还是比较顺利的。

当然,俗话说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都是夫妻。那么个体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丈夫和妻子走到一起之后,他们所要面临的情况和所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同的夫妻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同时彼此之间的问题还各不相同。

为了实现共同生活的目的,其实很多夫妻他们的生活状态都是“将就过”

那么话说到这儿就会有人好奇:既然两个人过不到一起去,那么为什么不索性离婚呢?我们不妨看一看文学家莫言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莫言:凑合过也别离婚

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让莫言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享誉一定的盛名,他的很多作品也是基于自己对于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常年扎根而形成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也就不会有莫言的许多有高度的作品。

婚姻关系,或者说婚姻生活,其实是中国传统社会就早已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璀璨的传统文化当中,关于婚姻关系,我们也有一些经验性的总结。

对于夫妻矛盾我们的观念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的仇”;对于婚姻观和爱情观,我们坚信“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至于夫妻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结合,“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说高度概括了婚姻生活的物质方面。

所以其实从古人总结的经验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尽管婚姻之间具体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许多方面都还是有共性的。

莫言也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当你觉得自己的婚姻不顺心,想要结束这段婚姻,或者说是更换另一半的时候,也许你的下一段婚姻还是一样的糟糕。

我们其实不妨想一想。当身处婚姻当中的人在看到别的夫妻生活的情况下,产生了一定负面想法,这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婚姻的心理机制

和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以及设想一样,婚姻其实是对两个人,或者说两个社会当中的个体在一起生活,所要进行的各类活动的一种有序规划。

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干事业的时候,我们找合作伙伴讲究的是志同道合;婚姻生活则更是如此。

有的年轻人消费观念比较超前。那么当他们与消费观念比较传统的人相接触时,势必就会出现不和谐,如果这样的两个人要结婚过一辈子,当然会出现很多矛盾;同样,有的人在择偶时看重外表,有的人则是其貌不扬,但有着高尚的精神品质,所以这样的两个个体也难以长时间的亲密接触。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婚姻:在心理机制上,把两个价值观相同或者说相近的人凝聚到一起,并且在长时间相处的基础上繁衍下一代。

所以我们经常强调结婚一定要慎重,说的就是对两个人各方面想法和观念的基本判断,最好不要有太大的出入,否则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会让两个人的缺点暴露出来,滋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消耗彼此的耐心。

所以其实一部分对于自己当前婚姻状况不满意的人,他们是处在一种“后知后觉”的状态,也就是在结婚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最为恰当的状态。

其次还有一点。我们喜欢强调“家丑不外扬”,一家人喜欢关起门来说话,所以对于很多在社会交往过程当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也许只是表面。或者说是对方认为可以展现出来的部分。

比如某些人会羡慕自己的朋友,婚姻状态很幸福。这也有很大几率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可能对方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只不过没有说出来或者观察不到而已。那么这样一来,你的这种羡慕自然就成了一种误解。

总而言之,婚姻不仅是基于物质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更是在精神层面上的一种统筹和契合。

身处婚姻当中的人,一定要擦亮双眼,清醒头脑,而不是一味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满,而想要结束这段关系。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第一心理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39532.html